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佛经本生故事的几则成语

唯 正

  “本生”是梵语阁陀伽的意译,谓佛陀历经三只百韧受种种生、行菩萨道的事迹,名为本生。如《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说:

  “云何本生?谓于是中宣说世尊在过去世彼彼方分,若死、若生,行菩萨行,行难行行,是名本生。” 《大般涅盘经》卷十五说:

  “何等名为阁陀伽经?如佛世尊本为菩萨时修诸苦行。所谓比丘当知:我于过去作鹿、作熊、作麖、作兔、作粟散王、转轮圣王、龙、金翅鸟,如是等行菩萨道时所可受身,是名阎陀伽。”

  佛经中的大量的“本生故事”,记述了释迦牟尼佛前世或为人、或为动物时修行轮回的故事。佛陀前世亦曾在六道中轮回,或天上,或人间,或王公大臣,甚至转生成各种动物,完全依着业力的牵引而轮回转世。但不论佛陀本生属何身份,他总是在行菩萨道,无时无刻都精进努力地修持种种善行,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都在为成佛做准备,最后终得功德圆满,成就佛果。

  佛本生故事大致有五个组成部分:一、今生故事,即说明佛陀讲述前生故事的地点和缘由:二、前生故事,即讲述佛陀的前生故事;三、偈颂诗,既有总结性质的,也有描述性质的,一般出现在前生故事中,有时也出现在今生故事中:四、注释偈颂诗之文字:五、对应,即将前生故事中的角色与今生故事的人物对应起来。

  故事中的前生故事以及出现在前生故事中的偈颂诗,是每篇佛本生故事中的最古老部分,文学性也最强。

  下面几则有关佛经本生故事的佛教成语,大致可以了解佛累劫修行成道的大致情况。香城破骨

  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萨陀波仑,居于香城,家境贫寒,思卖身供养昙无竭菩萨。天帝释为试其诚意,化为婆罗门,告之言:

  “我今欲祀天,当须人心、人血、人髓,汝能卖与我不?”萨陀波仑应诺,以右手执利刀,刺左臂出血,割右髀肉,复欲破骨出髓。帝释知其虔诚,以实相告之,萨陀波仑身即平复。有长者女见之感动,布施了许多珍宝,与萨陀波仑共往香城,供养昙无竭菩萨。见《大般若经·萨陀波仑品》。皮纸骨笔

  “皮纸骨笔”是释迦牟尼本生故事之一。据《集一切福德三昧经》等记载:释迦牟尼前生曾为最胜仙人,生在“无佛恶世”中。时有天魔化作婆罗门,对仙人诡称:

  “我今有佛说一偈。汝今若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书写此偈,当为汝说。”仙人寻思:我要舍弃幻躯,换取妙法。于是欢喜踊跃,即以利刀剥皮、刺血、析骨,然后合掌向天,请说佛偈。天魔见状,又惊又忧,隐身逃走了。仙人恳切地大呼:

  “我今为法不惜身命……余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说法者,当现我前!”这时,东方普无垢国净名王佛知其心诚,放大光明照耀仙人,仙人痛苦即除,身体平复。佛为仙人说深经。仙人豁悟,获得无碍辩才,广为众生宣讲妙法。

  用“皮纸骨笔”书写经典,寓意在于不惜身命,虔诚求法。如《梵网经》卷下谓: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 《大智度论》卷十六谓:

  “若实爱法,当以汝皮为纸,以身骨为笔,以血书之。”当然,剥皮、析骨等,

  “凡夫”是难以做到的,于是又有了桦树皮、木叶、树枝等代用品。如《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五谓:

  “书写受持,我今当说。用桦树皮等长十二指,书此经者。亦令受三昧耶戒,用最上香墨,或复刺血, 以骨为笔。”北周庾信《五张寺经藏碑》亦谓:

