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慈父身教给我的秘诀

慧光

  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大概只读过两三年书,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做官也只当过生产队长,一辈子也没享过什么福,直到他去世的那年,还依然种些菜,用肩挑个百把斤上县城去卖.他的一生,实在是太平凡太不起眼了.但是,在我父亲去世多年后,我才感悟到,我的父亲是用他一生的做人的风范,以默默无语的身教方式,启迪教育我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学佛,让我明白了一个真实的修学秘诀.时隔十多年了,每每思及慈父,我的眼眶都会变得潮湿起来,由衷地敬佩慈父,感激慈父.

  父亲生前并没学佛,像大多数人一样的生活.我在外地工作,1992年皈依三宝后,每次回老家探望父母,便会给他们说说学佛是怎么回事,并教父母念佛和简单的白衣大士神咒.他们的反应,并没有达到我的期冀,像模像样的念佛,只是偶尔念念而已.

  家父是1994年中秋节那天走的,享年78岁.我深知此事甚大,作为人子,报父母恩最重要的,是要为父母了脱生死轮回尽到责任,唯如此才能心无愧疚!所幸的是,父亲确实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有种种瑞相表证.

  一是去世后八小时身体柔软.在父亲弥留之际,我劝父亲要提起佛号,同时不间断的播放五会念佛,父亲在痛苦中有时也能出声念佛念咒.去世后,我与几位兄长轮班助念了8小时再清洗穿衣,本来准备若关节僵硬,便用毛巾热水敷关节.当我们为父亲清洗时,发现全身柔软,关节转动自如,念佛功德确实不可思议.

  二是梦见弥陀佛垂慈相告家父已往生极乐.父亲去世后,我在佛前焚香祁请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接引家父往生,并托梦相告,在七七期,我增加了功课时间,专门回向给家父.二七时,我第一次梦见父亲,梦境中的我在老家厅堂,家父从外而入,身材魁梧高大,脸色红润,相貌堂堂,福德魏魏,完全不是人道中的人,由此我知家父在升华,略微放心.五七期的第二个晚上,梦见弥陀佛脚踏莲座,在高空中示现,告诉我,你的父亲已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梦太令我兴奋,更加感受到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救拔众生,悲愿无穷.这也是我立志修学净土法门的因缘,以报佛恩!

  三是释传开老和尚释疑.释传开老和尚是禅宗的大德,南华寺惟因法师的衣钵传人,名闻海内外.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就被传开老和尚的行履所感动,并有朝拜老和尚的心愿.2003年秋,适去老和尚宝刹所在地九江武宁县参加一个会议,因缘和合,了了我多年的一桩心愿,朝拜了老和尚.并把上述情况秉告老人,能否确证我的父亲是否往生?老和尚慈祥的说:"这是你们做儿子的孝心所感应.’’

  家父生前并没有皈依佛门,也没有以佛弟子自居,生活工作与普通人一样,但去世后也能往生.这件事,我也没有多想是什么道理,总感觉是在最后关头,完全按照佛门中的方法处理,才能实现,没有深层次的细想.直到多年后,我才忽有所悟,家父是在度我!因为家父表面上虽没有学佛,但为人处世很合符于佛陀的教诲,这才是真实的学佛啊!

  为说明这一道理,我就拣主要的说说家父其人其事.

  宅心仁厚,以德报怨:家父忠厚老实,在地方上是有口碑的.对伤害过他的人,在家说到时,他老人家也不口出恶言,就事论事而已,不夸张,不埋怨,不仅于此,在需要他帮忙时,能不计前嫌,热心去做.四清运动时,家父虽然公正不贪,但也受到无情批判,但对那些批判过他的人,确实没有丝毫报复的念头,就像没事那样.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做生产队长是做得最久最长的,就是四清运动结束后,工作组还是要他当队长,那时他老人家就不肯做了,中途换了一个人,没干几年,社员意见很大,又选回家父当队长了.他这个队长我是最了解的,因为小时侯我跟父亲睡,他常常是深夜不归,因灌溉农田,要看好水.每逢下大雨暴雨,人家是往家里躲,而我的父亲如果在家,则身穿衰衣,头戴斗笠往田里跑,数十年如此,可见家父对工作是如此的倾心负责.

  慈祥和睦,从不责人:老人家的脾气特别的好,很少生气.受人家的气也不争吵,只是默默承受.过去,对家父这种性格,我很不以为然,认为他太过孺弱.因此,我对父亲也变得任性,惹老人家生了不少闷气.直到学佛后,我才幡然醒悟,要学到像他老人家这种度量,是多么的难啊!直到今天,我都远远不如他老人家.

  心地坦然,了无牵挂:在他弥留之际,我很留心注意他是否有什么嘱咐或见到了什么,可是,什么他都没说,恩恩怨怨好像没有似的,见神见鬼的幻觉也同样没听他说,只是问过几次是不是没有关灯,怎么有光.连关照好我的老母亲的话都没提起过,就像什么事都没有.我想,这样的洒脱,了无牵挂而去,可能也不是很多.

  我想,把这些事联系起来,固然是家父宿世善根深厚,才能得以往生,并不是侥幸得来.但更重要的,是慈父的慈悲,与我缘深,便以父子关系,以他老人家的身教,教诫我学佛不在形式,而在于实质和操行.因为父亲的可贵品质正是我所缺乏的,我虽然能皈依三宝,修学佛法,但习气太多,特别是性格急燥,懒惰懈怠,这样学佛又有何益呢?他老人家是给我重重的一棒击啊.

  我把此感受整理呈献供养各位,文辞虽拙,但皆实情,希望对各位同修有所资鉴,是为幸.

2008年第3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