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平淡是真

慧伯

  一

  风画着了浪花;雨穿越风,落到大地,又书写着风的去向。在蓝天和白云之间,我看到风在无声无息地飞舞着最优美的姿势,明净得让目光穿透,与白云飞翔成同一姿势让你心如明镜,无语对视。

  一朵朵芙蓉花,红的苞蕾、硕大的骨朵,高高地开在细瘦的青枝条上,三两片绿叶随意地点缀,爬出“老人石”的头。在寺院一角的飞檐黛瓦下,在少有人知的“幽处”,难道不是最美的景致?

  看鸟在石上追逐蹦飞,放生池里的小龟,探头探脑,追逐着小红鱼,划乱一池蓝天白云,高塔亭榭。一边听着张继吟咏了多年的寒山寺钟声,让人直追思到唐朝,想那个举棹故里的文人学子,或许长须瘦削、长衫细指、鹅眉傲月。

  看诗、读诗,有碑刻,黑纸白字,记述着诗人一刹那的感思灵想,让金佛古钟伴随着星宇河浪摇来摇去。也许你读不太清楚我的文字,但文字可以破除执着,一个不懂英语的人去参究字母、拼音,或象形文字、甲骨文之类的符号,总比胡思乱想、思想琢磨着干坏事好。你说在眼之所及的蓝天白云上,能驰骋放飞你多少美丽的梦想。

  你可以想象花开的声音,你可以放飞无数的千纸鸽。在这个无影无形的大舞台上,你可以是最要好的观者,你也可以是最美的舞者,最美的诗总是在未来、远处。陶公渊明先生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意断言绝处,方知禅之真意。

  如“火”字,火能烧饭、取暖;火光冲天,多言战争与火灾;如火如荼,多言火势之旺;怒火中烧,指情绪不良,也言怒之形、状,然而:到底是怒到什么程度,如何难受、苦恼及憎恶,如是等等,唯当是人心中有数,言语也难以表说究竟。故语言是外相。

  穷究“火”,想到火红、热、烫;磷火,鬼?热火,干劲大;然欲究竟觉火之真味,非置身体于火中、细究感知,岂此一字,方可明了?

  平淡是真。平淡是人生之真味,回归平淡,方究人生之真境,细参眼、耳、鼻、舌、身、意。

  执着财色名利,亦如玩火自焚。特别是有人,占相当多的社会演艺人士非正常死亡——自杀!自杀的统计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有两百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八人自杀未遂。该中心主任曹连元同志介绍,自杀已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位。在十五岁至三十四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见2003年9月7日,《江南时报》)远如诗人屈原,近如翻译家傅雷,当代诗人顾城、海子,演星梦露、翁美玲以至陈宝莲,歌星张国荣等等。

  台湾现代著名作家三毛,我深爱其作品的真挚、平实与人性感思,读之故如品茗。其《流星雨》,至今仍念我如历流星雨之间,扑面而闪,然三毛亦骇然险遭自杀之惨终,读来不能不令人惊悟!

  文人墨客大多是生活中的致情中人,生花妙笔娓娓叙写风花雪月、鹰过无痕。诚然能使人感悟世事无常,万法皆空。平常心是道,正所谓坐看云起、闲观花落;平淡是真,大味则淡,平淡之大味非庸碌之辈所有缘感知;“淡有淡的味道”, 弘一大师有如是说。你品尝过喝白开水时“开瓶木塞香”的味道吗?歌星叶倩文唱过“潇洒走一回”中,有“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要真正了悟平平淡淡,才算是一个智者所应该过的最真实的生活。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可得者即在当下。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生活应该有更多的感知,也应该为引导人们更好地生活担当起一份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文化出版部门在决定出版一本图书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到这本书的社会价值,而不能片面地过分考虑经济利益。前天有朋友从“上海书市”过来,感慨地说现在文化成了一种贱卖的商品。

  诚然,文化是一种商品,不管对于作者、编者还是读者来说。但是,片面地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惟利是图,急功近利,无异于荼毒生灵,业难深重、苦不堪言。回忆前一阶段文化市场流行过的时尚文学,如三毛的散文、琼瑶的小说、顾诚和海子的诗。文学创作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当以引导和教化世人更好地生活为己任,然而三毛、顾城和海子也不堪精神的沉重负荷而被精神之魔痛苦地绞杀!琼瑶的小说也不再流行。

  文如其人,文品就是人品,试问一个连自己都无法在尘世间很好地生活的人,一个连自己都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享尽天年的人,怎么会去拿文字教化大众,让人们在尘世间过正常的生活、更好地生活?不能不令人惊叹!

