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闲话“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昌莲

  人类亘古的美好梦想,已经成为神州大地亿万人民的一种自觉行动,真是可歌可泣啊!“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伟大创举,具有高瞻远瞩划时代的深远意义。和谐,是世界和平的主旋律;和谐,是创造人类财富的源泉;和谐,是促进时代和文明进步的最强音……世界佛教论坛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后学感慨良多,赞叹之余,随喜命笔,以尽吾出家数年来的一点微薄之意,就不揣愚陋,略施管见,以求教于诸大善知识慈悲指正。

  一、“和谐”一词所赋予的时代意义

  所谓的“和”,就是“和合”、“保合大和”、“一致”、“和顺”、“和平”、“和悦”的意思;所谓的“谐”,就是“谐调”的意思。 “和”是指我人本有的先天性德,“谐”是指我人的后天修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顾名思义,“和谐”就是开发我人自己内在的种种潜能,恢复自己的清净平等觉性,从而协调国与国之间、家与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一系列的关系,达到“如水乳合”、“欢喜无诤”的和睦相处、稳定有序的“保合大和”状态。今天所谓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理论,有如下两点时代意义:

  1、“和谐”思想源远流长

  期盼和谐世界,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

  溯流穷源,在古人眼里,和谐是一种稳定有序的美好状态。在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翻开中国的古代典籍,随处可见对“和谐”一词的描述。如《左传》以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云:“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理想天国啊!又如《中庸》云:“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易经·干卦》云:“保合大和。” 《礼记·礼运》中的描绘更是令人神往,其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特别是《佛说阿弥陀经》中对极乐净土依、正二报的种种殊胜描绘,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千百年来大凡真正学佛者皆能以极乐世界做人生的真正归依处。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古人主张“和为贵”的观点。孔子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大和观点;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友爱观点;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互敬互爱观念。《论语·颜渊》中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的说法;宋代林逋的《省心录》中也讲:“和以相处,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这是古代君子为人处世的标准,如果一个人的修养能达到君子的境界时,自然四海之内皆是自己的兄弟、朋友啊!也就是说只有对自己周围的一切人做到“宽恕”,方能成为君子。孔子一生憧憬理想的“大同世界”,游说列国,推行“仁政”思想,惟愿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庄子亦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愿望。所有这些,都是古人对“政通人和”、“物阜民康”的和谐世界的崇高追求和理想写照。

  更有甚的是佛教经论中所提倡的“生佛平等”说,就充分体现了和谐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的和睦相处关系。如《梵网经》云:“诸佛是已成佛,众生是未成佛”;《华严经·行愿品》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既然众生与诸佛菩萨互为树根与花果的关系,则彼此之间自然能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菩萨戒本》中特别强调了“孝顺心”、“慈悲心”、“恭敬心”的重要性,力倡“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地水是我前身,火风是我本体”的人人平等共存的理念。再从玉雕大师、黄永顺等人所创作的《大千佛国图》,善导大师的《极乐变像图》等佛教画册中可以看出:慈眉善目的佛陀端坐于九莲台上,安祥沉着的诸大弟子天人菩萨们围绕其间,或坐或卧、或静或动、或语或默、或颦或笑、或降龙或伏虎、或擎拳或舒掌、或骑马或挑担……青松翠竹与蓝天白云掩映成趣,石桥流瀑与花鸟虫鱼相互对话,而寸马豆人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无疑是描绘出了一个上为佛献乐,下为生施济的安居乐业的极乐世界胜景图啊!

  谈到“和谐世界”,不仅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而且还包括人与万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睦相处。翻开我国古代诗篇,对这样美景的描述和歌颂是不乏其例的。如“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是李白笔下人与天地、禽兽之间的融洽相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辛弃疾笔下人与植物、鸟虫之间的和睦相处;“重湖迭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柳永笔下人与万物、自然之间的和睦相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陶潜笔下人与飞禽之间的心灵感通……所以说,酝酿和谐世界是历来人们所共同追求的传统美德与崇高理想。

  2、“和谐”思想契合当前时机

  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腾飞发展,在人们物质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改革开放已近三十年,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的人民生活得到了根本改善,旧的体制、机制逐渐废除,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矛盾、不和谐现象。比如少数人的越来越富有,相当一批人实际生活水平呈下降趋势,几千万的农村贫困人口和大批城市下岗职工甚至连温饱都没有完全解决。还有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了自然生态的不平衡,乃至产生种种的不良现象。而后这种种不合理现象却恰恰引发了人们内心的种种矛盾。而这种不平衡的心理往往导致对事物的不正确认识,产生引发人们的过激偏差行为,这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发展。

