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寒山寺钟声

文 牧

  明·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

  “出阊门西行不十里,即枫桥。桥之南去寻丈地,寒山寺在焉。临运河塘,其塘北抵京口,南通武林,为冲要之所。舟行履驰,蝉联蚁接,画夜靡间。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著木履,被蓝褛衣,掣风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暑渴则设茗饮,济行旅之渴。挽舟之人,施以草属,或代共挽。修持多行甚勤。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入岩石而去。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寺当山水之间,不甚幽邃,来游者无虚日。唐诗人张懿孙赋《枫桥夜泊》,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天下传诵。于是黄童白叟皆知有寒山寺也……”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县)人。唐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天宝[·四年(755)冬,南下避安史之乱,漂泊于江淮间,行踪曾至吴中。他曾登城楼,俯瞰郊野,只见满目苍痍,

  感慨万千,写下了萧瑟沉郁的《阊门即事》诗: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倾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这首“即事诗”真实地描绘了名城苏州田园荒芜的萧条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灼热情怀。

  江南秋夜,桥畔孤舟。长年的羁旅生涯,使诗人对水乡静谧幽美的景色有着更深的感受,顿时绵绵诗情流注笔端,月落乌啼,寒霜满天,江边枫叶,渔家灯火,面对这样的月色美景,孤孑的旅人含愁难眠。寂寥中飘来阵阵夜半钟声,浑厚深沉,悠扬不息。正是这姑苏城外的占刹钟声,给枫桥夜景注入了历史的内涵,隽永含蓄,耐人寻味,使诗的意境得以升华。

  《枫桥夜泊》因此成为千古绝唱,而“枫桥晚钟”也被誉为吴中绝景,一千多年来,无数游人前来寻幽揽胜,亲身领略张继笔下的诗情画意。

  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519年,也就是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千五百余年。相传最鼎盛时,楼阁巍峨,规模恢宏,和尚关前前后后的厢门,还得骑马云云。这是民间传说,愚以为定含有相当程度的可靠性,从中可知规模确属宏伟!

  寒山寺历经沧桑,特别是1860年,清军与太平军交战,竟放一把火,将之烧得片瓦无存。旧中国内乱外患,寒山寺仍是厄运不断,到解放前夕,已是寺宇损坏严重,庭院杂草丛生,狐兔出没,连枫江楼也倒成一片瓦砾。这是而今的游人难以想像得到的。

  在寒山寺千年衰荣中,不少名人骚客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足印。南宋大诗人陆游曾夜宿枫桥,为寄寓感怀,乃吟咏道: “七年不到寒山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民族英雄岳飞戎马控偬,途经寒山寺,写下了“三声马蹀瘀氏血,五伐旗枭克汗头。”使寒山寺凭添了一般雄诨,悲壮气势。按岳飞当年手迹镌刻的这副对联,至今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在碑廊里。

  在明代,寒山寺成了文人雅士、风流才子清游闲吟之地。高启、唐寅、文徵明、沈周……都曾在此吟诗作画。唐寅《姑苏寒山寺化钟疏偈》云:

  “姑苏城外古禅房,拟铸铜钟告四方。试看脱胎成器后,一声敲下满天霜。”

  “一声敲下满天霜”。现如今则是一声招来天下客。据有关资料介绍,近年来到寒山寺的海外香客,每年人数渐增。

  而今的寒山寺,寺宇辉煌,1994年,普明宝塔落成,这座仿唐宝塔,再现了盛唐时的构建风韵。登塔展望东南,苏州古城历历在目,西瞰京杭大运河,有水如带,往来大小航船如梭;远眺河西,农田四时景色撩人。站在枫桥、江村桥上。但见普明宝塔层檐迭叠,飞天栩栩如生,铜铃随风作响。塔刹共分覆钵、仰莲、相轮、宝座、华盖、三花蕉叶、水稻、套筒等,金色熠熠生辉。其中华盖部份全部雕刻着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形象,十分动人。慕名来访的中外香客,摩肩接踵,皆以一登塔楼为快。

  寒山寺的再兴,为枫桥古镇也带来了勃勃生机。贯穿南北的寒山寺弄,横向东西的枫桥大街,为苏州市旅游界所看中,于上世记九十年代初,拆除了低矮破旧的民居,全部新葺仿古建筑,总体布局错落有致,飞檐翘角,粉墙黛瓦,为古城苏州添采。沿街两旁列肆店招,灿然云集,精美的工艺品、名家字画、宜兴陶器、儿童玩偶、仿真古玩……置身于其间,似若时光倒流,疑为明清时代的过客。苏州市民众口一词地说:寒山寺在苏州经济建设中,在发展苏州旅游事业上,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唐韵古钟,尤为来寒山寺的游客所憧憬。寒山寺碑廊里有一方康有为题写的诗碑: “钟声已渡海云东……”并跋云: “……唐人钟已为日人取去”等语。

  康有为这首诗,蕴含着一段令人愤慨的古钟史话:明季,日本浪人搔扰我国沿海各省,苏州亦曾深受其害。现枫桥西堍敌楼,即为抗拒倭寇所建。张继笔下闻名遐迩、享誉环宇的“夜半钟声”的古钟,当时被抢掠而去。

  日本友人一般都能背诵唐张继《枫桥夜泊》这首诗。他们不无得意地说:在日本,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里,就有《枫桥夜泊》这一诗篇,供学生阅读。有时一些日本朋友组团来访,在寒山寺碑廊前敲打吹奏日式乐器(称古和乐),集体吟唱这首诗,香客、游人,往往驻足而观。

  敲钟,是佛门寺院报时警世的讯号, “晓击则破长夜,惊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味”。静夜听之,声张庄严,宏伟悠扬,有令人振聋发聩、澄思涤虑的感觉。

  我国和日本一些地区的人们认为,听了除夕钟声,入睡后,凭梦境的吉凶,可以预测一年的福祸。但这仅是民间一说耳。

  继张继之后,宋代米南宫也有诗证实这醒悟人心的百八杵,早就成为寒山寺的寺规了:“龟山高耸接云楼,撞月钟声吼铁牛;—百八声俱听彻,夜行犹自不知休!”

  但出于何种缘故要敲一百另八下呢?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说:—个人,一生中有—一百另八种烦恼,听了这一百另八下钟声,正如《撞钟偈》所言: “可使烦恼轻”。

  二说:这雷音远播的钟声,可以消灾延福。人之一生,有一百另八个烦恼,听了一,百另八下钟声,烦恼便得以消除。

  三说:一年有十二个月,农历将之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个候(中国古代五天为——候)。十二、二十四、七十二,这三个数字相加,合计一百另八,暗含一年。听了一百另八下钟声,祈求来年日日是好日。

  四说:一百另八是九的倍数, 《周易》解:九含有至高至大吉祥之意,故一百另八下钟声,比喻至高无上的吉祥。

  五说:钟声一百另八下这个数,是为一-百另八位佛菩萨颂德。而参加听钟声活动的人,应等于—同参加了祝圣、颂德的功绩。

  敲钟,有一定的规谱,不能乱敲。钟槌要慢慢的移拉,钟声的余音要悠扬绵长。敲钟共分三段,每段三十六下,其中“紧十八、慢十八”,也就是十八响紧,有节奏地—槌连着—槌;十八响慢,待前一槌钟声余音将逝,再接着敲另一槌。三段加起来,总共为一百另八响。

  中国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生前为寒山寺大雄宝殿题一对联云:

  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

  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

  这副对联的中心思想是:听了这“百八杵”,为使“人心警悟”,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啊!

2007年第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