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菊花茶文选二题

菊花茶

  庞蕴其人及其禅理诗偈略解

  自读《维摩诘经》后,维摩诘居士的形象一直令我深为推崇。据说维摩诘居士虽有家室,但他通晓大乘佛法,神通广大。在维摩诘以后的诸多年中,虽然禅林居士与信徒与日俱增,然未有一个能及维摩也。

  但是,纵观禅史,在维摩诘之后,却有一人德行兼备,以居士之位,在禅宗占据了一席之地,那么他是谁?

  唐代时,中国的禅宗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德高僧人才济济。此时,在湖南衡阳出现了一位后来名满禅林的居士庞蕴,他虽然出身于世代以儒为业的名门世家,然而他自小便能感悟人世间的种种烦恼,因而萌生向佛求禅的心思,后成为马祖道一的在家弟子,以自己的慧根终悟得人生真义。

  据史料记载:庞蕴在尚未习禅礼佛前,曾与当时同是儒生的丹霞一起结伴进京赶考,他们在路上遇到一位僧人。僧问他们到何处去,他们回答说: “求选官去。”这位僧人便向他们说: “‘选官’不如‘选佛’。”二人听后心生向往,于是求问僧人何处可“选佛”,僧人告诉他们说: “江西马祖今住世说法,悟者不可胜记, 自是真选佛之处。”二人闻之,欣然放弃入京求取功名的念头,转而到江西参谒马祖。

  在参谒马祖之前,庞蕴先到南岳参谒了石头希迁。庞蕴见到希迁后第一句话就问: “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希迁听后并没有回答,而是用手掩住庞蕴的嘴作暗示,颇具悟性的庞蕴当下就领悟了:因为禅宗认为对于佛法大意是不能用言语文字等加以表述的。希迁用手捂住他的嘴,就是要说明这一点。

  后来,有一天希迁又问庞蕴: “你到老僧这里来后,日常都作些什么?”庞蕴对答: “若要问日常事,即无开口处。”意即“道不可说。希迁便用手指了指草地,算是首肯了。于是庞蕴呈一偈道:

  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乖。

  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

  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说:道与“日用事”并五分别,不存圣凡,只要得道,便处处不相违背。自己每天只求静心地生活,对一切都没有取舍之念,且看“朱”与“紫”,本来无别,只是名相的差异罢了,丘山清净,没有尘埃,但这只能是悟道以后的境界,而万物归于自然,不需要额外添加任何的成分,如此说来,悟道纵有万般神通,千般妙用,也不过如同担水、搬柴这些日常的生活琐事一样平常啊!

  对此,希迁表示认可,点头称是,然后又问: “你是出家还是在家呢?”庞蕴答: “仰慕出家。”意思是他一向很敬慕《维摩诘经》中所描述的那位能言善辩,深懂佛理真义,又神通广大的维摩诘居士,便想效仿他也做一位在家的居士。

  庞蕴在希迁门下成为居士之后又到江西南昌参谒马祖。他同样问: “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听后并未作正面回答,而是说: “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这里, “一口吸尽西江水”是一个比喻,指一气呵成,贯通万法。庞蕴凭着自己的慧根,“顿领玄旨”,即留在了马祖门下,“参承二载”,完全掌握了“南岳”禅法。

  两年后,庞蕴在马祖门下历练了两年之后,就回到了衡阳家中,向妻子儿女传授禅旨。在他的锤炼和引导下,一家人虔诚向佛,一心修禅。后来,他们悉皆悟道,于是散尽万贯家产(将家资沉入江湖),从此过着清贫生活。正如史料记载:

  居士庞蕴,字道玄,世习儒业,父为衡阳刺史,卒于任,遂家焉。居士自幼敏悟,节概高洁每混俗和光,尝以船载家珍数万,沉于洞庭之渊。人问居士何不布施,不造寺?士曰:自无始来由为因果相牵,不得解脱。自是生涯淡如也。有男名耕获,女名灵照,日鬻笊篱于市以自活。

  庞蕴在悟道后,经常参禅访道周游各地。

  药山禅师是石头弟子惟严,一日,庞蕴前来拜访。山问曰: “一乘中还着得这个事么?”士曰: “某甲只管日求升合,不知还着得么。”

  药山问的是:对于修持最高的“一乘”佛法,还需要把它当作一件事,天天诵读、思虑并向别人讲说吗?庞蕴没做正面的回答,说自己每天只顾得上寻求米粮充饥,哪里还顾得上如何对待修持一乘的事!