  那怎么才能挽救这种种不和谐现象的产生呢?古德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大学》中说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在于诚意正心,而诚意正心在于格物致知,又致知在于格物。所谓的格物,就是革除种种与天理相违的私欲心理;所谓的致知,就是开发人人本有的内在潜能,改变种种不和谐的现象。所以,欲挽这种种狂澜,须先抑制人们内心的种种与天理良心相昧的私欲妄念。 因为惟有革除了人们内心的种种私欲,才能消除种种不正确的观念,端正种种不正确的行为,谐调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友好关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会有家与家之间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世界达到和谐一致。可见,在今天倡导“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这个话题,具有契合当前时机的划时代的现实意义。

  二、正知正见:构建和谐世界的先决条件——如实体解宇宙人生大道

  万丈高楼皆从地起,并非从空而建,所以必先挖地沟打地基。凡事皆如此,“九层炮台,不离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修行以求圆解为急务。”参禅必以彻悟自心为要,念佛须以信愿为前导。欲构建和谐世界,人人必先树立正知正见,否则“煮沙成饭,无有是处”。正知正见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先决条件,是如实体解宇宙人生大道的表征,相当的重要,如《法华经》所云,诸佛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无非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已。

  1、宇宙世界观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这无非是说明初归依佛门,必先如实地体察这个森罗万象的宇宙世界大道。因为只有清楚地透过宇宙表象如实地了知它的本质,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树立正确的宇宙世界观。

  A、  宇宙之道,阴阳互补、盈虚更换而已。

  《易经》末后一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即是说宇宙人生的大道存在于天地万物的阴阳互补之中。从太极八卦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阴阳的等分、对立、互换的过程,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都说明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并非是千篇一律的,总是真假、善恶、美丑等相互依赖、彼此共存。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命有否泰之攸分,年有四季之易节。只要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宇宙大道无常而又非无常,残缺而又完美,动荡而又湛寂,无始而又无终,可谓玄之又玄,妙之又妙。但它却总脱离不开盈与虚、否与泰、生与死、动与静、离与合、昼与夜、明与暗、长与短、荣与衰等之间的彼此互补与更换。

  所以,人每当熬尽漫长暗夜,便会看到黎明曙光;饱受痛苦,便会享受快乐;耐过三冬,便会无需蛰伏;寒梅落尽,便会期盼新春。

  所以,人每当余辉峻岭,则知黄昏已近;荣华享尽,则知百叶凋敝;繁华似锦,则知落英缤纷;月明如昼,则知桂魄将残。

  所以,人更应为富贵而施舍贫穷;居高位而体恤黎庶。

  《易·丰·彖》:“曰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是说天地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始终遵循着由盈至虚,由虚到盈的彼此更换的和谐规律。

  正因为有虚则必有盈,故人生充满希望,前途远大;又因为有盈则必有虚,故为人应乐天知命,随遇而安。正因为盈虚的更换,宇宙才能始终均衡;正因为阴阳的互补,万物才能生机蓬勃。

  宇宙之为道,可谓阴阳互补、盈虚更换而已。

  为人若能正确地体察到这个宇宙世界的五彩缤纷、善恶真假美丑的共存、阴阳的互补、盈虚的更换,则无一人不顺道而行,趋吉避凶,改过迁善。

  B、缘起的宇宙现象

  佛教所谓的“缘起”,是指一切有为法,皆是由种种因缘条件的相互和合而成,因此在现象界把这个道理称之为“缘起”。这一道理充分说明,无一法不是由各种因缘条件的彼此依赖而互存并相互之间起着种种的生灭变化(无常),这一法则是佛陀通过对宇宙世界的彻证而发现总结出来的,是对宇宙现象界各种生起消灭之原由和条件的深刻阐释。

  在《阿含经》里,佛陀处处依“十二因缘法”阐述宇宙世界人生的大道。佛陀既依“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之理宣说“无明”生则“行”生,乃至“老死”生的十二因缘顺生门,以利行人明悟生死相续之可畏;同时依“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之理宣说“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的十二因缘逆灭门,以利行人明悟断除无明、契证涅槃的坦道。此缘起之理,是佛陀当年菩提树下的证悟,是阐述宇宙人生世界大道的根本原因。这一缘起之理摧毁了当时印度外道所主张的“神我”、及诸法皆有实在的自性等谬论。这一缘起之理,又说明了宇宙万物之相互彼此依存的特点,无一法有独立之自性。依此理阐述宇宙世界的人生大道,乃至精神领域等现象的产生根源,树立佛教独特的宇宙世界观,这便是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独特一面。

  宇宙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因、缘、果、报”的支派和限制,犹如高天飞鸟之所以不能离开空气、阔海跃鱼之所以不能离开水源一样。不管是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都不能违背万有因果律。这一规律,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处不在。正如老子所说的“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又如古人谚语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所以,这一万有因果律,则是世间人伦道德得以建立的基础,是做人的保证。正因如此,为人应在自己的日用寻常中时时高悬因果律这一明镜,以检点自己的思想言行,体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应深信万有因果律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若能如实地体察缘起的宇宙现象,则自然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个世间好人,自然而然地能协调好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自然关系。

