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怎样才是“多善根”

慧 闻

  《阿弥陀经》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靠少善根福德,不可能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往生必须要“多善根”。谁敢保证自己就是多善根呢?以下末学试图从多个角度来说明念佛即是多善根,让净业行持者能建立起决定性的信心,安心于“专修念佛必定往生”。

  一、由专杂得失判断

  两种相反的观点

  经中说到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彼国,那什么是多善根?大家都认为,想往生,念佛不能少。在这个前提下,又有二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单单念佛,就是少善根,不能往生:念佛再加上种种的善福修行回向,才是多善根,才能往生。

  另一种观点认为:念佛就是多善根,即使没有其它修行,专依念佛,也决定往生;其余都是少善根,修得再多,如不念佛,不能往生。

  第一种观点,听起来比较直观,也就是: (念佛+余行)大于(念佛)。

  第二种观点,听起来有点武断。但它也有道理,就是: (念佛+念佛)大于(念佛+余行)。

  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呢?我们先不判断。我们来看依这两种观点修行,会有什么不同结果。

  专杂得失

  根据第一种的理解,他一定会修行种种的法门,来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他认为这样善根福德很多,所以他这个经也诵,那个咒也持,这个法也修,那个佛也拜,这样,恰恰落入善导大师所讲的杂行杂修。

  根据第二种理解,念佛是多善多福,他就会专修念佛,一向专念。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里说:

  余比日自见闻:

  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

  “我善导近来一段时间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大家对净土法门的理解不一样;理解不一样,行持方法就不一样,有专有杂。”如果认为单念佛是少善根,要种种法门都修才是多善根,就去杂行杂修;如果认为念佛是多善多福,他就会一门深入,专修专念。’得到的结果怎么样呢?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善导大师说: “只要专修念佛的人,十个、十个往生,百个、百个往生;那么杂行杂修的人呢,一千个人里边,没有一个往生。”

  答案就很明显了,专修念佛,十即十生,当然是多善多福;杂行杂修,千中无一,自然是少善少福。

  二、由譬喻说明

  这样讲,恐怕有人心里还是不能平,想不通:

  “明明我比他修的法门多,修的善根多,也比他会诵经,会持咒,怎么我反而是少善根,往生不定?他只会念佛,什么也不会,怎么反而是多善根,往生一定?”心里想不通。下面我们继续从譬喻、比较、经文、祖语、事例等各个角度来说明念佛是多善根,让净业行持者能建立决定性的信心,安心于“专修念佛必定往生”。

  航空母舰对小渔船喻

  就好像我们过海一样,乘上一艘超级航空母舰,你还在那里“这个能不能过海?是不是再加一条小渔船,防备一下,万一航空母舰翻了,我这小船还能抵挡一阵……”这种思惟不符合逻辑。航空母舰都不能过,你的小渔船还管用吗?说明他既不认识航空母舰,甚至也不认识小渔船,为什么?航空母舰没有过不了的海,他不知道。小渔船是不可能过得了大海,他也不知道。他把航空母舰看得太低,把自己的小渔船看得太高了,两个都错误。

  什么意思呢?念佛就是乘阿弥陀佛的航空母舰,怕念佛不管用,再行种种杂行杂修,就是备用小渔船。有人讲啦,

  “万一念佛不能往生,再靠我修的这一点,补充一下”,就好像说“六字名号大愿船如果不能救度我们,再靠我们修行的这一点点补充一下”,那个就是杂行杂修了,是不合逻辑的。念佛的航空母舰都不行,杂行的小渔船怎么行呢?所以,念佛是决定往生之道。

  喜欢杂行杂修的人,就是把阿弥陀佛名号看得太低,把自己的杂行功德看得太高了。

  讲这一切,是让大家的心专注在这句六字名号上,并不是说“那我不用行善积德了。”这是两个概念,那些是我们佛教徒应当做的,只是不可以把我们凡夫所做的有漏有为的杂毒之善,居然拿它凌驾于六字名号之上,这个就有点太自不量力了,这个也是不了解六字名号的殊胜功德。

  三、由比较说明

  远地易达喻

  出门旅行,有的时候,到达万里之外的地方反而比到达百里之外的地方还要容易,为什么呢?因为交通手段不一样。比如说我们要去海南岛,要自己游过去的话,那很困难;要跨过太平洋到美国去,反而容易,为什么?坐飞机就可以了。为什么那么远反而容易、这么近反而难呢?因为我们所依靠的力量不一样,一个是靠自己,一个是靠飞机。靠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就很难;坐飞机是靠飞机的力量,就很容易。

  我们到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反而容易,因为我们乘坐的是六字名号的航班;要转生人天反而难,因为是要靠自己的力量。

