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浅述五重唯识观

真 诚

  五重唯识观是慈恩宗的观行法门,这个观法始于慈恩宗窥基大师。窥基大师按照《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对唯识性次第悟入,依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结合《解深密》等经、 《瑜伽》、 《成唯识》等论,立此五重唯识观。

  本文是依《大乘法苑义林章·唯识章》宋分析五重唯识观。窥基大师撰写《义林章》,是依法相唯识学的立场阐明唯识教理,是理解唯识教理的指导性著作。全书由七卷二十九章组成,唯识章是第一卷中的第三章。唯识章共分十门,五重唯识观出自第一出体门。五重唯识观即:一遣虚存实识,二舍滥留纯识,三摄末归本识,四隐劣显胜识,五遣相证性识。这五重里面所说的识,是唯识观的简称。

  一、遣虚存实识

  此观有情的遍计所执性法,纯属妄情臆造,毫无事实体用,故应遣除;至于依他性法仗因托缘依他而有事实体用,是“后得智”之境,又圆成性是诸法之理,为“根本智”之境,均不离识,而应留存。是为唯识观的初步。

  遣虚存实识。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

  无著颂云: “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成唯识言: “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 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如是等文,诚证非一。

  由无始来,执我法为有,拨事理为空,故此观中,遣者空观,对破有执;存者有观,对遣空执。今观空有,而遣有空。有空若无,亦无空有。以彼空有,相待观成,纯有纯空,谁之空有?故欲证入离言法性, 皆须依此方便而入,非谓有空皆即决定。证真观位,非有非空,法五分别,性离言故

  说要观空方证真者,谓要观彼遍计所执空为门故,入于真性,真体非空。此唯识言既遮所执,若执实有诸识可唯,既是所执,亦应除遣。

  此最初门所观唯识:于一切位思量修证。

  唯识,唯是遮愚夫二乘由虚妄心而起的遍计执,故应遣虚:识是显非有妙有的依他起性,真空不空的圆成实性,于事于理皆正存留,故曰存实。

  第一重唯识观——遣虚存实识,先就一切诸法所具有的遍计所执(虚)依他起圆成实(实)三性,分别遣虚和存实。观察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皆同龟毛兔角,是从虚妄分别生起,体用都无,所以应当正遣除作空。观察依他起性是依托众多的因缘而生起的事相,是后得智的境界:圆成实性是圆满成就真实的体性,是根本智的境界,都不离识,所以应当正存留作有。所以起此第一重观,是由诸有情无始以来,执遍计我法为有,拨真俗事理为空,所以用遣虚观对破执实我实法,用存实观对遣拨无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像这样,观察空有,遣除有空,所以叫作遣虚存实。这是空有相对的观法,它的典据是《摄大乘论》的“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以及《成唯识论》的“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等。诸经论所说一切唯识、二谛、三性、三无性、三解脱门、三无生忍、四寻思、四如实智等,皆摄于此观。

  二、舍滥留纯识

  虽观事理皆不离识,而此内识有所缘相分和能缘见分。相分为内境,见分心仗之以起,摄境从心,并简别有滥于外境,所以只观唯识。是为唯识观第二步。

  舍滥留纯识。虽观事理皆不离识,然此内识有境有心,心起必托内境生故。但识言唯,不言唯境。

  成唯识言: “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又诸愚夫迷执于境,起烦恼业生死沉沦,不解观心勤求出离,哀愍彼故,说唯识言。令自观心,解脱生死。非谓内境如外都无。”由境有滥,舍不称唯。心体既纯, 留说唯识。厚严经云: “心意识所缘, 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华严等说: “三界唯心。”遗教经言: “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制之一处,无事不辨”等,皆此门摄。

  识唯内有,而境是通内外,虽内境之相分亦可言唯识,但恐与外境混杂,故言唯识而不言唯境。

  第二重唯识观——舍滥留纯识,依他起的诸识中,有相、见、自证、证自证四分,相分是所缘境(滥),后三分是能缘心(纯),心只内有,境通内外,所以只说唯识,不说唯境。但是所谓外境,是遍计所执,亦即独影境,所以说它作外,并非其体实有。像这样,相分是依他起性的内境,和遍计所执性的外境即执着心外有实法不同,然而都属于所缘,恐怕互相杂滥,所以舍弃所缘相分的内境,只就纯属能缘的后三分观察唯识的道理。这是心境相对的观法,它的典据是《厚严经》的“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以及《华严经》的“三界唯心”等。

  三、摄未归本识

  摄见相二分之末,归结到自心体分之本。因见相分皆识体所起,识体即为其本。今但观识体,是为唯识观第三步。

  摄末归本识。心内所取,境界显然, 内能取心,作用亦尔。此见相分俱依识有,离识自体本,末法必无故。

  三十颂言: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成唯识说: “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体起故。”解深密说: “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摄相见末归识本故,所说理事、真俗观等,皆此门摄。