  C、性空的宇宙本质

  佛教所谓的“性空”,即指一切有为法的生灭现象,皆如幻如化。也就是说凡是因缘所生之法,都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我”存在,所有一切皆归于因缘的不断生灭变化中,前无始后无终,“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本来自性空,根本无有第一因的存在。

  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说:“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诗句,无非给世人透露出了这样一个消息,那就是现象界的缘起的生灭幻化之法皆具“无常”、“无我”的特性。既然是“无常”、“无我”,则现象界诸法生起的当下即是“性空”。故有古大德的“做空花佛事,建水月道场,降镜里魔军,入性空世界”之说。

  为令行人透过事物的现象体认事物的本质,佛在《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为了泯除行人种种错谬知见,则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若能常作如是之观察,则能破除人我执、法我执,对一切名闻利养可以看淡放下。

  有情众生之所以沉沦苦海,受无端之痛苦,就是因为“我”的作怪,六根攀缘五欲六尘境界,妄想驰骋,贪恋不舍,广造无边恶业感招恶果故。大乘佛法则以诸法之“性空”,泯除行人一切妄想、情执,令其远离“人我众生寿者”之四相而发大悲度生誓愿,令其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境而起六度万行。可见,佛法之“性空”并非外道所谓的“顽空”、“断空”,而是缘起之性空。正如《楞严经》所云:“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佛法之“性空”,赋予了大乘佛教的救济精神。所谓的“空”,就是要空除我人无始以来的种种不健康的习气、烦恼、毛病、妄想情执,即居凡不起凡情,在圣不落圣解。不起凡情,则上能圆成佛道;不落圣解,则下能普渡群蒙。事实,佛法之谓“空”,就是为令行人明悟万事万物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不断地生灭变迁,更令明悟诸法的互相依存关系,以至泯除个人的种种私心杂念,端正扭曲的心态,开拓自觉利他的奉献精神,透过事物的表象直入里巷,泯除小我契入宇宙无我的性空世界中,与宇宙万物溶为一体,达到和合状态。

  为人若体察性空的宇宙本质,则定能对人、对物生起平等心,自然能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处理好种种关系。绝不无辜轻视他人,破坏自然。

  D、中道的宇宙内涵

  老子为令行人消除内心的贪欲,则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的非常大道;孔子为令行人崇尚往来,则强调“里仁外礼”的统一;孟子为令行人隐恶扬善,则强调“内仁外义”统一;子思为令行人避免“过与不及”,则倡导“中庸”的为人处世原则;佛教则谈“缘起”以破外道之“断见”,谈“性空”以破外道之“常见”,论“中道”之第一义谛则统“缘起”、“性空”归于“不二”。

  佛教之谓的“中道”,就是要一分为二地正确地看待宇宙万物,绝不因一者而否定另一者的客观存在。即是说一方面既不因“性空”而否认诸法的缘起因果现象,另一方面也不因“缘起”而执着“实有”。依他的因果是缘起的、客观存在的,绝不能否定;计我的实有是偏执的、本无自性的,一定要空除。所以,看待一切人与万物,都应注意“合二而一”的观点,即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缘起”与“性空”的“不二”统一,即是宇宙人生大道的内涵,是无碍圆融的“中道”思想。不论是人生现象,还是宇宙现象都应如此,不落常见,不落断见。不落断见,则不否定万有因果律,绝不无法无天地起惑造业,自然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谨小慎微。不落常见,则不执着“神我”的恒常不变,绝不自暴自弃,甘愿堕落,自能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和心态,处理好人际关系。

  为人若能如实地领解无碍圆融的宇宙“中道”思想,则既能以诸法自性空破除种种妄想情执,泯除一切习气烦恼毛病独善其身;又能以诸法缘起有而发离相度生之大愿,起无住布施之大行而兼济天下。

  2、处世人生观

  为人处在宇宙万物之间,与日月星辰为朋为友,与白云芳草为伴为侣。日月的运转,寒暑的易节,这都说明宇宙万物各居其位,履行各自的天职。与天地并称“三才”的人,亦是背负着重任而来,这则便赋予了与周围环境和有情众生和谐相处的人生意义。

  A、  儒家自强不息的精神

  《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印光大师在《人字发隐》中说:“人为倮虫之长,身不过数尺,寿不过数旬,竟与高厚悠久莫测之天地,并称三才,其义何属须知才者,德能之称。天以普覆万物,生成化育为德能。地以普载万物,含养滋培为德能。人以赞天地之化育,继往圣,开来学为德能。设无人之德能,则天地之德能犹有所憾。由得人参赞继开之德能,俾天地之德能,圆满充足,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人与天地并称三才者,此也。人之德能,大端有四。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人者,忍也。忍劳忍苦,担当柱地撑天之事,故名为人。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所歉缺,故名为人。(此八事,匹夫匹妇皆能为之。此乃参赞化育,继往开来,撑柱天地之大事。若一疏忽,或亡一二,或八字俱亡,则成冒名之伪人,非与天地并名三才之真人矣。若能类推,则希圣希贤,学佛学祖,有余裕矣。)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人之义,大矣哉。愿一切同伦,各各担荷人之四义,岂独吾国之幸,实天下万国之深幸也。”