  四、经文的证据

  前面我们讲得够清楚了,念佛是多善根,但佛法讲究“圣言量”,也就是要有圣人所说的言教为依据。没有佛经祖释的依据,你说得再有道理,也可能只是自己一相情愿的说法。下面,我们依照经文和祖师解释做为标准,来证明念佛是多善根,其余的种种修行跟念佛相比,属于少善根。

  首先是《阿弥陀经》中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但并没有说明哪些是少善根,可是下面直接说: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这个就能往生!执持名号能往生,说明就是多善根。三学、六度,这些都不谈。这是《阿弥陀经》上下经文的次第,义理如此。

  五、祖师的解释

  成佛有余

  近代的印光大师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得熟,成佛有余,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你能够专念、熟念,成佛都有多余,不学其它法门,毫无遗憾。

  本来佛是圆满境界,无有不足,也没有什么多余,这里是说一句名号善根功德无穷无尽的意思。

  《大悲经》言“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架界,不可穷尽。”这样的善根,怎么可以思议呢?

  所以,佛名是无上善根福德,是不可穷尽、直入涅架界的善根福德;而极乐世界,就是涅架界;称念六字名号,就可以直入涅槃界极乐净土。

  六、举例说明

  经文祖语是“理证”,也就是教理上的证据,证明念佛是多善根,余行是少善根;下面讲个实例,作为“事证”,也就是举事实证明,念佛是多善根,念佛之外的修行,善根福德就不如念佛。这个事例都出自弘愿寺印的《念佛感应录》第一集。

  诵《法华》尼的故事

  《念佛感应录》第一集的“诵法华尼,转生官妓”,读诵《法华经》的,前世她是个出家人,是个比丘尼,结果转生来世,她堕落下来,成为官妓。全文如下:

  欧阳永叔知颍州,一官妓口气作莲华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于此。

  问妓云: “曾读《法华经》否?”答云: “失身于此,何暇诵经。”与以《法华》,则读诵如流;与之他经,则不能读。以此知僧言可信矣。

  使此尼知西方法门,则上品上生可也;不知而坠堕于妓,可不哀哉。

  以此知能用西方法门教人者,其济拔之功大矣,福报岂易量哉。

  这是在宋朝王日休的《龙舒净土文》卷七里边所记载的。龙舒居士就说了:

  “使此尼知西方法门,则上品上生可也;不知而坠堕于妓,可不哀哉!”她前世作为比丘尼,如果知道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这个法门,以她三十年的功夫来念阿弥陀佛,哎呀.!那上品上生都有余了,但是她不知道,她没念佛,她没求生西方,结果今生转下来,堕落成官妓,真是悲哀呀!

  我们在座各位的功行能比得上她吗?她诵三十年的《法华》,我们未必比得上她。

  “以此知,能用西方法门教人者,其济拔之功大矣,福报岂易量哉”,由此可知,如果用净土念佛法门教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能够济拔众生的功行、力量就非常大,福报也非常大。

  这个比丘尼,三十年苦修《法华》,可以说很不容易了,可是她仍然在六道打转;那么,如果念佛呢,就完全不一样,决定往生西方。

  七、但凭六宇出乾坤

  六字超三祗

  关于什么是多善根、少善根,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行持,也有不同的心理状态。

  如果只是望文生义理解,以为“念佛只是一项修行,那么这个是少,再加上其它种种修行,这个叫多善根”,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就会心生不安:

  “那我们到底要修多少法门?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达到了多善根?”

  如果我们知道:

  “六字名号里边已经总括了所有的善根功德,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有多善根、大善根、无上善根!”这样我们内心就会安定,就会安心念佛,也不会担心害怕说:

  “我们忙于工作,我没有时间,我年纪大,不会诵经、不会持咒、不会学种种的法门,我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修行才能当生了脱生死,得见阿弥陀佛?”你刚好!越是如此,刚好专修念佛,符合阿弥陀佛本愿,是多善根福德因缘,这个决定能往生,这样我们就会有喜悦。

  印光大师说:不用三祗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

  这是两句很著名的话。修行要修福、修慧,按照自力修行,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所谓“三祗修福慧,百劫种相好”,经过漫长时间的修福修慧,才可以出离生死轮回。但净土法门不用,不用你三祗来修福修慧,这样来累积多善根多福德,用不着了。那凭什么呢?

  “但凭六字出乾坤”,你只要凭“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就可以出离三界六道。

  所以,这六字名号是超过三祗福慧的大善根、大福德。

  让我们从现在就此发心一心专念: “南无阿弥陀佛”!

2008年第2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