  后,庞蕴辞别药山,禅师派十名弟子相送。直到山门口,居士指着空中纷纷扬扬的雪花说:“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这时有位姓全的禅客说道: “落在什么地方?”庞蕴于是便打了全禅客一掌。全禅客说: “也没有说个所以然来!”庞蕴说: “你凭什么算作一个禅客?阎罗王都没有放过你。”全禅客说: “既然我不配做一个禅客,那么你又算什么?”庞蕴又打了他一掌说:“眼见如盲,口说如哑。”

  在此对话中,庞蕴的意思是;对于一切佛法既不能执意思索,也不能用言语来加以表述,不要执著特有的目标,法是自然而然的,正如雪片落在自己应当落的地方一样。而全禅客既不能领略眼前漫天漫地的美好雪景,又以计度妄想落入拘泥执著之中,对于当前的好雪片片视而不见,始终纠缠在“不落别处”的愚执处无以自拨,故一再被击犹不能理会万法自然的真正意趣。

  禅宗公案中有一例著名的“梅子熟了”的公案,说的是马祖的弟子法常开悟后离开马祖到明州的大梅山修行传法,号称“大梅”。一天有僧问他马祖如何教示。法常回答说:”即心是佛。”此僧又说: “马祖近日又讲‘即心非佛’。”法常回答: “这老汉惑乱人。我才不管他什么不是心不是佛,我只管心就是佛。”僧人后将此事告诉马祖,马祖对弟子们说: “各位,梅子熟啦!”表示法节道法已经成熟。而庞蕴去参访法常,见面就问: “久向大梅,未审梅子熟也未?”这是承前述马祖的话语而问的,但回避提佛性的事。对此,法常说: “熟也。你向什么处下口?”庞蕴答:“百杂碎。”意为不需要谈什么下口处,破除“梅子”的事相。法常伸手说: “还我核子来!”庞蕴便离去。虽然普通的几句对话,却显示了浓厚的禅意、禅机,而庞蕴也表示出了对法常敢于坚持己见的赞赏。

  庞蕴过着清贫但却自在的生活,在到处参禅问道之余还著有大量的阐述佛理及参禅意境的诗偈。这些诗偈语言都很通俗,.且形式活泼,注重表达佛教道理,按内容来看,有阐述参悟般若空义的,有论佛与众生是一体的,有劝导世人不要贪恋名利富贵的,等等。

  下面选其一二略作浅解。

  无有报庞大,空空无处坐,

  家内空空空,空空无有货。

  日在空里行,日没空里卧。

  空坐空吟诗,诗空空相和。

  莫怪纯用空,空是诸佛座。

  世人不识宝,空即是真货。

  若嫌无有空,自是诸佛过。

  这首诗偈,庞蕴现身说法,述说自己家内“空空”无钱财,徒穷四壁,其行、住、坐、卧也不离空字,但是自己却由此切身的体悟了空理的真义。奉劝世人不要嫌弃空,只有空诸一切,体悟空理,才能解脱成佛,因为“空是诸佛座”。如果领悟了空的道理,就会提高自己的修行和精神的境界,也就是说“空理即法身”,也就是真如实相,他说世人不要了解“空理”也就是“佛身”,如果嫌弃空,那就会错过解脱成佛的时机。如果不能领悟一切皆空的道理,舍弃自己的一切所有,那就永远也不能摆脱生死的苦恼。

  睡来展脚睡,悟理起提诗,

  诗中无别意,唯劝破贪痴。

  贪嗔痴若尽,便是世尊儿。

  无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

  世人重名利,余心总不然。

  束薪货升米,清水铁铛煎。

  觉热捻铛下,将身近畔边。

  时时抛入口,腹饱肚无言。

  佛教对其信徒的基本要求是“少欲知足”。 《六祖坛经》中就有: “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因而,深受佛法熏染的宠蕴很推崇这一信念,他直接向世人告之他写诗的目的就是为了奉劝人们破除贪、嗔、痴,说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佛之子,对此根本无须向外求师问道, 自己的心最清楚。他又借此表示自己就不那么看重钱财和功名,而只要心地清远地过着卖柴换米度日的清贫生活就很知足了。他在诗中劝世人不要那么看重名利,应当少欲知足,这样才能减少烦恼,便心灵安宁,并且避免因索求物欲贪求名利而招致的恶业,以致来世得到恶报。

  故宅有情舍秋色,无名君子湛然身

  诗的首句直接描写了秋风吹落黄叶,零落成尘辗着泥的景象,写出了极让人引发愁情的萧瑟秋景,但是诗人转而写道虽然面对如此秋景,但是他却毫不动心,无忧亦无喜。因为他已经体悟了“本来非妄亦非真”的真义。 “本来”是指离开一切烦恼和染污的清净本源。清净本源是不变不迁,非真非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既非生死所能阻碍,也不是得失所能生灭。天台湛然大师提出“无情有性”:依正本来不二、色心即是一如。佛性遍法界,有情无情,皆有佛性,故才有“故宅有情含秋色”一句,表明了诗人已经通达此理。最末一句是说诗人已经了解无名无相这一妙义,身心清净,湛然不动,不再有悲喜。