  识之自体,如树之根:见相二分,如树之枝。离根则枝无,离本则末无。

  第三重唯识观——摄末归本识,见相二分都依自证分起,即不外自体分上的能所缘用,是所变,叫它作末。自证分(本)是体、是能变。假如离开作为本的自证分,就没有作为末的相见二分,所以摄用归体即摄末归本,只就自证分观察唯识的道理。这是体用相对的观法,它的典据是《解深密经》的“诸识所缘,唯识所现”等。

  四、隐劣显胜识

  隐劣心所,显胜心王。心王起时必隐劣心所,是为唯识观第四步。

  劣显胜识。心及心所俱能变现,但说唯心,非唯心所,心王之体殊胜心所,劣依胜生。隐劣不彰,唯显胜法。

  故慈尊说: “许心似二现,如是似贪等。或似于信等,无别染善法。”虽心自体能变似彼见、相二现,而贪信等体亦各能变似自见、相现, 以心胜故,说心似二。心所劣故, 隐而不说,非不能似。无垢称言: “心垢故有情垢,心净故有情净”等, 皆此门摄。

  心王体殊胜,心所是依心王而起,虽心所亦能变,但此处从胜用而言。

  第四重唯识观——隐劣显胜识,八识的自体分中,各有心王(胜)心所(劣)的分别。而心王是所依,如主;心所是能依,如臣。所以以心王为胜,心所为劣,只说唯心,不说唯心所。如此,隐劣心所,显胜心王,只就心王的自体观察唯识的道理,这是王所相对的观法,它的典据是《说无垢称经》 (旧译作《维摩诘所说经》)的“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等。

  五、遣相证性识

  心王犹属识相,今遣相而证唯识性,得圆成实之真,为唯识观最究竟之阶段,即第五步,

  遣相证性识。识言所表,具有理事。事为相用,遣而不取;理为性体,应求作证。

  胜曼经说: “自性清净心”。摄论颂言: “于绳起蛇觉,见绳了义无,证见彼分时,知如蛇智乱。”

  此中所说,起绳觉时遣于蛇觉,喻观依他遣所执觉;见绳众分遣于绳觉,喻见圆成遣依他觉。此意即显,所遣二觉皆依他起。断此染故,所执实蛇、实绳我法,不复当情。非于依他以称遣故皆互除遣,蛇由妄起,体用俱无。绳藉麻生,非无假用。麻譬真理,绳喻依他。知绳麻之体用,蛇情自灭。蛇情灭故,蛇不当情,名遣所执。非如依他须圣道断,故渐入真,达蛇空而悟绳分。证真观位,照真理而彰俗事,理事既彰,我法便息。此即一重所观体也。

  由根本智明照诸法真如理体,复起清净依他后得智,观世间事。照真理,观观俗事,由理彰故我法执息,由事彰故人我执息。

  第五重唯识观——遣相证性识,八识心王的自体分是依他起的事相,而其实体则是我法二空,即离了遍计所执所显的圆成实性。因此,更进一步舍遣依他的事相,只就圆成实性的法体求证唯识理。

  如人夜行路,见绳误认为是蛇,心生恐惧。后知是绳,慌恐平息。继而了知绳亦是麻等组成,因缘而生。前观察依他,遣除遍计的知解,如起绳的知解时遣除蛇的知解;今观见圆成,遣除依他的知解,如更见绳的实质时遣除绳的知解,此即《摄论》遣除唯识想而悟入唯识的当体(不借助于唯识想而得的实证),叫它作遣相证性。进入此第五重观寸,根本智先证真如理,后得智次了依他法,理事既彰,我法二执自然息灭。这是事理相对的观法,它的典据是《胜鬉经》的“自性清净心”。

  总之,以上五重观法,是窥基在《大乘法苑义林章》的《唯识章》中所提出。为实践的方便,五个步骤是从宽至狭、从浅至深、从粗至细。

  遣虚存实观:心外诸境,体用非有——遍计所执(遣)

  心内渚法,体用非无——依他圆成(存)

  舍滥留纯观:相分为所缘之境(舍)

  后三分为能缘之心(留)五重唯识观: 摄未归本观:见相二分从识分起(摄)

  识自体有能所二取(归)

  隐劣显胜观:八识心王各有心所为臣(隐)

  八识自体各称心王为君(显)

  遣相证性观:八识心王是依他起之事相(遣)

  事相实性为二空之圆成实(证)

  以上五重观法中,前四重就依他识相观察唯识理,后一重就圆成识性观察唯识理。第一重是言空有,第二重是言心境,第三重是言体用,第四重是言王所,第五重是言事理。如此五种,从粗到细,展转相推,到第五重,实证唯识妙理,于是进入理智冥合的境界。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愿修学者能依唯识观的观法,循序渐进行持,脚踏实地用功,以佛教教理指导修行,早日成就道业!

2005年第3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