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恶业自身心所造,愚迷披却畜生皮--傅大士《贪瞋痴颂》解析

慎 独

  傅大士(497—569年)又称傅翕,善慧大士,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他一生未出家,而是以居士身修行佛道。16岁娶刘氏女妙光为妻,生两子,一名普建,一名普成。24岁时遇天竺僧达摩。达摩对他说:“我与你过去在毗婆尸佛前面同发愿,现在兜率天宫还存有你我的衣钵,你怎么忘了?”大士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不知所云。为此,达摩大师教他临水观影。他如此而行,果然看到自己头上有圆光宝盖瑞相,因此而顿悟前缘。

  傅大士悟到前缘后,便问达摩大师何处可以修道,达摩大师指着松山山顶说:

  “此可栖矣。”于是舍宅为寺,这便是后来的双林寺。他躬耕而居之,白天劳动,晚上修道,于此修炼了七个春秋。有一天,他在定中看见释迦、金粟、定光三尊佛放光照在他身上,他自言得到了“首楞严定”。从此便以“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自称。,对众开演佛法。由于听讲者很多,且四众常集,当地郡守王杰以妖言惑众之罪把他拘禁起来。他在狱中几十天不饮不食,感动王杰,便放还了。还山后他愈加精进,名声日增。

  傅大士不仅为大众宣讲佛法,更注重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到舍己为人。他为此将自家的旧产尽数施舍他人,并且在一个大荒之年,为救灾民,倾家荡产。这一举动在历史上确实是少有的,体现了大士自利利他,平等无二的慈悲精神和心境。

  傅大士以居士身修道,在道业上十分精进用功,并且常与高僧往来密切,因此,他在道业上进步很快。不仅如此,他还擅长吟诗作词,并以诗词作为弘法的方式来对佛教教理作最简明的阐释。他的《贪瞋痴颂》就是这样一首偈颂。颂云:

  不须贪,看取游鱼戏碧潭。只是爱他钩下饵,一条线向口中含。

  不须瞋,瞋则能招地狱因。但将定力降风火,便是端严紫磨身。

  不须痴,痴被无明六贼欺。恶业自身心所造,愚迷披却畜生皮。

  这首《贪瞋痴颂》分别从贪瞋痴三个方面来说明由贪瞋痴所引起的各种过患。意在让人防患于未然。第一句“不须贪”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来说明贪心所带来的祸患。颂文以在碧绿的潭水中游戏的游鱼为喻,说游鱼本来可以在洁净的潭水中悠游自在地游动,却由于看到钓鱼的人所放下来的味道鲜美的诱饵,受不了美味的诱惑,一口咬向钓鱼钩。鱼儿上钩的结果自然是被渔翁所捉,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假使鱼儿对美味的诱饵不起贪心,也不会遭致杀生之祸了。

  傅大士以鱼儿吞食鱼钩来比喻人类因为贪心的驱使,常常会造作各种恶业,最后可能因恶业受报,受到丧身失命的果报。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瞋、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

  在现实生活中,因贪心所造成的祸患无处不在。造假行骗是因为贪,受骗上当是因为贪。圈套、陷阱、笼子都是为贪得无厌者而设。如果不加适宜地引导和制约,小则害人害己,大则祸国殃民。医学家指出,贪得无厌者往往是极其虚伪的人,

  自欺欺人的人,使自己的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处于焦虑不安和烦恼中,加重了身心的负担。长此以往会造成肌体生化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的紊乱,损害健康,折福折寿。

  因此, “大”不可贪,

  “小”亦不可贪。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在世时曾劝告我们:不要贪小便宜,如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等等。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些细节、小事,然而,正是这些所谓的小事,成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中国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很值得记取。

  第二句“不须瞋”云:

  “不须瞋,瞋则能招地狱因。但将定力降风火,便是端严紫磨身。”傅大士劝人在为人处世时,不要生起瞋心。他认为瞋心会招致地狱的果报。他还提出了对治瞋心的具体办法:精进修习禅定功夫,若禅定功夫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够降伏各种可能生起的瞋心,进而能修得端严紫磨金色身。我们的身体通称为色身,它是由父精母血及地水火风所生成,而具有鼻目嘴等五官及两手两脚之四肢,圆颅方顶,有形有质之一个人。而紫磨真金是指带有紫色的黄金,也有说是赤金的,指最上等的黄金。佛教中通常用紫磨金身形容佛的化身所显示出紫磨真金般的光芒,即极光明珍贵的形象。

  瞋又作瞋怒、瞋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通常都是以瞋心来对待别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同时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说法、看法,一旦这些说法、看法对自己不利,就生气发火。

  在现实生活中,瞋心的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别人超过自己时,油然而生的一种酸溜溜的感觉。别人长得比自己漂亮,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健康,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穿得有品位,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的官位比自己的高,心里会酸溜溜的。……总之,只要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心里就会不舒服。

  瞋心不仅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心态,而且是一种心理疾病。瞋心越强,说明其心理越脆弱。他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和目标,总是把自己同别人相比,无法从生活和工作中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因此,常常处在压抑、焦虑不安、怨恨烦恼、患得患失的心境中,得不到片刻的祥和、宁静。因此,瞋心就像一把双刃刀,既使别人受到伤害和痛苦,也使自己处在频繁的心理刺激和压力下,造成神经系统失调,影响自己的健康。

  要消除瞋心,就应当转变认识,人得如己得,随喜功德——恭喜、祝贺超过自己的人,渐而见贤思齐,取长补短。这样,岂不皆大欢喜?关键是要有真诚的爱心。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慈悲:爱是不妒忌,不做害人的事;爱是但愿你过得比我好,爱使灰冷的心田温暖,使无望的沙漠中显现一片希望的绿洲;爱是付出,也是得到。

  第三句“不须痴”云: “不须痴,痴被无明六贼欺。恶业自身心所造,愚迷披却畜生皮。”三毒中的最后一种是痴。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 《俱舍论》中说:

  “痴者,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

  “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 《唯识论》中说:

  “诸烦恼生,必由痴故。”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它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愚痴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闹出很多笑话。在《百喻经》有则讲述愚痴人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呆子,是一个秃头。一天,有一个人看到他头上没有头发,就用一个梨子打他的头,打了一个又一个,把这个呆子的头打破了,流出血来。可是这个呆子默默地忍受着,不抵抗,也不避开。另一个人看到后,心里很是不忍,就对呆子说:“你为什么只是站着挨打?如果不敢还手,也应该避开才是。看你满头是血,不怕痛吗?”呆子回答说:“唉!这种人愚痴横蛮到这样地步,真太不讲理了。他以为我头上没有头发,当作一块石头,好像可以随便用梨子来打的,不知道这是我的头呢,终于打出血来了。唉!你看,这种毫无知识的人,我对他是没有办法的。”另一个人听了,很是生气,就骂呆子说:“你真是笨得可怜,难道别人打你,你只是站着不动,弄得头破血流,倒不痴吗?”

  傅大士劝人不要愚痴,认为愚痴之人往往会被眼、耳、鼻、舌、身、意六贼侵害。因为一个人的愚痴,还会造作许多恶业,因造业受报,导致在六道当中轮回,永远得不到解脱自在。

  傅大士的《贪瞋痴颂》分别论述了贪瞋痴所形成的原因,以及一个人被贪瞋痴三毒束缚后所产生的苦果。大士告诉修道者,要认识到三毒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人的毒害,在修道生活中斩断其形成的根源,从而在道业上有所成就。

2008年第4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