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一声佛号一声心 从高原歌后到青灯古佛


  凡是对中国九十年代的歌坛有一些了解的人,我相信在如满天繁星的歌手里面,歌者李娜这个名字绝对是无法忽略和回避的。无论你是否喜欢她,喜欢她的歌,不得不承认,九十年代的歌坛是属于李娜的。可以说,李娜以她独特的声音和真诚的心灵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这样评价李娜,并非出于一己崇拜之私心,况且,李娜也不需要别人为她这样做。她十年的作品,她十年的声,音,她十年的努力和汗水,足可以证明她在歌坛和听众心中的高原歌后地位。十年里,她先后为160多部影视作品配唱了200多首歌曲,几乎近年来所有当红电视剧都有李娜演唱的歌曲。

  然而,她很少在电视上、新闻里露面,很少有宣传她的文章,更没有花边新闻和小道消息,甚至没有出过一盒个人专辑。李娜曾坦白地说,中国人是很看重一个人的实际水平的,只有拥有真正的实力,才有可能保持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她看重的是长远的发展,想走一条对自己、对音乐都能有所交待的道路,而不愿做一个因为唱红一首歌曲就变成星、变成腕的自得者。李娜正如她所说的那样,

  自始至终都没有选择明星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一条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道路,选择了甘于在寂寞中坚守自己的艺术方向的道路。这才是一个歌者最原始的状态,最真诚的本色啊!这也是在本文中,我在李娜名字前冠以歌者而非明星或歌星的原因。

  回顾九十年代的乐坛,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李娜的歌要比李娜的名字有名多了,提起《青藏高原》、 《嫂子颂》、 《女人是老虎》、

  《走进西藏》、《咱爸咱妈》、

  《你家在哪里》等影视歌曲,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都能哼唱得出其中的旋律、几乎是家喻户晓。特别是《好人一生平安》,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点歌率最高、流行时间最长的一首歌曲。这足见歌者李娜的勤奋与上进。

  然而当我循着她的歌唱历程,我愈来愈为她的坚强、勤奋、执着和上进感动,更准确地说是震撼。作为一个有着七年科班磨炼,在豫剧《百岁挂帅》中饰演“佘太君”一角获“河南省第一届青年演员调演一等奖”的河南女孩,最终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放弃戏曲演员的生涯,转而选择进入了流行歌坛。而李娜的个子矮,形象也很一般,又不善打扮,一个人孤单地在北京打拼,没有靠山,没有背景,然而,毕竟历经十个春秋的寂寞攀登,李娜的名字终于走向千家万户,红透神州大地。可是,谁又知道在成功,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她付出了多少泪水和心血呢?她曾经拿出整整一年把自己关在家里练嗓,有时甚至一个星期都不下楼。每当拿到歌谱,她总是一字一句的抠,反复推敲、琢磨,一遍遍地练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从《谁说也不信它》到《你家在哪里》、 《好人一生平安》再到《走进西藏》、

  《青藏高原》,真实形象地描绘出了她一步步走向艺术之巅的艰苦历程。她早期的演唱脱胎于戏曲的、民间的味道太浓,缺少自己的特色,这个时候的李娜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到《好人一生平安》的时候,李娜找到了自己的感觉,那就是用自己的心去演唱;到《嫂子颂》的时候,李娜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自己,拥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是,李娜还是不满足,她又开始吸收和借鉴民族音乐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演唱技巧,尝试把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

  《啊啦里哟》是一首带有朝鲜族风格的歌曲,经李娜的演绎,歌曲显得特别动人,充满了一种别离的愁绪和忧伤; 《走进西藏》、

  《青藏高原》是李娜吸收了藏族民歌的唱法,又加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听起来,时代感很强,但又保持了青藏民歌质朴、清越的味道。(《青藏高原》这首歌以后曾被韩红、春雷等人曾翻唱过,但是,我始终觉得他们都没有也不可能超越李娜。那种空旷、悲凉、苍茫、悠远,只有在李娜的歌声中才能感受得到。)而且在1993年,她和管弦乐队合作,成功地举办了“李娜个人交响演唱会”,在全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对于艺术之路,李娜一直都没有停止探索求真的步伐,艰难地在寂寞中追求着。音乐评论家金兆钧这样评价她,

  “李娜需要保持一点寂寞,有了寂寞,她才能在艺术道路上不再寂寞”、

  “李娜在唱歌上还是有心的,她有自己的选择和方向”。李娜的确有自己的目标。每一首由她演唱的歌,其实都是她内心真挚情感的表达,或浅吟低唱,或高亢激昂,或诙谐幽默,或庄严大气,听她的歌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然而,正当她处在成功颠峰,1997年她突然地削落青丝、出家为尼了,法号释昌圣,歌者李娜变成了佛门弟子昌圣法师。然而,李娜这样对邂逅的姜昆说,她没有出家,她现在是回家了。

