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初夏五月话端阳(外一篇)

传江

  旧历初五日为端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节之一。端阳也叫“端午”,本名“端五”,又叫“重五”、“重午”。因“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日又叫作“端午”,因午时为“阳辰”,又称“端阳”。端阳节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起源于江南。端阳节的由来,因地而异,说法颇多,大致有纪念爱国诗人、楚大夫屈原说;有古代吴越之民举行图腾祭之说;有“恶月”、“恶日”驱邪避灾之说;还有始自夏、商、周时的夏至节之说等。诸多说法中,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当推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说。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在宋代,为了表彰屈原“精忠”,追封他为“忠烈公”,便正式把五月初五端阳节,赋予纪念屈原的意思。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端阳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节日,其活动内容相当多,因民族区域的风俗不同,而有着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我记得小时侯,每年快到端阳节的时候,母亲早就买来五彩丝线给我们做香包。闲暇时她就坐在院内,用五色花布叠成粽子的模样,在里边包上香药,然后再用五颜六色的丝线搭配着在粽子的几个角上来回绕,绕满后下面再作一个漂亮的穗子。这样,一个赏心悦目的香包就做成了。做成以后,孩子们就把它戴在脖子上,或系于背后,或佩于胸前,据说是可以消灾免难、辟邪降魔的。端阳节是麦收后的第一个节日,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比较重视。端阳节那天,清早我们一起床,就去野外割苍蒲和艾蒿,并将割来的苍蒲、艾蒿插在门楣和窗户的两边,以示吉祥。然后再跑到稻田里,伸出两只小手,用秧叶上的露水来洗手、洗脸,据说这一天的露水具有药效,可以治病防病,美容养颜……而妇女们则将用红纸剪成葫芦或蛇、蝎、蜈蚣、蜘蛛、蟾蜍等图案,以白纸为衬,遍贴于室内各处。到了吃早饭的时候,母亲就把早已备好粽子、鸡蛋、鸭蛋等端上餐桌,我们兄弟几个就香喷喷地吃起来。在吃饭时,母亲还用白酒泡一碗雄黄,称为“雄黄酒”,然后母亲就让我们每人喝一口。喝罢以后,母亲再用一个小棉球蘸点雄黄,在我们兄弟每人的耳朵上、肚脐上、手上、脚上擦一擦;又用筷子蘸着雄黄酒在每人的前额上点一个金黄色的小圆点,说这样就可以避邪了。

  饭后,孩子们都左手拿个鸡蛋,右手拿个鸭蛋,脖子上戴个香包,一蹦一跳地跑到村头的麦场上去玩,那里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麦场上早已架好一个秋千,小伙伴们嘻笑着、拥挤着看谁的香包漂亮,一时间,麦场上热闹非凡,吵叫过后便排着队去荡秋千。  

  最为有趣的要数“碰蛋”,所谓碰蛋就是两个人对面而立,各自拿出自己的鸡蛋或鸭蛋,相互碰撞,如果谁的蛋先被碰破,谁就要把破了的那个蛋输给对方。当时,我自作聪明,总是拿鸡蛋的大头去和别人碰,看着别人拿着鸡蛋的小头来和我碰,我就得意地说:“来吧,小样里,你敢和我碰,岂不是不识豹子胆吗?哈哈——”不知怎的,每次碰蛋刚碰三两下,我的鸡蛋就被对方给碰破了,几乎每次都是我输,当时我很纳闷:“为何我总是输呢?”直到后来,我在妈妈那里得到了秘密,原来鸡蛋的大头里面是空的,而小头里面则是实的,所以我总是输。至今想起,还难免暗暗发笑。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觉已是而立之年,今又逢佳节端阳,童年的往事历历在目,浮现眼前,使人感慨万千!

  闲话饮茶

  我爱茶,所以也爱饮茶。

  自从孩提时,我就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九岁那年,我和几个调皮的孩子从屋后的山坡上,挖回几株青青的小树苗,回到家里,妈妈吃惊地说:“孩子,你们怎么把茶树挖来了,快把它拿去栽上……”哦,是茶树?我好奇地问:“妈妈,茶树很希奇吗?要它有什么用啊?”此时妈妈“嘿嘿”地笑了,然后收回笑容,严肃地对我说:“傻孩子,茶叶可以沏茶,喝了它不但可以解困提神、调和身心,而且还能美容养颜、延年益寿呢……”从此我就对屋后的那数十株茶叶树关爱有加,并用篱笆把它们围起来,还经常给它们施肥、浇水、剪枝。

  以后的日子,我不仅学会了种茶、采茶和炒茶的一点技术,而且还积累了沏茶、品茶和保茶的一些经验。回头想想,自幼至今,我已经和茶一起度过了二十个春秋,并且成为至交。茶是我生活中的必需品,并把它列为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之中。每天早上起来,空腹一杯茶,已经成为我每日生活的第一件事,当然每日三餐后也离不开要饮上一杯或多杯,长期以来,沏茶、饮茶便成了我每日必备的功课,如果用“将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来形容,那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我和茶,茶和我,情有独钟,不管是云南的普洱茶,还是广东的乌龙茶;不管是杭州的龙井茶,还是海南岛的苦丁茶;不管是安溪的铁观音,还是苏州的碧螺春;不管是湖北恩施的玉露,还是安徽黄山的毛峰,都或早或晚地与我相识、相知并相爱。当然,也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茶。

  无论茶的档次高低、色泽何样,旦是茶者,我都爱饮,并且如痴如醉、三碗不过岗。我虽然长期饮茶,却不知茶文化的真正内涵。直到我出家以后,查看了大量有关茶的资料,才知道饮茶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高雅的文化,一种富有禅意的文化,望有平日好茶者,当悉心研究。

  饮茶重在品,贵在闲,品茶不同于喝茶,喝茶一般是水温低、速度快,不但不能品出其茶的原滋原味,而且也体会不到那种品茶时的雅兴。沏茶用水也有讲究,水是茶的色香味的体现者,水质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茶的颜色和味道,一般以井水、泉水和溪水等自然水为最佳,但必须说明,在沏茶时,一定要用开水泡,水若不开,则味道欠佳,有害身体健康。在饮用时,也需温度稍高,这样慢慢的饮,才能品出其茶的真正味道。品茶的环境也要适宜,否则将会败兴,故饮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而不宜忙、不宜闹、不宜急。故明代著名的水墨花鸟画画师徐渭先生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静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

  饮茶的环境不仅要适宜,而且饮茶的伙伴也不宜多,因为饮茶以客少为贵,客多则闹。所以有好茶的文人说:“共饮之友,宜少不宜多,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又说:“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由此方知,饮茶有许多讲究,今略知一二,整理成文字,以便好茶之朋,作为参考。

  茶是一种健康的高档饮料,不含酒精、色素等化学原料,自古以来,茶叶以其芳留众口,香飘四海的独特功效备受大众的喜爱,成为男女老少、文人雅士的生活饮品,一时各地的茶馆林立,茶室飘香,富有幽默、传奇色彩的茶室招牌也高高挂起,如“刘罗锅茶馆”、“一品香茶室”、“文明台茶楼”等。

  茶不仅是人们所喜爱的上等饮品,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古人言:“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热解痰,令人少睡……”总之,茶之用,可品饮,可疗疾,可为茶肴,无时不有。

  饮茶不仅可以涤热清痰、醒脑镇痛、明目养神、消食利尿,而且还能修心养性、解忧除闷、提神去烦、入佛悟道。饮茶的益处颇多,所以我一直以茶为友,嗜茶如命。

  我爱茶,所以也爱饮茶。

2006年第4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