  二

  到底是金钱重要,还是文化重要?肉体的伤害倒无所谓。

  比如手被碰伤了,被狗咬了,开阑尾了,待伤口慢慢恢复之后,肉体不再疼痛,俗语有“好了伤疤忘了痛”的说法,也是很有道理的。即使对一个战胜病痛、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幸运之人,对生命会有更深深的感恩:活着真好,穷人没病就是福啊。

  而较之于精神所遭遇的伤害,对一个活着的人来说,却远非能如此地潇洒、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民间有“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说。我前些天不小心被一条平常还算友善的狼狗给咬了几口,幸好及时地注射了狂犬疫苗。如今,还有一针没有打完,手上被狗咬了的伤口已不再疼痛。而我现在越发怕狗了,乃至于听到门外的狗吠,第一个反应会想到门有没有关紧,那畜生会不会扒开我的窗户,着实让我胆战心惊。

  老实说那天被狗咬着,是我心情也不好,说我无意间逗了它,也不一定冤枉我。归根结底是由于我自己的起心动念不慎,而那狗偏偏在那一刻盯着了我,且冲着我站立狂吠、挣脱开拴在树一端的绳索径直向我冲将过来,我无法躲闪,被逼到宝塔一角,一面牛着胆与那畜生搏斗、慌乱中还是被咬抓多处。

  由一念起种种无明,起惑造业。佛教讲“一切唯心造”,包括人的身体,即色身,都是精神的产物。可见人的精神在人一生中的重要。而佛教从一开始就是着手从精神上解决人在世间所面临的种种困惑。

  欲壑难填,过分地渲染七情六欲,尤其在好多花儿还在开放之时,去过分地铺展现实生活中本不可能存在的花花世界,无疑会给多少纯洁、天真无暇的青春少年,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造成怎样难以弥合的伤痛。不要说,可能会在人生的黄金岁月荒费了学业,而且会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他们会发觉苦苦追寻的爱情是子乌虚有,而且会对现实的生活无法投入。这无疑会给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崇尚以家庭为根本的社会生存方式,罩上了一层可怕的阴影。你会在走上社会以后发觉生活怎么不是书本上如琼瑶的小说般所描写的那样,而且会让你在现实生活中久久困惑、无法面对。

  青春年少之时,正是一朵朵祖国的花儿刚绽开好奇的心、睁大眼睛看世界的时候。青春的朦动、神秘与一切不可知、缤纷飘渺的梦想,给年轻的心展开了多少无边无际的美妙画卷。而正如琼瑶的言情小说般的时尚文学,如无声的风雨很快席卷了校园内外,一切毫无遮拦、无法抗拒。我在想所谓的幻想中的纯情世界,是否是在为每一颗年轻的心灵打开了通向未来的天堂?回过头来看看,我在感觉那些可怕的文字,是怎样在清纯如阳春白雪的花季少年的心扉上,煽动起七情六欲,污浊着每一根年轻生命的琴弦?吸毒、酗酒乃至于“非典”还可以扼制住,而在年轻的心灵上所造成的精神伤害,会是怎样痛苦地在毒蚀着每一个人的身心。难怪连三毛、顾诚和海子等文化名人,连自己所著作的梦想的天堂,在地球上也无法找到立锥之地,也不堪忍受生命的困惑、而被精神之魔痛苦地绞杀。

  一念,竟此一念。正是由于在此一念之间闪失,于是,精神指导肉体实施自杀(即思想指导行为,由躯体实施),遂失去了生命。所以佛教强调精神至上,乃至谨慎于每一个起心动念,对于属于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何等重要。假如说就在一念间,或者说我们不要对一个死去的人说三道四,要尊重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选择,可是我要大声说:不!假如说他的诗文是人类不朽的精神财富,那么他的死,将是全人类的损失,也许他会为人类留下更为辉煌、更多的文化遗产,英年早逝,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对于生者,这种无视生命的选择,难道我们不应该大声疾呼说:不?