  不管外界对她的出家之举做何种推测和评论,其实,她的歌声早已经向我们泄漏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菩提的种子已在李娜的心中生根,发芽。冥冥中,我觉得李娜真正是一位智者,在一步步用她的歌声来悟佛,求证。可以大胆地说,对于李娜出家的这种选择,只是时间的问题;或者,即使李娜不出家,她亦会作另外的选择。因为她的声音,她的经历,她的追求,证明她是一个率性而为,顺其自然的性情中人。听《嫂子颂》、《咱爸咱妈》,只觉得心里酸酸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那种真挚的情感,若非心中没有爱、没有情,怎会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若非她十年来专注于艺术,苦苦探索,怎会留给我们200多首歌曲的宝贵财富?

  金兆钧针对李娜的性格,曾有这样的看法,

  “李娜还够倔,还很本能,还不大会应酬”。在流行歌坛,生性倔强的李娜,只有靠自己的实力证明着自己。在现实面前,可以想象李娜是承受了多少的压力,无奈啊。所以,我想,即使李娜在十年后不去选择万世慈悲的佛教,终有一天,她亦会以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比如香港艺人张国荣最终选择了自杀。我不去妄自揣测李娜这种选择背后的社会原因,肆意地批判某些人以及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不是一个明智之举,而且这对李娜亦是一种亵渎。

  李娜敬重生命,尊重生命的要求,怀着极大的热情和虔诚来膜拜生命,并且认真去做了。这真正是一种纯洁的行为,智慧的行为。在当今这个甚嚣尘上的浮华世界中,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敢放下已经到手或即将到手的一切物质享受,独自一人跑到山顶去与日月星辰、山风朝露为伍呢?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如此的率性,天真和执着?李娜终于在世人的惊诧中,披上了袈裟,独伴青灯古佛。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方才发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之相,只因执著妄想而不能证得。其实,繁华喧闹的社会就是一个难得的修炼场,而佛法并非是什么清玄之谈,佛教寺庙也并非世间情场、官场失意者的庇护所。凡人皆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无一法不是佛法,只是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为着财富、功名、地位忙碌地奔波、争斗、算计,有时却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而老死时却带不走一针一线。经历了世间事的李娜终于一步步地找到了自己,终于放弃了尘世的负累,投入了释迦牟尼佛的怀抱。

  “以前的我并不快乐。我过去的生活表面上很丰富,可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内涵。唱歌,跳舞,成为媒体跟踪的对象,这几乎是我过去生活的全部内容,身不由己陷入了名利的追逐之中。欢乐不是自己的,而自己的痛苦还要掩饰,戴着面具生活,永远也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我干什么都比较专一,不愿意在艺术实践上保持一个风格。舞台上我虽然失去了自己,但在生活中我没有失去寻找自己的勇气。于是,我觉得我应该出家,我把尘世中的烦恼和过去名利场上的经历、成绩、荣誉、教训全部抛诸脑后,我寻找原本蕴藏在我们每个人心灵之内的那么一种清静的觉醒,那么一种安宁的本性,然后潜下心来,慢慢领会自然与人类生来即已具有的和谐与真谛。”

  李娜,不,现在应该称之为昌圣法师,在梵音妙呗中破除无明,在佛教经典中追求无上的大智大慧。昌圣法师的状态可从姜昆的话中窥见一斑,

  “出家的李娜全身荡漾着一股‘在家’的和谐与安祥”,

  “面色红润,目光有神,某种纯之又纯以至于无尘的精神充溢在她的每一个举动中”。我们应该为昌圣法师感到欣慰和发自内心的高兴。

  后来,昌圣法师演唱了一些佛教歌曲,细细听来别有一种味道。法师的每一首佛歌我都认真听过了,尤其在听过《李娜念佛》之后,心儿深深地被她那悠悠的充满了万世慈悲情怀的声音感动了,心地特别的悲悯。整首佛歌,法师反反复复地吟唱着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每一句阿弥陀佛都饱含释迦牟尼佛的慈悲情怀,正所谓“一声佛号一声心”。体会着法师的怜悯人世的心情,我在日记中写下了听法师佛歌的感受,

  “此去西境不关情,遍植菩提皆缘爱”。

  天门山寺有幅古联“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我想这正是法师内心追求的真实写照。真诚地希望法师也能如大师那样,将世间才艺之颠峰当作学佛的起点,向更祟高、更究竟的生命极至继续迈进,在宣扬佛法、普度众生上,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无阿弥陀佛!

  (请本文作者与我刊编辑部联系)

2008年第2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