  “皮纸骨笔,木叶山华。”相对而言,“刺血”为墨尚无失命之忧;在虔诚的佛教徒中,不乏刺血书经的例子。名山大刹中,多藏有“血经”。相传明代无瑕禅师云游到九华山,栖身岩洞三十余年,破舌蘸血,抄写了一部卷帙浩繁的《华严经》,今存百岁宫中,完好无损。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卷五载惠生、宋云西行求经,至“王城南一百余里,有如来昔在摩休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处。阿育王起塔笼之,举高十丈。析骨之处,髓流着石,观其脂色,肥腻若新”。

  “摩休国”即唐玄奘所说的“摩愉”。 《大唐西域记》卷三载:

  “摩诃伐那伽蓝西北下山三四十里,至摩愉伽蓝,有宰堵波,高百余尺……其串堵波基下有石,色带黄白,常有津液,是如来在昔修菩萨行,为闻正法,于此析骨,书写经典。”鸽隐佛影

  譬喻持戒之人具无比威力。北本涅盘经卷二十八载世尊之言:

  “我昔一时与舍利弗及五百弟子俱共止住摩伽陀国瞻婆大城,时有猎师追逐一鸽。是鸽惶怖,至舍利弗影,犹故战栗如芭蕉树动;至我影中,身心安隐,恐怖得除,是故当知如来世尊毕竟持戒,乃至身影犹有是力。”

  (《大智度论卷十一》)舍身求法

  也作“雪山大士为半偈舍身”,雪山大士为释尊于过去世修菩萨行时之名,又称雪山童子、雪山婆罗门,略称雪童。属于佛陀著名本生故事之一。舍身:舍弃身体。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法取经。

  据北本涅盘经卷十四记载,释尊过去世为婆罗门时,入清净之雪山修菩萨行。一日,帝释天化现为形容可怖之罗刹,欲勘验婆罗门,而宣说过去佛所说之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婆罗门听闻此偈,心生欢喜,要求罗刹告知后半偈;然罗刹欲食婆罗门之血肉,始肯相告。婆罗门求法心切,慨然应允,遂得闻后半偈之: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并将此四句偈书于岩壁、树干等处,使后人得知。继而至高树之上,投身往下,舍身于罗刹。其时,罗刹还现帝释身形,

  自空中安接婆罗门于地,并率诸天人于足下顶礼。释尊以此因缘超越十二劫,先于弥勒之前成佛。

  此外,与此本生故事类似者,有善面王本生谭。据撰集百缘经卷四载,释尊过去世为善面王,尝舍身于帝释天所化现之罗刹,乃为求一偈: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能离恩爱者,永断无怖畏。”有关舍身求偈之地点,依据大唐西域记卷三乌仗那国条所载,该国之酰罗山即释尊舍身故址,即今日印度苏瓦特以南,普尼尔溪谷附近。亦即高僧法颢传中所称之宿呵多国境内。

  (南本涅盘经卷十三、摩诃止观卷四上、天台四教仪)

  如《心地观经·序品》偈谓:

  “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身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又《五灯会元》卷一载,慧可为向禅宗初祖达摩求法,彻夜立在雪地中,并砍去左臂以示至诚。这也是舍身求法著名的一例。还有玄奘西行印度求取佛教经典,历经磨难而意志不改,终于到达天竺国,取回佛经。成为人类文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舍身饲虎

  释迦牟尼在成佛前的无量劫中,曾经广作善事,行菩萨道。这些事迹,佛教中称为“本生”。

  “舍身饲虎”便是“本生”中比较著名的故事之一。据说,释迦牟尼前生曾是大车国王的第三子萨缍王子。一日,国王带领三子游赏山谷,见到一虎生下七子,七日未得饮食,赢瘦将死,大王子认为饿虎“饥渴所逼,必啖其子”。二王子自叹无能为力。萨缍王子却寻思:众生只是爱恋自己的身体:唯有大智大悲的人,才能为了利他济物而舍身忘死啊!王子发弘大誓愿:

  “此身不竖,于我无益,可畏如贼,不净如粪。我于今日当舍此身,修广大业,于生死海作大舟航,弃舍轮回,令得出离!”于是,萨埙王子无所畏惧地走进竹林,来到饿虎边,脱去衣服,再次发愿:

  “我为法界诸众生,志求无上菩提处;起大悲心不倾动,当弃凡夫所爱身。”然后“委身而卧”。饿虎慑于王子的壮举,呆呆地不动。王子认为饿虎虚弱无力,

  “即上高山,投身于地”,复以干竹刺颈出血。

  “是时饿虎既见菩萨(指王子)颈下血流,即便舐血,啖肉皆尽,唯留余骨”。萨堙王子“舍身饲虎”时,诸天雨花,大地震动。后来,国王、王后和其它两名王子来到舍身处,只见骸骨纵横,血流成泥,于是悲哀号哭,共收遗骨,造塔供养。事见《金光明最胜王经·舍身晶》、

  《菩萨本生鬉经》卷一、 《贤愚经·萨堙品》以及《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

  大乘佛教提倡“行菩萨道”的精神,

  “菩萨道”的精神就是舍己利人,普度众生。最能体现“菩萨道”精神的就是“六度”和“四摄”中的“布施”。一般把布施分为三种: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见《大智度论》卷十四)。萨堙王子以大无畏的精神,舍身饲虎,即是“无畏施”的典范。佛教认为,只有无柑而清净的布施,才能出离生死苦海。这种最高境界的布施,无我相(施者)、无人相(受者)、无法相(施物),故称“三轮体空”。萨缍王子的事迹,确已达到了“无相”的境界:他既不因“我”贵为王子而生骄慢心,也不因虎是畜生而生轻贱心,同时对施物身体又有透彻的了解。在佛家看来,身是“五阴”、“四大”假合而成的,无常易朽,不净可厌,是众苦之本。众生迷倒,执着身体为常住不变的实在之“我”,这就叫做“身见”,属于最大的邪见。

  “舍身饲虎”,正是为了破除“身见”。众生最顽固的执着身体都可以施舍,何况其它。这就是萨缍王子“以身说法”的含义。

  唯我独尊

  又作惟我独尊。谓世界之中唯我最尊最上。即“诞生偈”中所言,指释尊诞生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所说之四句偈。蕴含宇宙以我为最殊胜之意。经典中有关诞生偈之偈文,记载多非一致,

  《长阿含经》卷一所记为:“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 《修行本起经》卷上为:

  “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大唐西域记卷六所记为: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另如《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

  《普曜经》卷二等,虽有与诞生偈意思相当之文句,但非偈颂体。现今一般常用之诞生偈为: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我当安之。”

  (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佛本行集经卷八、毗奈耶杂事卷二十、善见律毗婆沙卷四)

  据释门归敬仪卷上载,因印度当时民情风俗所重之九十六种外道皆自号为大圣人、天人师,世尊为绝邪归正,故示现此相,表示三界之中,唯佛独尊,当救度天上天下,为天人尊,断生死苦,使一切众生得大安乐;而其余皆邪道,非众生所能依怙,故有“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之语。这里所说的“我”,不能误解为生死轮回中的“妄我”,而是指无所不在、彻底自在的“大我”、

  “真我”,亦吕口《涅盘经》所说的“常乐我净”之我。这个我同“佛性”、

  “真常”的意义是近似的。禅宗中作为参禅的话头。如《五灯会元》卷四载:“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是不拣择?师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犹说唯佛独尊,所谓“天上天下无如佛”。四门游观

  又作四门出游。略作四门。释尊为太子时,曾从王城之四方城门出游,因见老、病、死之苦,而深感人生无常。即:出东门遇老者,出南门遇病者,出西门遇死者而有所感:最后出北门遇见出家之沙门,遂决意出家。上记为《长阿含经》卷一、