  死者去已,生者当从这个血红色的惊叹号中惊醒!

  三

  到底是金钱重要,还是生命重要?是要钱还是要命?回答无疑是后者,生命!

  可是,社会上有好多人在为了攫取金钱而做着伤害人命的、毒蚀灵魂的杀手。鼠目寸光、片面地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文学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作者的心路历程,应该以引导和教化大众更好地生活为己任。我认为对一个不能安享天年、缺少社会责任感、抛开还有那么多大众也和你一样需要度化、正痛苦地活着的人不管、撒手而去者,不能说是一个高尚的人。人不能光自私到为自己一个人活着,要知道你的生命是属于全社会,正是由每一个人的存在,在每一个角落的无私奉献,才构成了整个社会得以良性循环。细想起来,一个不能善终的所谓作家、诗人等,他的文字或者艺术也同样记录了他对生命不解的困惑和走向自杀的心路历程。说他也在利用文字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别人造成困惑、引导着别人走向非正常死亡,也不无道理。所以,为了慎重起见,我认为读他们的作品得另外长个心眼!一个连自己都无法坦然面对生活、珍惜属于人只有一次的生命;一个自私、卑微得只为自己一个人活着而死去的人绝不是什么伟人!用不着为他们浪费白纸。他们是人类灵魂的隐形杀手。

  我在想象一个如顾城那样的所谓叫诗人的人,是怎样丧尽天良、灭绝人性地举起锋利的斧头砍向自己挚爱的妻儿!说白了,他是一个罪犯,是一个杀手!

  “邪淫”二字。万恶淫为首,对于一般人不要求象出家人那样戒除淫欲,假如说邪淫者会失去人身的话,你也许会以为没有亲眼看见而产生怀疑。但是由此而诱发的如顾城那样的“杀妻灭门” 现报的事情古往今来真是不计其数。佛教的“五戒”是做人所要坚持的最基本的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要是真正能做到,或者就是时时心中有数加以检点,你就可算是一个好人,一个在社会上受人尊敬的人,一个问心无愧的人,应该坦坦荡荡到“半夜不怕鬼敲门”的人,或者也不至于象顾城的一家那样骇然惨终。要知道,财、色、名、利等,生命中的好多东西本来可以简单到没有,你可以、反而能更自在轻松以至于更真实地生活。放下之后,你回首望过去,才觉得那些个叫人心烦意乱的东西本来可以简单到没有嘛,或者本来就应该没有才对呀,哈哈!

  我真心祝愿每一个来者会一生平安。

  四

  要知道你只是个小人物,除了你,天地转了无数亿年,你算得了什么。人应该给自己定位,知道自己有“多重”,乐天由命,随缘自在。如风吹过,听树响鸟鸣,而不见风。你的空间大着哩,在眼光所不及的天地外,去沉思冥想,够您忙忽几十天、几个月,乃至几十年。闭眼看人在天上飘,风在脚下走,盘腿在山崖晃悠,俯视星光从你的指尖点亮。

  让我打乱你平常的思维,让你破除执着贪心。

  你看到的是石头,但石头终归有一天会碎。比如地震,地质年代的化石记录了多少年前,地球上有恐龙出现,奇形怪兽;或现在某处又突然发生了地震。你不要放不开,认死理,认石头就是石头,多硬,多坚固,千万别让它打砸着了你。比如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伤痛,一份不满与愤懑的情绪,算不了什么。你的一生也只是转眼一瞬,一眨眼之间,有多少生命来去。石头只是个影子,影子折射到你的大脑,人倒有点如明镜,什么时候,可不要被什么人或身外之物打碎。

  比如爱情,爱情使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繁衍。谁都希望生活在美满幸福温情的家庭之中,享尽天伦。然而辩证法与佛教的无常、无我大有联系。有生、有死;有爱、有恨;有得、有失。所以大人们都不愿把好多真事告诉给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你总要死的。尽管让小孩子们看着年老的祖上在岁月中老去,或许小孩们也会跟在大人们之后哭几声,但孩子们对死亡的感知,还远没有大人们明白得深切。大多数父母选择无言,或故意打几句闲岔,不忍心过早地让含苞未放的孩子们知道生死的个中之真,宁愿选择让他们渐渐在成长中去闻思感知。中国老百姓有句古话,养儿才报父母恩。生儿育女,是为人父母者付出了死的代价后,才知道为人的不易与深切!生命本在生死的每一个脚步起落间行走,凡是亦然。

