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民国时期苏州佛教期刊简介

陀 娑

  佛教传入我国后即开始了译经、写经和抄经的传播宣传活动。此后,佛教虽经多方磨难,但仍成为中国至今最大的宗教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之所以能够传世不绝,其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性,而这种文化性体现在学术的层面,就是它的著作、思想等等精神文化创造活动。

  到了近代,特别是清末民初佛学更出现了转机,呈现出复兴的迹象。有些人将佛学作为革命的武器,有人据此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们竞相研习佛学,并著书立说,加以弘传。与此同时,专门研究和学习佛学的机构及与佛学有关的各种文化事业,如雨后春笋般普遍兴起。

  近代中国佛教杂志的创办主要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期刊的大力发展时期,得缘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由于期刊具有很多优点,所以它一传入中国,就受到读者的欢迎,习惯上又把它叫作杂志。期刊它是一种连续性的出版物,有明显的标识符号如年、期、总期号等,并可以无限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所以时间性强、报道及时、内容广泛、集思广益,而且它有固定的出版周期,便于读者的研究和检索,因而受中国学术界的欢迎。20世纪早期,中国佛教的活动中心是在南方,尤以最大城市上海最集中,佛学研究和刊物的出版,都有了一定的新气象。

  民国时期,苏廾I佛教期刊的创办虽然比上海、南京一些主要佛教期刊要稍晚一些,但相对于全国而言,还是比较早的,并对于苏州地区佛法的传播和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境内最早的期刊是由外国人办的。1833年在广州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期刊。后来,陆续出版了《中外杂志》、

  《万国公报》等20种期刊。由于受到当时学术界办期刊热潮的影响,佛教界的报刊也与之呼应而出。

  1912年创刊出版的《佛学丛报》是我国最早的期刊之一。这是一份季刊,不但汇集了当时报刊上发表的一些优秀的佛教研究文章,还收集刊登一些佛教界著名人士的文章,

  内容很丰富。该刊于1914年停刊。1913年创办的《佛教月报》,这是我们现今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佛教月刊。1918年夏,太虚在上海创办觉社,10月10日发行《觉社丛书》。;《觉社丛书》是佛教刊物,不过是以丛书形式出版,三个月出一期,类似于现在的季刊,到1918年至1919年10月10日共发行五期。此后将该刊改为,

  《海潮音》。

  《海潮音》创办于1920年,是我国民国时期最著名的佛教刊物之一。至1949年,《海潮音》在中国大陆共出版了352期。在长达30年的历史中,

  《海潮音》比较完整地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佛教的改革历程和发展状况。它所刊发的有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鲁迅、郭沫若等大家的著述,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今天依然有很大影响。

  《海潮音》的历史文献,今天仍被学者引用。由于《海潮音》等一批佛教刊物的带动,从20年代开始一直到30年代中期,中国的佛教杂志进入了一个创办发行的高潮。台湾著名学者释东初法师曾在其著的《中国佛教近代史》中谈到本世纪上半叶佛教出版物情况时说:

  “我国佛教发行各种刊物,首推民国之初的《佛学丛报》,而历史悠久者,则为《海潮音》月刊,

  已有55年之历史。此外年刊、季刊、月刊、半月刊、周刊、日报,全国各省各县不下数百种,据学者考据多达三四百余种。”

  据现有的资料表明,民国时期江苏有各类佛教刊物31种,仅次于当时的上海64种和北京37种。名列第三。而其中苏州地区的佛教刊物就有七种。

  创办于1925年《苏城隐贫会旬刊》,是目前所知苏州地区最早的佛教刊物之一。《苏城隐贫会旬刊》由曹崧乔、金俊等人创办,囱该会创办人曹崧乔为印光大师皈依弟子,故该刊佛教色彩很浓郁。刊物中劝善、戒杀、放生等内容很多,语言通俗、生动,很适合一般信佛民众阅读,借以宣传慈善思想。该刊为小8开本,上下四栏排列。共出版两年,前后出版57期。

  《苏城隐贫会旬刊汇编》为《苏城隐贫会旬刊》内容精选,出版于1926年。汇编采取书籍排版方式,字大清晰,开本为标准16开,比起原刊更适合阅读和携带,也更利于推广其慈善理念。惜只出版一期。