  《众许摩诃帝经》卷四、 《修行本起经》卷下等所载。然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载,太子出东门遇病人,出南门遇老人,西、北二门所遇则同于上记之说。此外,

  《中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三十六则载,太子在宫中感于无常而出家。 (佛本行经卷二、佛所行赞卷一、方广大庄严经卷五、五分律卷十五)六年苦行

  古印度风行禁欲苦行。苦行的内容有:自饿、自坠、投渊、赴火、裸形、涂灰、拔发、缄默、学鸡犬和卧墓间等。在当时著名的六师外道中,尼干子外道力苦行以得道,因而被称为“苦行外道”。佛教提倡“中道”,既反对纵欲,也不主张苦行,贬斥尼干子一派为“无义苦行”。单纯的“苦行”被列为五种邪见之一,即“禁欲取见”。佛教认为,仅作苦行不可能产生觉悟,不可能解决生死问题。

  释迦太子出家之后,与五名侍从一起,来到伽耶城南的优娄频罗村的苦行林中,与外道沙门为伍,度过了六年极其艰苦的生活。在此期间,他仅以野生的麻米延续生命,弄得身体枯瘦,四肢乏力,仍然没有发现彻底的真理。《大集经》概述释迦太子当时的情况是:

  “独处六年修苦行,日食一麻一米麦,精进昼夜不睡眠,身形唯有皮骨在。”结果,太子知道仅作苦行并不能成道,便毅然地放弃了苦行生活。他到尼连禅河沐浴,洗清了六年来的污垢,接受了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之供,很快地恢复了健康。五位侍从以为他退了道心,悄然离去。太子决心独自去开辟自己的解脱之道。参阅《中阿含经》、

  《长阿含经》等。

  佛教不主张一味地苦行,而教主释迦牟尼却实行过“六年苦行”。这可以说是成道过程中的一个痛苦的教训。然而,从另一层意义上说,释迦牟尼早就在忉利天宫成道了。他在人间的“六年苦行”,不过是“示现”:示范教化众生。

  《因果经》卷三谓: “观众生根,宜应六年苦行而以度之。思惟之已,便修苦行。于是诸天奉献麻米,太子为求正真道故,净心守戒,日食一麻一米。”

  《大智度论》卷三八亦谓:

  “诸外道等信着苦行,若佛不六年苦行,则人不信,言是王子惯乐,不能苦行。以是故,佛六年苦行。”表明释迦牟尼的“六年苦行”是有意识的“示现”教化。从佛陀为早期僧团制定的生活规范中可以看出,佛教认为以适当的苦行、头陀行为修道的方便,有利于摒除物质享受,少欲知足。当时,五比丘问:我们应该穿什么衣、吃什么东西、住什么地方?佛佗答道:穿粪扫衣,常乞食,树下住。显然,比丘们若为衣食世利而奔忙,就会产生“邪命自活”的现象,

  “折腰于村叟之前。谄笑于阎闾之下。或躬为商贾。或亲执耕锄毕世营生终身不足。自甘下劣孰畏勤劳。可谓世间愚人之所轻慢。”

  (宋·元照《资持记》)。我们从明·株宏《缁们崇行录》等书中可以看到古代高僧淡泊名利、清贫自律的高风亮节。这对于全面理解佛教关于“苦行”的观点是很有益的。八相成道

  释迦牟尼的一生经历了八个主要的阶段,称为“八相成道”,亦称“八相示现”。

  “成道”是“八相”中最重要的内容,又是释迦牟尼“一代时教”的起点。据传释迦牟尼在过去世早已成道,为了度化众生,化身“示现”八种相状,应时对机地降生人间。

  《佛本行集经》等详记其事。

  《起信论》所说“八相”是: “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盘。”

  《四教仪》卷四“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盘”。此两说只是“开合”稍有不同而已,如《起信论》开“托胎”为“入胎”、