  父子相守空山坐,无相如如寄有闲。

  世人见静元无静,看似闲时亦不闲。

  诗人与子一起在山里相对而坐,无所事事。原因是他们都已经悟达无相,如如不动。也只有像他们那样已经悟道的人,才能说得上“有闲”。在纷纷攘攘的尘世中,被各种妄念缠身的人,即使“偷得浮生半日闲”,又哪如他们这样大自在呢,那种“半日闲”也只是身闲,非心闲也。而“世人见静元无静”一句,又将“静”的概念破除。即是说“静”是相对于“动”才成立的,大彻大悟的人已经无有“动” “静”这样的相对分别的概念了。所以说世人看他们是静,但他们并不落静中,是“元无静”。最末一句“看似闲时亦不闲”则是说本来就没有“不样”在,也就无从谈起“闲”了。所以说他闲与不闲,是不能用世情来揣度的。

  无念清凉寺,蕴空真五台。

  对境心无垢,当情心死灰。

  妙理于中现,优昙空里开。

  无求真法眼,离相见如来。

  若能如是学,不动出三灾。

  在这首诗偈中,庞蕴由清凉寺——那相传是文殊菩萨显化说法的地方、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道场之一,用来比无念、五蕴空寂的道理,其中提到的“优昙”,即指“优昙钵”属于一种无花果系,其“优昙钵花”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一种三千年一现的极为罕见的东西。因而在佛教经典中被认为是希有祥瑞之花,常用来比喻高妙的佛法。末句的“三灾”指的是饥馑、疾疫、刀兵三灾。庞蕴认为在理解并认识到空理并做到无念之后,虽不离现实却可使心清净,领悟佛法妙理;虽然没有执意求佛,却见佛在眼前,因而避免遭遇人世间的三灾。

  庞蕴生前所写诗偈共有三百多首,在僧俗信徒中广为传诵。故这里不再罗嗦甚多。

  本文虽然写的是庞蕴,但在这里还有一人值得一提,她就是庞蕴的女儿灵照。据说她的悟性极好,喜同父亲一起参禅问道。

  一次丹霞禅师登门造访庞蕴,在门口时碰到了正挎着一篮子菜的灵照姑娘。丹霞就问灵照:“庞居士在家吗?”灵照放下篮子,收手而立一声不响地同丹霞斗上了禅机。丹霞便又问了一声,这次灵照不仅不回答,而且提起篮子就走。丹霞只好离开了。

  没多久,庞蕴从外归家,灵照就把刚才的事情同他讲了,一边还得意洋洋地说自己打败了丹霞,他未能领悟她的禅机便离去了。

  庞蕴听后,说道: “赤土涂牛奶。”

  灵照低头想了一想,终于明白父亲是说她故作玄虚,多此一举。

  又有一次,庞蕴问灵照: “如何解‘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

  灵照如此答复: “当解为‘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

  庞蕴听后会心一笑,知道女儿已经彻悟。

  史料还记载当庞蕴将万贯家业沉江后,其生活主要就是靠灵照用她灵巧的双手编笊篱卖钱度日。元和年间,庞蕴携女北上襄州,所到之处,与诸方长老丛林大德们随机唱和,应答自如,深得众人认可,当时的襄州刺史于螟就经常向庞蕴求教,还曾多次要接父女俩到他那里去住,但被婉拒。后来庞蕴自知寿尽,便嘱咐等到灵照日头正午时分告诉他一声。谁知灵照匆匆从屋外进来告诉等待正午辞世的父亲说天狗正在食日。庞蕴就走出屋外观看,可并没有看到日食的奇异景观,当他返身回屋时却发现灵照已经在他的禅床上合掌坐化了。

  刺史于顿闻知前来探望,庞蕴说道: “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意思是劝诫于顿舍己之财物用以行善,做人切记要知足戒贪。此番话语说完之后,庞蕴便化羽登仙而去。

  综其庞蕴一生,由儒而侍佛,在家出家,也算是一代奇人。而在马祖门下的诸多居士之中,他是最有名最有成就的。他从佛以后,处处以维摩居士为榜样,不光自己修禅悟道,还在世间广传佛教义理,帮助不少人度脱了诸多的苦恼,被世人亲切地尊称为“在家的活菩萨”。

  临济大师法战诗及传法偈

  临济义玄大师,曹州南华人, “首参黄檗,次谒大愚”,与径山、沩山多有往来,大半生涯在行脚乞食中度过,后住持大名兴化寺并终于此寺,他有嗣法弟子二十二人,其中十六人见录。