  为人君子者,当以此自强不息之精神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B、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

  所谓树立佛教的人生观,就是为令行人以自己有限的生命,积极地去做无限的自利利他的事业。主要是指:翻邪归正、止恶行善、返染成净、转识为智。

  翻邪归正,就是修习佛陀的“八正道”,改正自己依法尘所起的邪心取理、颠倒妄见、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阐提行等种种邪知邪见,并以此对治两种极端的享乐主义和苦行主义的不正见解,利一切行人远离两边而趋向中道。这里的“八正道”,就是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所以,欲翻邪归正,就应受持三皈,树立正知正见,明悟因果道理,端正自己的不正见解。如文云:“归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归依自在天魔等;归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归依外道典籍;归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归依外道邪众。”

  止恶行善,就是仰凭行人对佛陀的深信心、悲愿心,严持五戒,勤修十善,以断除五逆十恶等三世罪障的现生利益,成就自己的大善根种性。这里的五逆重罪是指: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种无间业。十恶是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等十种不善业。欲断除三世罪障、成就大善根,就应受持五戒三归、八戒三归止诸消极恶行,受持十善三归积极地众善奉行。更应常念四正勤,念念思维“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返染成净,就是指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以求得身口意三业的清净,也就是以出世的解脱心积极地做入世的度生事业。如回小向大的阿罗汉“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相”一样;又如观音菩萨以大慈悲为室,应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入生死而不染,居寂光并非净。为人若能返染成净,则定能消除内心的无明烦恼染法,营造内心世界的和谐宁静气氛。有了和谐的心理状态,则境由心生,外界必呈现出一番和谐景象。

  转识为智,就是要以睿智力洞察宇宙人生现象,体悟“生佛平等”、“物我同源”之理,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广行“四摄”、“六度”。所谓的“四摄”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所谓的“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为人若有这样的大乘菩萨精神和行动,在自觉利他中久而久之自能转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为四智(成所作、妙观察、平等性、大圆镜),断烦恼障证涅槃,断所知障证菩提。为人若能转凡夫有漏之八识为佛陀无漏之四智,则自能“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3、社会价值观

  不论是无情众生,还是有情众生,都有其各自存在的社会价值。惟有当人尊崇自己的社会价值时,才能发挥自己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易》重“趋吉避凶”、“迁善改过”的人伦价值观;《老子》重“无为”的精神价值观;《中庸》重存天理格物欲的诚意正心价值观;孔孟贵“仁”,墨子贵“义”。这些关于评价人生理想和行为的标准尺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这些评价标准都有利于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趋向和谐的状态。同样,佛教的社会价值观更值得发扬光大。

  A、孝顺父母、奉事师长的敦伦务本价值观

  乾为大父,坤为大母,天地父母对我们有生身养育之恩,自当抚养孝顺。师长有成人之美德,亦当奉事。故我佛在《善生经》中将东方定为父母之位,将南方定为师长之位。又在《梵网经》中说:“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在《观经》中亦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为令行人深体父母之大恩大德,尽未来世身而报答,佛陀曾上兜率陀天为其亡母说《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又说《盂兰盆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大方便父母报恩经》等孝经。为人若视“一切男子为我父,一切女人为我母”,则可由孝顺一人之父母扩充到孝顺人人之父母。若能如是,则四海之内皆我之六亲眷属、父母师长,处处皆是一团和气。

  B、  尊重一切生命的慈悲救济价值观

  佛陀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后赞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上智、自然智皆得现前。”《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梵网戒本》云:“诸佛已成佛,众生是未成佛。”这说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佛性是平等的,人人本有,个个不无,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处俗尘不染。每个有情生命的潜意识中皆有成佛的基因,故我佛坚决反对当时印度的种族歧视现象,坚决反对对生命的滥杀。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便结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在第一不杀戒中制明文曰:“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这便是为令行人不但认识自己生命的可贵性,更应认识到一切众生生命的可贵性。而这个可贵性就是指一切众生皆是未来的佛陀,即每个生命都有生存的独特权利,每个生命都有他不容别人忽视的自尊。所以,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观,是佛教一切众生平等的基本理念,是构建世界和谐,乃至宇宙和谐的真正安立处。

  为人若能以实现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观为本,则在现实生活中自不尔虞我诈,自相攻伐,决不蔑视他人,滥杀无辜,乱砍乱伐,则会在彼此的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中,不断地自觉利他,完善自我,树立无私而伟大的生命尊严,不畏一切地救济一切有情,保持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美化。