  “住胎”,合“降魔”于“成道”。兹据《四教仪》说,介绍“八相”的内容。

  一、降兜率。释迦牟尼降生前,原为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凡四千年。释迦观察五种因缘(时间、地点、国家、家庭、父母)已经成熟,便决定降生人间,度化众生。

  二、托胎。释迦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下降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从净饭夫人摩诃摩耶的左肋入胎。释迦在胎中为诸天说法,此即《起信论》所开“住胎”之相。

  三、出生。四月八日,释迦自摩耶夫人右肋出胎,诞生于兰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成为悉达多太子。据说太子下地能走,周行七步,步步生莲花,并且举目四顾, 自谓:

  “天上天上,唯我独尊。”时天雨香花,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

  四、出家。太子十九岁(一说十七岁)时,与表妹耶输陀罗成婚,生育一子,名罗喉罗。太子出游,看到世间老、病、死等无常之苦,而产生修道之念。在一个月明之夜,太子毅然抛弃王位、财富和妻子,悄悄离开王宫,骑白马跃过城墙,决心到深山僻林中去寻找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黎明,太子抵达罗摩村,自剃须发,披上袈裟,并遣侍者车匿回城向净饭王报告他已出家。太子时年二十九岁(或说二十五岁,十九岁)。

  五、降魔。太子在苦行林中修六年苦行,形体枯瘦,仍未见道。他便放弃苦行,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太子来到附近一株大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东向端身正坐,发誓:

  “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树下宴坐四十九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

  六、成道。腊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透一切事物缘起无我之理, “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生死之身)”,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他为“佛陀”

  (意为觉者),圣号“释迦牟尼佛”。时年三十五岁。释迦牟尼成道时说: “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七、转法轮。释迦牟尼成道后,先赴鹿野苑度化五比丘,以后陆续又度化一千余人。释迦便率领一千二百五十徒众,周游各地,宣讲佛法。释迦推动正法之轮,碾破异端邪说,弘扬佛法,称为“转法轮”。在四十五年中,释迦深入民间,说法普度众生。

  入、涅盘。释迦在八十岁时,自知住世度生的因缘已满,便来到拘尸那城娑罗林中,最后一次说法,要求阿难等“以法为师”,便右侧而卧,安详地寂灭了。

  佛涅盘后,弟子大迦叶担心徒众痛不欲生,嘱人图画“如来一代所有化迹”, “始从诞生,乃至倚卧(娑罗)双林”

  (见《毗奈耶杂事》卷三八)。此即“八相成道图”,后世亦据以绘制涅盘像。敦煌变文中有《八相变》,谓“说如来八相,三秋未尽根原”,系据《佛本行集经》演绎而成。群魔乱舞

  魔为梵语“魔罗”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者, “魔”不但指具体的魔王,也泛指一切扰乱身心、妨碍修行的意念和行为等。

  《玄应音义》二十三日: “梵云魔罗,此译云障,能为修道作障碍也。亦名杀者,常行放逸而自害身故,即第六天主也。” 《智度论》曰:

  “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欲界之第六天主为魔王,其名云波旬,此云恶爱,即释迦佛出世魔王名也。有无量之眷属,常障碍佛道者。 《四十二章经》曰:

  “佛初成道,天魔波旬以三旬娆乱耳。”

  释迦牟尼成道前夕,端坐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悟道。魔王波旬,先派了三个魔女用种种媚态去迷惑释迦佛。释迦用神通力,让三个魔女都变成了面皱发白的老妪。魔王见魔女引诱没有成功,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带领众魔毒虫怪兽,带上毒雷毒箭,来到悉达多太子座前。魔王威胁说:如果太子不立即回到皇宫去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就让太子粉身碎骨死在树下。悉达多太子专心修行思考,对魔王的威胁如同没有听见。魔王命众魔刀箭齐发,太子身发净光,众魔尽皆跌扑,刀箭都不能挨近太子的身体。这时天空一声巨响,护法天神来帮助太子,将魔鬼全部驱散。