  初恋如梦中影,雾中花;如恼人的秋天,天边的落霞;如堕五味酱缸,不知其所。一切皆是缘中聚散。成家立业,人类社会几千年的传统,不明不白的,不知其所以然地你也走了进去。又有几个真正知晓,真的如当初般花前月下,白头偕老?所以,你刚踏进婚姻门槛的第一步:抬脚进去,聚、爱、喜、美,心心相印,落脚时须准备好有朝一日的某一刻,散、恨、忧、丑,冤家对头。迟早的事件,你终会感知,我敢以生命保证我说的都是大实话。

  所以如买菜时,你必须带上一只竹蓝,并预备盛装生活的五光十色、欢乐伤悲。别到时措手不及,丢了自己!并且想竹篮打水一场空,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泰然处之。生活中最美丽的花篮总是在人类生命的传承中常开不败。面对生活,不可能一年四季春光灿烂、百鸟和鸣。但你可以在冬天里多穿件漂亮的花棉袄,你细品个中真味,想你会受益匪浅。

  在求学、就业、成家,成家之后,跟着感觉,你可以在因缘和合之下,再次重新品味另外一份爱情,完全可以,你心中有数。但现实的生活,实实在在,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人不可能揪着自己的头发飞离地球。有人选择独身、离婚或分居等,但其中被妄情所伤、精神上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又岂只是道德、法律所能彻底承受得了的。

  精神,虚幻渺茫的情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从何处之来去?你能说个明白。 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看着地球转,太阳系、银河系、恒河沙无量无边世界,多么浩渺的星宇,无有穷尽。心到底有多大?一个拳头大小,能干什么,看你究竟能到什么地步?

  五

  忍而不能忍,遂自杀。想一了百了,以一时之惨烈解痛生命之苦状?

  佛教以为自杀者并不会以生命终了而了结精神上的痛苦,恰恰相反。其死时,惨痛欲绝不绝之惨,会令死者神识沉沦恶道,凡一念之间,万死万生,复遭此惨烈之痛,永无绝期。中国老百姓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多么明白通晓,谁都懂。“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然佛法中有益人身心的精神食粮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有待大善知识们去开拓、教化大众,令众人身心清凉,得超纯净、至善的芳草地。

  俗语说:人身难得,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既然能连死都不怕,敢于面对死亡,为什么不能直面眼前,好好地生活?我们要学会穿越,穿越精神的沙漠,生命的绿洲就铺展在你的眼前,只要我们还活着,闭上眼睛看看那些魔王魔女是怎样在你的眼前起舞?或者做一名观者,精神的世界飘忽不定,握紧双手、站稳脚跟,看着他能把你怎么样,以不变应万变 。我佛释迦牟尼世尊成道前不也曾经降伏了以魔王波旬为首的八万魔军吗?说透了就是要管住自己的精神,注意观想每一个起心动念,把烦恼转化成菩提。我常常听老禅师对刚学禅的小法师说,看好自己的野马,捉住自己的猴子,指的就是要管住那颗不安分的心啊。在为了避免做出愚蠢的举动前,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付之于行动,因为既使是再罪大恶极的意念只要不付之于行动,也就是说人的思想不在人本身的身体作用下去付之于行动,是不会产生现实的行为结果的。这似乎不至于让你到自杀这一步。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从思想上着手,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所以佛教强调人的每一个起心动念的重要性。所以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生活中有好多烦恼和恐惧是我们太执着,没有看破、没有放下,所以不得自在如意。比如看到“死亡”二字,第一个反应一定是某个生命结束了,或者谁都心中有数:谁都会死亡的,总有一天,包括我自己。有个哲学家说过,死亡本身比由死亡产生的恐惧心理来得更可怕。是的,我也总有一天要死亡的,并且,什么时候、如何死法等等一般都是不可预知、不可计划、无法把握和不可逃避的。于是,在这个“太阳村”、“地球旅馆”里,人们各有各的活法,上演着各自不同的故事。我相信记不清是谁说过一句话,大体上是:假如让我重新再活一次,我肯定会成为伟人。对此,我深信不疑。所以,对于生活,我们不妨重新换一种思维,你同样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过另外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比如:看到“桌子”二字,你会自然想到办公桌、学生桌或者餐桌等等,这很正常;而英国人或者美国人或者可以叫它“desk”等;同样不懂英语的中国人看到“desk”,并不会自然想到办公桌、学生桌或者餐桌等等,这也很正常;所以,我们的思维常常受外界的被自己约定俗成的诸如文字符号般的东西所左右,我们常常在生活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细心地想,禅不立文字,并不是不要文字,文字如船,借船上了岸,并不要不抛开它不放,否则会妨碍你在又一个春光里一路远行。

