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读寒山诗

章柏寿

  名僧寒山何许人?寒山寺一位法师惠赐我一些资料,细读后获益匪浅。寒山,唐代诗僧,今浙之上天台县人,牛卒年月不详(约为公元700—800年间),享年一百有余。居住城西七十里的翠屏山,因山高峻寒,有寒山或寒岩之谓,诗僧即以山为号,义称寒山子。他平生做诗三百多首,通俗晓畅,寓意佛理,由于长期离群索居,其诗鲜为人知,后由唐台州刺史闾丘胤撰序刊印为《寒山子诗集》存世。

  从诗篇中,可以隐约发现他的生世,如:

  寻思少年日, 游猎向平陵。 国使职非愿,神仙未足称。

  说的是寒山子在少年居家时,喜爱结伴围猎,但鄙视官职,也不慕神仙,有自己的理想。

  徒劳说三史, 浪自看五经。洎老检黄籍,依前住白丁。

  诗僧哀叹自己枉读经史、命运多舛,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其时,社会上盛行请托之风,钻营取巧者春风得意,真才实学者反倒落榜无名。然寒山子不会去曲意迎逢,这就注定他科举道路的坎坷辛酸。

  少小常经锄,本将兄共居。缘遭他辈责,剩被自妻疏。

  抛绝红尘境, 常游好阅书。谁能借斗水,活取辙中鱼。

  常与兄长荷锄—厂地,后因科举落第,受到时人指责、冷落,连妻子也不能理解。面对心理的屈辱,他终于选择了离家出走,去游历L山川、隐居山林为僧。

  曾有人说,中国人总能轻松地活着。因为他们拥有一把消除一切痛苦的万能钥匙--看破。无论怎样的精神危机,一经看破,万事皆空。实际上,看破之后要能活着并非轻松。寒山将自己的隐居境况作了如下描述:

  寒山有一宅,宅中无阑隔。六门左右通,堂中见天碧。

  房房虚索索,东壁打西壁。其中一物无,免被人来惜。

  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吃。不学田舍翁,广置牛庄宅。

  尽作地狱业,一入何曾极。好好善思量,思量知轨则。

  生活之艰困令人悲悯!好在历史的污泥终究遮掩不住他那明珠般的光华,穿过千年时空隧道,仍照亮后人。寒山在另一首诗中记述他梦见独守空房的妻子:

  昨夜梦回家,见妇机中织。驻梭如有思,擎梭似无力。

  呼之回面视,况复不相识,应是别多年,鬓毛非旧色。

  虽说已看破红尘隐居山寺,但并非万事皆空,心底依旧情丝难断,怀念着妻子。诗句心诚意切,坦率真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寒山子少年曾诵习儒家经典,受此影响,身居寒山孤寺后,仍难忘国事民情。有诗为证:

  国以人为本, 犹如树因地。地厚树扶疏,地薄树憔悴。

  不得露其根,枝枯子先坠。决陂以取鱼,是取一期利。

  他认为国家应以人为本,如同上地对树木一样重要,民富方国强,民穷则国衰。千余年前的一介寒士,有此忧国忧民、以民为国本的思想,确实罕见。笔者掩卷而思,对诗僧寒山子顿生高山仰止之感。在佛道两家中,寒山子以信佛为主。他虽去过天台山云霞观拜访道士,但反对采药炼丹求长生不老之举,“炼药空求仙”,“终归不免死”。由于刻苦修心,他的思想变得辩证而深邃,认为生死交替,九九归一,如同射箭终究坠地一般,是不可改变的规律。他享年百余岁,与他实事求是、知足常乐的养生之道分不开。在当时南北两大禅宗宗派中,北宗主张苦修炼性、坐忘止念,一经入定,七情六欲、恩恩怨怨,一了百了。寒山信奉的南派禅宗则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不读经,不礼佛,不主文字,强调“心即是佛”,

  “见性成佛”。他有诗曰:

  寄语诸仁者,复以何为怀。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天真元具足,修证转差回。弃本却逐末,只守一场呆。

  他衷心劝告初学者,所谓达通就是见自性,见到自性就已成佛。返身自悟,不必外求,如果苦修求证,便是本末倒置,枉费心力。他这种观点与禅宗六祖慧能(638—713)创建的“顿悟成佛论”相通,对佛教中国化是一大贡献。

  时人说寒山子诗为俗语、韵语、教语、禅语,清雍正帝御制《寒山子诗序》中说:“朕以为非俗非韵,非教非禅,真乃古佛直心直语也。”此序被刻石勒碑于寒山寺,正是对该诗集及其诗僧寒山子一生业绩的肯定和褒扬。笔者有缘在碑前驻足品读,感悟先人的聪明智慧。

2009年第2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