  C、  以人为本的力求上进价值观

  儒家认为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其由是因为人有参赞天地化育之不周的德能功用。

  佛经中有“六难”之说,其中的“一难”就是“得人身难”。在十法界中,人处在关键的枢纽之道,佛教给人道予以极高的评价,因为只有得了人身,才有成佛作祖的希望。能生为人道就应该有其灿烂的人生辉煌,这并非是于一二三四五佛所种诸善根,已于无量百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为人在宇宙中应该找到自己特殊的地位,发挥自己的特别德能,实现自己和谐美好的人生愿望。要知诸佛如来皆示生人间成佛说法度生,其目的为令行人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力求上进的价值观。为人若发挥自己本有的价值,则可向四圣法界迈进;若辜负了自己本有的价值观,则将堕落六道轮回之中。所以,为人更应珍惜人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力求上进的主观能动性,和谐而有趣地生活。

  D、洒脱自在的终极成佛价值观

  佛教认为人生的终极价值观就是成佛,成佛是圆满人生的必由途径,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成佛是在自觉利他的漫长人生旅途中不断熏修的必然成果,是人生福慧资粮圆满具足的象征。成佛也是化小我完全融入到宇宙的大我中去,与宇宙万物化为一体,和谐而有序。成佛是实现洒脱自在而没有烦恼的人生境界,成佛是享受永恒而幸福快乐的人生乐趣,成佛是确保自主而纯洁的生命状态。为人应以现实人生终极的成佛价值观为自己的崇高理想,以成就自己洒脱自在的圆满人生。

  三、和谐心态:构建和谐世界的根本关键——营造内心世界的祥和与宁静

  孟子认为,凡为人者皆有恻隐心、是非心、羞耻心,而这四心恰为仁义礼智的发端。王阳明说:“人人心中有仲尼。”《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起信论》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宗强调“一念三千”之理,参禅者强调“明心见性”,念佛者强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华严家说“三界唯心”,唯识家说“万法唯识”。这都说明“心”的重要性,心有统领指导人们意识思想行为的功用。所以,构建和谐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只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不可忽视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的塑造。和谐家园、和谐社区、和谐城市、和谐国家、和谐世界、和谐人际关系乃至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等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和谐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则是内敛的非凡气质。惟有内敛的气质才有潇洒的外表,和谐的心理与和谐的世界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的表里一如关系。因此,净化人类心灵和酝酿和谐心态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根本关键所在。

  所谓的和谐心态,简单地说就是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积极进取的精神、豁达平和的心态,既不颓废消沉、也不心存妄念,能客观地体察世界、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评价他人。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秘髓,通过历代祖师大德对教义的发掘和弘扬,其思想和精神则有利于净化人心、提升品格,对构建和谐世界有不可低估的功效。

  1、无明是导致人生痛苦的根源

  我人即心自性本来清净无染,法尔具足,圆满无缺,与十方三世诸佛无二无别。只因一念无始之“无明”的生起,迷被本心,随逐五欲六尘之物竟然忘返,由是身怀无价摩尼宝珠而起惑造业,沉沦五趣,以至丧失自己本有的幸福和安宁,导致了人生的无端痛苦。

  这一念“无明”,正是“人我执”与“法我执”诞生的关键。因“人我执”作祟,则使芸芸众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于是就感报了由“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等元素和合而成的无常之“我”,却无限地执着“我”这个臭皮囊。为了放纵一己之欲,则“我人众生寿者”分别计较,以至尔虞我诈,父子成仇,兄弟反目,人与人之间难以真诚相待,家与家之间难以和睦,整个国家社会之间难以为邻为友,致使整个世界紊乱不和谐。

  佛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正因这“因缘”的聚散,则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但因“法我执”的支使,芸芸众生则无法明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处在生、住、异、灭的刹那变化中,却在欲壑难填的大风大浪中不择手段地挥霍攫取,不合理地开采资源、乱砍乱伐等,导致了大自然给人类以毁灭性的回报,使人们在苦不堪言的生死边缘徘徊、挣扎,煎熬着无边的痛苦,整个世界环境出现了不和谐的布局。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经济繁荣,物质财富相对充足,却没有带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满足与充实,伴随而来的是焦虑、急躁、孤独、自私、抑郁等心理症状,这是因为人们内心的欲求太高,五阴炽盛,贪欲过度所致。真可谓如春蚕之作茧自缚,飞蛾之扑火寻死。欲构建世界之和谐,则须先营造内心的和谐。欲营造内心世界的和谐,则须先格除人们内心的种种不合理的物欲。

  2、格物致知

  所谓的“格物”,就是格除与天理良心相违背的不合理的种种物欲妄念,具体地说则是无始以来形成的贪、嗔、痴、慢、疑等种种习气烦恼毛病,而这习气则是在“人我执”、“法我执”的支使下形成。所谓的“致知”,就是恢复自己的本来清净觉性。欲致知,则须先格物。