  比如看到“死亡”二字,假如是一个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或者在一个不懂英语的中国人面前有“death”,他们同样不会由此而产生种种关于死亡的想法。或者会抓紧有限的生命中不多的时光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我在想我们何妨不能换一种思维,我曾经对一位老师说过:你看那些阳光里美丽的种子,一把把从农民粗糙的手掌里飞出五指尖,饱满的谷壳闪着朴素的黄光,一路翻滚、“习习簌簌”地在泥土中着床。一年四季,种下去希望,收获着喜悦。种子还是种子,肥硕的小麦、金黄的稻谷,春种秋收,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每一季的五谷,它们怎么就不会死亡?难道不是人作茧自缚吗?无数美妙的生命波浪起伏,在永无止境的长河中歌唱同一个色彩斑斓的故事。换一种思维,你会重新发现自己,充满爱心地去生活,腾出更多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啊。生活中好多美好的情感本来是多么值得我们去由衷地赞叹,美妙的生命犹如一次次从晓梦中醒来、如花开的声音在阳光下欢声笑语,春华秋实,生命犹如五谷般不过是在变幻着无数面孔和文字(姓名只是一种人为的符合)!

  六

  翻开手头的报刊杂志,哪一天、哪一篇能没有和“杀、盗、淫、妄、酒”有关的内容?我不想再多说什么,只是提醒你,有缘读到这些文字的人去研究研究佛教吧。为什么几千年来能流传下来,也从不为了谋取金钱,而有如《大藏经》般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仍然能在人类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普利有情、广度众生?寒山寺秋爽大和尚升座以来,十分重视佛教文化的弘扬,培养、引进僧才;提倡禅净双修、严持戒律;购进装修500平方米弘法大楼集电脑网络、多媒体讲堂、编辑部、档案室和图书馆等部门于一体;单倡印赠送的佛教文化书刊就有数十种之多,尤其正常出版发行的《寒山寺佛学》和《寒山寺》,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而且现在全国正如有象《寒山寺》这样的近百种通俗易懂的佛教刊物,只要您提供地址,都会有人邮寄赠送给你。

  我们正在为净化人心、利益大众,为你生活得更好而坚持不懈,我们知道我们还做得很不够,希望您的参与。

  我们寒山寺香斋堂楼上正厅,写了“当思来处”四字。前天我陪客用斋时想起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粒米皆从辛苦得,寸薪不是等闲来。僧人常住寺院,修学佛法,吃的都是十方供养,信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严持净戒,断除私欲,息贪嗔痴,当念众生与我同体大悲,生大惭愧,时时勤加警策如何从精神上解除众人的苦恼,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这正是我们念念以求的愿望与追求。

  星宇在无限广渺的时空运转,所以生存。太近了毫无阻碍,便会失去了应有的轨道,世界便不复存在。人在天地间,所以我还是奉劝你小心,可别毁灭了自己或砸伤了别人。

  所以遭遇不幸时,要学会远离,寻觅、回归自己心灵之中的一方自由空间,看、想,地球、月亮、太阳,有多么广阔的空间任你去栖息,自在漫游。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忘,心忘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让生活平淡如风,酌饮个中真味。

  关爱他人,关爱自己,让生命灿烂如飞花,一路缤纷。

  握手、挥手、微笑,让最美的那一刻永存记忆,如沐星光。

  美属于你我他,既然来到这个世界,谁也无权戕害生命,让我们携起手,共度险风悲雨苦,让生命之光尽情地摇曳在旷渺的星河,世界斑斓若焰花开放!

  祝福你我他,我们握紧手。

2004年第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