  (见《佛本行集经》卷二八) 《维摩诘经·佛国晶》: “始在佛树(菩提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即指释迦降魔事。

  这说明释迦牟尼出家成佛倍尝艰辛。要想达到觉悟成佛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初转法轮

  佛徒称释迦成道后初次宣传他的学说为初转法轮。法轮是比喻,印度有个传说,谁能统治全印度,自然会有“轮宝”出现,它能无坚不摧,无敌不克。得到“轮宝”的统治者便被称为转轮圣王。把佛的说法称为转法轮,即含有这种意义,同时也显示释迦所悟的为最高原理。

  释迦初转法轮,相传是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对懦陈如等五个弟子讲的。从现有经律中研究,释迦不是一开始就讲四谛,而是首先讲了一番中道。这是符合事实的。因为原来随侍他的这五个人,看他抛弃了苦行感到失望才离去的。释迦最初对他们宣扬理论,应该是先批评了苦行和其它学派的主张,提出自己不苦不乐的中道学说,来证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因而讲了“八正道”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把五人说服了,然后才宣讲四谛。 (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出于佛涅盘前。当时,以多闻第一著称的阿难问佛: “一切经首置何字?”佛回答: “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等言。” (见《大智度论>>卷二、

  《佛地经论》卷一等)佛涅盘后,长老迦叶在王舍城外举行了第一次结集佛经的活动。阿难诵集经藏。他刚念出“如是我闻……”,满座大众仿佛听到佛亲临说法,感动流泪。我们今天见到的汉译佛经,一般在开头都有“如是我闻”

  (少数作“闻如是”)四字,意谓我阿难当时亲自听到佛这样说。 “如是我闻”表示经中的内容是佛金口所宣,真实可信,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周后)唤起了虔诵佛经的欲望,随即轻声念道: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释尊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

  “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故“如是我闻”乃欲令人信受此经说之语。

  《大智度论》卷二认为佛教徒应依止经典中的法,法并非仅指佛所说者,除佛陀所说者外,也有由佛弟子、仙人、诸天及化人等所说的法。为令信顺此等为正法,并使佛灭度后,法永远不失,永远正确地传于后世,故释尊对阿难言,须于经典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

  《探玄记》三日: “如是总举一部文义,谓指己所闻之法故云如是。”理趣释曰: “如是者所谓结集之时所指是经也,我闻者盖表亲从佛闻也。” 《智度论》一日:

  “问曰: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 (中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 《法华义疏》一日:

  “立此六事为简外道,外道经初皆标阿伛二字,如来教首六事贯。”

  此外, 《佛地经论》卷一谓:

  “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并认为其中“如是”之义,可以譬喻、教诲、问答、许可四义解释,又举其它种种异说,最后总结云:“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从佛闻,非他展转显示。闻者有所堪能,诸有所闻皆离增减异分过失,非如愚夫无所堪能,诸有所闻或不能离增减异分。结集法时,传佛教者依如来教初说此言,为令众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从佛闻,文义决定无所增减。是故闻者应正闻已,如理思惟,当勤修学。”

  (大智度论卷一、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注维摩诘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

  在佛经中有许多寓意深远的本生故事,大多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为基础,每一则故事背后所传达的宗旨,都是以解脱、慈爱、平等、无私、善良、诚信以及善恶因果为主,这都是当时佛陀住世说法时,用以教导弟子的精要。这些非常通俗而使人感到亲切的佛陀本生生话,流传至今,演变成为佛教成语,是广泛涉及佛教教义和佛教文学及艺术的重要事情,我们应加以研究和重视。佛陀本生故事给予众生一个重大的启示——任何人只要精进不懈地修行菩萨道,等到因缘成熟时,都能和佛陀一样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2009年第4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