  A、  本“同体大悲”,发离相度生大愿破除人我执

  诸大菩萨因体悟到“生佛平等、凡圣体同”的缘故,则不畏一切地发同体大悲宏愿普度群生,拔济众生种种苦难。如观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并且《普门品》有菩萨解救七难的明文。还有如地藏菩萨常处地狱度化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之所以凡为菩萨者能发如是之大愿,就是因为菩萨无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分别,视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所以,为人应以菩萨之发离相度生大愿的化世精神破除“人我执”,和谐处理好人际方面的种种融洽关系。

  B、  兴“无缘大慈”,起无住布施妙行破除法我执

  依“缘起性空”来说,世间一切财物宝藏皆是众缘和合而来,其性本空。应该说是一切众生的共同财产,绝非个人之所拥,人人对种种资料财产只有暂时的使用权,没有永久的占有权。这样,则应是实行按需分配财产的原则,人人不应生占为己有之妄念。诸大菩萨则能兴无缘大慈,与众生种种乐,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广行布施。所以,为人应以菩萨无住布施之精神破除法我执,节制自己内心的种种贪欲之念,合理地开采利用自然资源,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方面的融洽关系,走向大自然的怀抱中。

  3、诵经、禅坐、念佛、修观

  由于现代化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大都在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精神支柱难以充实,内心焦急、烦躁、不安。惟有通过诵习经文、禅坐、念佛、修观等调停身心的失衡状态,使人心趋向寂静涅槃的宁静与和谐状态,以确保幸福生活的来临。

  不过,因人事繁杂,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诵经、禅坐、修观。惟独净土念佛法门最为契合时机,不论行人闲忙、动静、语默,皆可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不碍作务,作务不碍念佛。只要行人肯念,自能调平失衡的心理。  

  4、提倡家庭教育,特别是“胎教” 

  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修养境界,充分发挥个人的和谐能动性。而为人自身的修养,则在于幼年的家庭教育,古人说:“三岁小孩可以看大”。周朝三太有相夫教子之美德,则奠定了周朝的八百年业绩。所以,在提倡少生优生子女的今天,更应该提倡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女人相夫教子的天职,以让一切孩童都能有一个和谐的心理素质、端正的思想言行。

  所谓的“胎教”,是教育子女于未生之前,培养其天资禀赋。婴孩在胎之时,母亲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若为人之母,在怀胎期间能茹素念佛、改掉种种不良嗜好,调和心态,端正言行,则所生子女定是孝顺、贤慧、聪达。

  四、因果报应:构建和谐世界的权巧方便——确保自身的如法自律

  佛说一切法,不离“因果”二字。因果之法,乃诸佛度化众生、圣人平治天下之权巧方便。提倡因果报应之说,则可挽制贪欲炽盛之人的无限攫取利润的扭曲心理,弥补不信因果之人的起惑造业之过。《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曾子特别注重当一个人独处之时的:“如四目所视,十指所指。”所以,他一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佛经里则更处处阐述“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的三世因果说,如《业道十善经》等。

  自从佛法东来,因提倡三世因果报应之说,则挽救千百年来中国奴隶社会的殉葬之颓风。

  为人处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宇宙万物间,由于三世因果链的关系,致使世间万事万物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目,往往是为富不仁者却享乐不尽,为善积德者却命短寿促。若不深明三世因果报应之理,势必难以抚平内心的愤怨之嫌。所以,为人若能深明三世因果报应之说,则能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上不怨天,下不忧人,能经受得起种种挫折和失败的大风大浪,自能安然自得地过平淡的日子,营造内心世界的和谐。同样,一些为非作歹之徒,若能深信因果报应,自能如法自律,不枉造惑业,即便是其愚痴之人也不想自己召灾惹祸,毕竟天有恻隐之情,人有好德之分。

  五、生佛平等:构建和谐世界的道德理念——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和谐世界的内涵虽然很丰富,但关键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则就会有家庭之间、国家社会之间,乃至国际世界组织之间的集体大和谐。所以,“生佛平等”的观念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道德理念,是建立人际关系融洽的表率。

  1、泯除“我见”,树立“生佛平等”的道德理念

  世间一切诸法皆是缘起而有,那缘起的当下即是性空,故《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从本质上、空性上来说,不分无情有情,其佛性皆是平等无二的。每个众生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种种不同的角色,其出身有贫富之分而无种姓高下之分,其所从事的职业有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无等级、贵贱的不同。即便是愚夫愚妇亦能教以知能,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觉悟性,所以不能以分别的眼光歧视一切众生,应以平等的智能之光洞察之。所以诸佛菩萨等视一切众生为未来的诸佛菩萨,于自己平等无差故,便能兴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对一切众生无条件地善护念之、善嘱咐之。