  临济的门风素以峻烈著称,不光是以棒喝应机,还毁佛骂祖排斥经典。然而他的棒喝应机和呵佛骂祖,却有他自己的理论基础和人生准则。理论上,他继承的是道一以来的“即心即佛”,而突出“自信”。他与其师黄檗略有不同,不是一般地反对求知存见,而是强调“求真正见解”,而“真正见解”,说到底,就是认识到你与佛不别,由此树立牢固的“自信”。

  临济对禅宗的贡献是极大的,由他开创的临济宗,雄踞中国佛教千年之久,影响远被朝鲜、日本和越南。其“语录”为丛林禅僧必读之物,他留给后人的参学方法不少,但诗偈却不多,通观其“语录”,也不过两首而已。

  当年临济大师行脚游方,正遇龙光禅师上堂,临济站出来,问: “不展锋芒,如何得胜?”龙光禅师但坐不言。临济追问道: “大善知识,岂无方便?”龙光禅师知道临济不好打发,瞪了一眼,只说了一字“吓!”临济心里明白,说: “这个老汉今日败阙!”,之后便往三峰平禅师那里去了。

  三峰问: “哪儿来的?”临济说: “黄檗来。”三峰问: “黄檗近来有何言句?”临济说:

  “金牛昨夜遭涂炭,直至今日不见踪。”三峰说: “金风吹玉管,哪个是知音?”临济答: “直透

  万重关,不住青宵内。”三峰说: “你这一问太高。”临济说: “龙生金凤子,冲破碧玻璃。”三峰知道临济非常,就时罢“战”,说: “吃茶吃茶。”

  临济离开三峰后,又去凤林,路遇一老婆子,问临济: “哪里去?”临济说: “风林去。”老婆子说: “恰值凤林不在。”临济问: “他哪里去了?”老婆子不回答,迳直走了。临济就唤那婆子,婆子回头时,临济又走了。

  到了风林后,凤林禅师说: “有事相借问,可以吗?”临济说: “何必剜肉作疮。”凤林说:“海月澄无影,游鱼独自迷。”临济说: “海月既无影,游鱼何得迷?”风林又说: “观风知浪起,玩水野帆飘。”临济说: “孤蟾独耀江山静,长啸一声天地秋。”凤林说: “任张三寸挥天地,一句临机试道看?”这时,凤林不再追问了,他知道遇上了强手。临济也敬重凤林的禅风,加之是长辈,就写了一首诗偈送给凤林禅师:

  大道绝同,任西向东。

  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大道绝同,任西向东”,意即大道是无所不在的,故可所向皆通,但大道又是独立绝言,不苟同物的。 “石火莫及,电光罔通”说的是古人击石取火,这石火与天空中的闪电都如禅悟一样,都是不可捕捉,转瞬即逝的。临济大师真是觅得了其中的神髓。这几场精彩激烈的“法战”,多用诗句作为武器,在唇枪舌箭之间,临济大师所表现的神韵及其境界,真是也如石火、电光一样。看来他被喻为“激箭禅道”,果真有其神武之气。

  另外临济大师还留下了一首广为世人所知的传法偈:

  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这里, “沿流不止”指的是思维意识之“流”、生命之“流”。佛教说智慧和解脱,就必须弄清楚思维之“流”的起点、终点及其过程。如果不清楚这些,哪里去确认佛法的智慧呢?又如何去寻求解脱呢?

  “真照无边说似他”,所谓“真照无边”就是指真如佛性的光明没有边际,无所不照。这与前面的思维之“流”和生命之“流”前后相通互为一体了。所以倘若“沿流不止”是问,则“真照无边”就是答案。

  “离名离相人不禀”,佛经中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但人们妄执于自己的眼耳鼻舌,常常只相信“看到、摸到、闻到、吃到”的东西,对那个“离名离相”的东西感到玄之又玄甚至迷惑不解,不知道可以主宰一切的“道”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刻苦的修行和彻悟,只怕永远也不能领悟真如佛性了。

  临济大师坚持禅宗的基本宗旨,认为“拟心即差,动念即乖”,一切境界,无非是“业识”的言语施设,如人着衣,衣有种种,终不是人。因此解脱之道在于“无心”,实现“无心”的途径是“歇念”或“息念”。这就要求做到“无所求,无所依”,即不向外索求也不依他教导,也就是倡导的行平常心,做平常事。即大师所说: “一念心歇得处,唤作菩提树”。

  “吹毛用了急须磨”,对于见道的修行人来说,上面所说的一切都不在话下。但临济大师却最后留下了这么一句至理真言。万法变化无穷,有此时之用,也有彼时之用,一句“急须磨”说出了永持智慧的方法,那就是一个“磨”字,只有让它在时间、空间和事物上常用才能常新,不至于钝化而锋刃无比。

2005年第4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