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诵念七日《地藏经》有感

妙缘

  事情缘起,是一位朋友叫我陪他一同诵念七日的《地藏经》。因为是好朋友的原故,当时非常高兴地应承下来,也想不就念几日的《地藏经》吗?简单的事。待真正进入,发现其间耗费的时间精力及心路历程不是我所想象。待明白过后,很高兴他给了我这样的机缘。

  我的嗓子不太好使,不能长时间说话,或者说我从未尝试过几个小时的运用我的声带。那么,每天念四遍的《地藏经》成了我的致命伤,让我的缺点毫无遗漏的暴露出来。

  一直不太喜欢早晚课及念经,觉得既浪费时间又耗精力,从中还体验不到半点好处。我统称为“繁文缛节”,没有半点意义。虔诚信仰一个精神源与念经的多少,半点关系都没有。这个观点,给诵念七日《地藏经》的行为带来困扰、压迫和感官上的磨难。

  一个来自思想上的成见、一个来自生理的局限,使我在读《地藏经》时,嗓子很痛,火烧火燎一般,活像塞进一个热铁丸。没有半点夸张,那一刻“烊铜灌口”。泡了很苦的金古榄水喝,加以舒缓。之所以没有停止下来,完全赖於平日不放弃和信守承诺的习惯。而我自己也有着模糊的意识:认为这是自己的一个问题,是自己必须面对且要越过的一道坎,至于如何越过,至于究竟是自己的怎样的一个问题,我并不知道。幸而我有着一个很好的师父,他使我在很多疑惑面前迎刃而解,在很多人生必经的坎坷前,他的指导成为我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正因为您认为那些您所谓的‘繁文缛节’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您从中就解脱不了;所以您在那些‘繁文缛节’中,就学不到东西;所以您的未来(不论今生还是来世),就不能在念经这个功课上毕业;所以您还是会有很长的因缘要学习那些“繁文缛节”的。”

  原来诵经,也可以学到东西?而我却从没有要从中学习的意识。因为不断的重复蒙蔽了我的心。我看到的:永远是不断的重复,延绵不绝的琐碎,时间的单调性。我从未想过在这简单最简单里,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驻足?

  “念经时没有好与不好的念头,因为好与不好,都是自己发展出来的。您的问题就是,在念经时,不知如何往有益的方向方展。所以那不是经典的问题,也不是念经不好的问题,那是您不知道如何帮助自己在念经的因缘中进步,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即是说,我给自己设置了障碍,自己困扰了自己,因为没有明白正确方法的缘故。

  即是说,事物是多面性的融合。而我!从负面看待了。

  即是说,我没有很好地用心去体悟这一行为的全部,就已经下了一个死的定义。

  即是说,没有从客观出发,从一个狭义自我的角度,把责任推到经典或念经的举动上。

  师父问:“知道如何做了吗?”

  “明白了一点。”我说的明白一点,确然是明白一点。在师父的教法里,我已经习惯在受到提示后,自己去发掘自己去寻找、思考,而没有因为明白部分就恳求师父把全部的答案告诉我。“经验不可传授。”我始终相信这一点:别人不可能给您答案,只能给您提示。在提示里,是要自己努力。在我看了师父的提示,在师父问我知道如何做了吗?我尚未明白如何是一个有益的方向,没有确切的知道怎样是一个有益的做法。但我明白一点: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让自己充满欢喜自在的心去念经,去读手上的这部经文。而先不要有浪费时间或学不到东西的论调。

  再念,心无旁骛。不再想东想西,把心专注在经文上。发现真的可以嗓子不痛,真的可以从里面读到很多的东西,自己不再有一个自己,而是经文在宣流,是在忉利天宫听着佛陀的慈悲宣示,感动着地藏菩萨的誓愿,受着在会信众的感染,明白着他们的明白(这个所谓的明白於我,或许也是一点点)。

  初读的时候,文字仅是文字,让文字认识我,同时我也在认识文字,像两个陌生的人相遇,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第三日明白一个大的框架,上中下三卷每一卷有一个侧重点:卷一地藏菩萨累劫以来为母发广大誓愿;卷二地狱罪报名号等事;卷三如何获解脱利益。第四日细分,只明白了某个环节,譬如集到忉利天宫的会众,他们在会场的各各表现及心态的纤细变化;或地藏菩萨几经轮回,道心不退“出生入死无怖畏想,於诸众生生怜悯心。”;第五日又再明些,如“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理明法由心生,心量所可产生的巨大作用,及由此涉入的潜能。第六日“阎浮提人初生之时”、“临命终时”等等,面临着各种处境时正确的做法;如此日日诵念,一日不缀,自於经中获无量义。

  当第七日,已经可以连诵四遍《地藏经》而不倦,并充满了力量。发现踏入念经那个真正的空间:是纯粹的,没有杂质的,是爱,是慈悲的。您可以完全忘掉自己,或者根本没有一个自己,在那一刻,当下了然清楚地知道所谓的自己,是假想的定义。那个因“我”而来的种种,是您平日吸取了很多人的陈俗观点引发而出的。原来的嗓子痛,是“我”认为的嗓子痛,而嗓子本身,却可以不痛的。当我站起来,放下经文,真正明白并体悟到了师父的那句:“好与不好,都是自己发展出来的。”

2004年第2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