  因我人第七识的支使,错认第八识所变之相分为“我”、“我所”,由是则人我对立,是非纷争,时时处处皆偏执以满足一己之物欲为我见。欲实现和谐世界,则须泯除我见,因为我见是产生阶级对抗和是非纷争的根源。所以,必须经过佛法熏修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泯除我见,达成自他一体、人我一如的和谐关系,兴起平等的慈悲化世之精神,将自己有限之光阴,投入到无限的自觉利他事业中去。

  2、消除增上慢,尊重一切人

  世间有一种人,总是自高自大,蔑视一切,目中无人,自以为是。这样,不但自己一事无成,而且很难处理好一切人际交往。这正如《法华经》中的五千人退席一样,不能听闻诸法实相义。所以,这种人应向《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学习,修忍辱行,务必作到谦恭和蔼,心胸开阔,站得高看得远,尊重世间一切人,绝不轻视任何一人,以消除贡高我慢心理,使自己内心达到和谐一统的状态,确保人际关系的融洽。

  3、消除卑鄙心理,增强自信力

  世间还有一种人,因卑鄙心理的作怪,总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暴自弃,对自己一点信心也没有,以至意志消沉,终一事无成。所以,这样的人应该常常思维周利盘陀尊者的得道因缘,还有谛闲法师门下的晒蜡法师的成就因缘,要坚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理念,对自己要生起信心,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以至调适自己的不和谐心理,从而发足起行,成就自己。

  4、宽恕为道,以平常心待人接物

  宽恕之道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平常心是确保友好往来的关键。欲确保自己内心的和谐,为人应向曾子学习,终身以宽恕之道自奉。为人应以平常心待人接物,如赵州禅师不管是新朋还是旧友,即便是对常住之院主,同样皆以“吃茶去”一语平等对待之,以泯除行人内心的种种分别、抉择。

  5、发扬“六合敬”精神

  所谓的“六合敬”,就是:

  一、身和同住,大众和合一处共住,有纪律有组织,不独自行动。

  二、口和无诤,言谈文雅,彼此尊重,不相互毁谤,不起争论。

  三、意和同悦,志趣投合,彼此赞叹,随喜功德,心欢意悦。

  四、戒和同修,以戒为师,如法自律。

  五、见和同解,以佛之知见为己之知见,泯除个人主义思想,缓解彼此之间的对立矛盾。

  六、利和同均, 不受贿赂,同分利养,提倡布施,实行财富的按需分配。

  在这六条中,因戒和同修而身和同住,因见和同解而口和无诤,因利和同均而意和同悦。这便明显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利和同均的原则下为令行人存好心,在见和同解的原则下为令行人说好话,在戒和同修的原则下为令行人行好事,做个世间好人,乃至将来成佛作祖,弘宗演教,普利人天。

  发扬佛教的“六合敬”精神,则有助于促进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有助于构建和谐安宁的社会秩序。

  六、慈悲喜舍:构建和谐世界的奉献精神——分享普济群生的乐趣

  和谐世界的构建,不能缺少自觉利他的奉献精神,而这种奉献精神则主要体现在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培植之中。

  1、以慈无量心,于众生种种乐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文王则以“与民同乐”为己之乐。《十善业道经》云:“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凡是生存在这个世间的众生,不论是哪一类,总是苦多乐少,或乐尽苦来,所以为人应学弥勒菩萨的慈心能容精神,将自己的快乐建立于众生快乐之上,尽一切努力予一切众生种种快乐,与一切众生和谐共处,以对治自己恼害众生的扭曲心理。

  2、以悲无量心,拔众生种种苦

  悲能拔苦,如《十善业道经》云:“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若能常修此悲无量心,则能以众生痛苦为自己痛苦,以观音菩萨之大悲救济精神,不畏困苦地拔诸有情众苦。常修此悲无量心,自能培养自己的大无畏救济精神,对治自私自利的狭隘心胸。

  3、以喜无量心,随喜赞叹他人好德

  所谓喜者,就是随喜赞叹。《十善业道经》云:“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往往有人,不但自己不修善,不发救济别人的心,而且当自己看到别人发心做救济他人的事,不但自己不发随喜赞叹之心,反而生嫌疑嫉妒憎恨之心。若存这种心理,则会怨天尤人,愤愤不平。所以,为了培养自己随喜赞叹他人之好德心,则须修喜无量心,以对治自己的嫌疑嫉妒憎恨他人之心理,融洽处理好人际关系。

  4、以舍无量心,广行四摄六度

  实现和谐世界,则须广行菩萨之四摄六度万行。但往往世人夹杂名闻利养之心,或于顺境则行,与逆境则止,不能发恒久之心坚持之。《十善业道经》云:“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所以,常修舍无量心则能安心于平等境界,对顺境不起贪爱,对逆境不生恚恼。这样则无人我是非之纷争,内心亦能和谐。若能如是,则可谓是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四摄六度万行也,这种精神才可谓是真正的自觉利他之奉献精神也。

  5、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为人处在这个宇宙的大我世界里,万事万物皆是在相互资补、相互促进的因缘中不断地生灭变化,这也说明我们是活在这个感恩的世界中。所以,应该感谢世间一切好人,因为他们曾经帮助我们度过了难关;更应该感谢世间一切恶人,因为他们的种种为难成就了我们的忍辱,提高了我们的人生修养境界,如佛陀也给提婆达多授成佛记。所以,我们应该常念下济三途之苦,常思上报四重之恩,以培养我们自觉利他的奉献精神,酝酿内心的和谐。

  七、物我同源:构建和谐世界的圆融思想——趋向人生洒脱的涅槃境界

  构建和谐世界的圆融思想,是建立在“物我同源”的基础上的,这是促进人类走向大自然的怀抱,证得人生洒脱的涅槃境界。

  1、万法一心,互容互摄

  华严之“事事无碍法界”,最能说明这个道理。事与事相都是缘起之法,都是互相资助,互相平等,法法相资,法法平等,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小兼容。犹如“一室千灯”,光光互容互摄一样。这则说明宇宙间的每一个众生都是相依相存的,每一个众生必须依赖其它众生才能得以生存、并发挥自己的作用。宇宙的生命,则是每一个众生手足相连、圆融互摄而成的一个大生命,每一个众生都受到其它众生的恩惠。所以,彼此之间就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2、依报正报,原本一致

  所谓的正报,是指有意识情感的正报生命体。依报,是正报依之而住的生存环境。立足于正报与依报的相互依存,则正报生命主体与依报环境是“二而不二”的关系,差别、多样性的众生,只有在同一自然中“和谐”地存在,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发展。

  大自然是生命正报的屏障,她给正报生命体提供了栖息的场所,发挥保护正报生命体的自身作用。同样,正报生命体应有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行为。正报与依报,犹如骨头与皮肉的关系一般。

  因此,应当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放弃对自然贪婪的攫取,尊重自然,关爱自然。

  3、戒杀放生茹素,强化生命意识

  佛教的戒杀放生茹素,即是爱心在戒律中的具体体现,适用于宇宙间的一切生命形式。

  这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理念和实践。戒杀、放生、茹素的习俗一直影响至今,强化了人们尊重生命的意识。

  佛教的不杀生戒,使得人类在超越口腹贪婪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人生的修养境界,加深了对每一个生命应以“慈悲心”、“孝顺心”、“尊重心”平等对待的意义。从而将此“三心”的精神作为保护每一生命的行动,进一步保持、体现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之中。

  4、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世界和谐的关键在于人心的和谐,因为“心净国土净,心染国土染。”但同样不可低估外界环境对人心的净化作用。事实,“心因境有,境因心现。”内心与外界环境依然是互相依存而生的,彼此之间有互相牵制的关系。

  因此,为人应积极实践“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业,以完成心灵的净化,营造内心的和谐宁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良好运作状态,消减人们的铺张浪费之风,降低对物质的过分奢侈需求。国土若能庄严,则国家富有,环境优美,国泰民安,人民必定能过上美满、幸福而和谐的生活。

  5、观蓝天之白云,寻诗意之栖居

  禅者认为:“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东坡又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净法身。”陶潜则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天台九祖荆溪大师则主张“无情有佛性”之说,即“无情”之山石草木与“有情”之正报众生一样也具有生命,故曾子劝人“无故不折一花,无故不损一木。”

  因此,为人应拓展自己的精神生活空间,走向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与万物融为一体。这样便可撑蓝天为自己人生旅途之雨伞,与悠悠白云共舞,与林间飞鸟同歌,与山石草木共语,与水中游鱼同乐,享受自然的无尽乐趣。

  或从佛诗禅画中品味人生,寻求诗意的栖居,体会人与自然万物的融洽和谐关系。如皎然、寒山子的佛诗,挡当和尚的禅画。从而在大自然中获得诗意的栖居,并把这种诗意栖居所获得的生命感动,进一步保持、体现到与他人相处之中。

  八、结语

  总之,“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提出,确实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正知正见,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先决条件——如实体解宇宙人生大道;和谐心态,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根本关键——营造内心世界的祥和与宁静;因果报应,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权巧方便——确保自身的如法自律;生佛平等,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道德理念——建立人际关系的融洽;慈悲喜舍,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奉献精神——分享普济群生的乐趣;物我同源:构建和谐世界的圆融思想——趋向人生洒脱的涅槃境界。

  佛教精神,是时代的最强音,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资粮,在今天的构建和谐世界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扬佛教之长,聚民族精神”,充分挖掘佛教之精华,以为现实和谐美满之世界大放光芒。

2006年第3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