  《晨钟》创办于1927年,为江苏佛教通讯社刊物,月刊,刊址为江苏常熟兴福寺法界学院内。该刊主要发起者和编辑者均为学养深厚高僧,因此,该刊的内容也较有深度。栏目设置有“论说”

  “演说” “专件”

  “纪事”“通讯”“附录”等。太虚大师等对此刊尤为关注,曾题词、致函、赐文等。另外,该刊刊出了许多佛教新闻,是我们了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江苏佛教的重要文献。该刊共出3期。

  《晨钟》主要执笔是释净严。净严(1892—1991)字通西,俗名陈天庆,河南唐河县人。19岁在北京“道德学会”修学佛法。1920年礼太虚大师为亲教师,两年后被送往武昌佛学院学习。三年升入研究部,同时任预科班讲师。1925年,在开封白衣阁街创办河南佛学社,弘法兴教,注疏立说。并在东华门设办“女众林”,还创立郑州、许昌、禹县、山东、单县等地佛学社。1927年任常熟法界学院教师,兼《晨钟》月刊编辑。写有多种讲义,流行于当时。1928年在苏州灵岩寺慈舟法师披剃。同年冬在宁波天童寺受具足戒。次年,与佛教精英筹组世界佛学苑,任训育主任。1931年,返豫重树法幢,在铁塔寺修大殿两座,寮房多间,创办佛学院,任教务主任。还在佛学社先后成立施诊所和中医学校,躬亲授课,济世育人。净严法师声誉日振,后集铁塔寺方丈、佛学院院长、佛学社社长于一身,成为一代高僧,驻锡中原。

  1938年,

  日军侵略中国,难民遍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净严法师带领僧众走向社会,投入到救亡运动当中。先后成立五处难民所,收容难民两干余人,舍饭施药。又创办“佛光小学”免费收留贫苦儿童就读。并多次赴上海与当时中国佛教会负责人赵朴初联系,募捐营救难民,使开封佛教界慈善救济工作为全民抗战的完全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独立富强、法运复兴,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历任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国佛协常务理事、河南佛协会长,河南佛学社社长等职。

  20世纪九十年代,净严法师以百岁之躯创办僧尼培训班,培养僧材。北京中国佛学院传戒时,被公推为第一任戒和尚。

  1991年,净严法师百岁示寂。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在致悼词中为净严法师作了如此评价:

  “净严法师是位戒德庄严,学识渊博,解行相应,爱国爱教,深受四众弟子敬仰的大德高僧,以忠于信仰的朴实履践和济生于世的菩萨精神,溶铸成一代宗师的光辉形象。”

  1931年创办于江苏常熟的《法雨月报》,其前身为《法雨报》,规模较小。《法雨报》创刊六周年纪念及扩版开始。社长方鄂坡,编辑部主任陈泽民,发行人徐丹香。此刊宗旨为“宣扬佛法、化导社会、增高人格;智育德育其修、爱群爱国并重;复次注意于民众教育。”该刊拿出相当篇幅进行解经,对佛经的白话化和通俗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改刊后第一期上刊登智谷的《萧闲丛话》,则对当时佛教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颇有建设性的解读。

  1935年4月8日出版《觉社年刊》,编辑者苏州觉社,代表人季圣一,出版者苏州觉社,代表人叶圣方,国光印刷局印刷,苏州古吴佛经流通处总发行。自第四期起改为苏州文新印书馆印刷。苏州觉社是谛闲法师帮助苏州居士创办的。该刊以依教修持,宏助佛化为宗旨,针对当地人士撰写的一些文章,总的说来,学者撰写的文章不是很多,学术性不是很强。·但是作为一本地方佛教刊物,它有利于了解民国时期苏州佛教居士的情况,可以看出当时居士佛教的发展对当地佛教的影响。

  1940年创办的《苏州觉社特刊》,是谛闲法师帮助苏州觉社居士界创办的。一年后创办《苏州觉社年刊》,编辑者苏州觉社,代表人季圣一,出版者苏州觉社,代表人叶圣方。

  《苏州觉社特刊》为年刊之精选合刊。该刊以依教修持,宏助佛化为宗旨,栏目有“社论”“学理”“演讲”“文艺”“纪事”

  “附录”等,以刊登当代佛教的问题或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有关佛教宗派的理论讨论;觉社成员或外请的一些重要法师与居士来社演讲,如王季同居士曾在觉社作过演讲:一些古体诗词的创作作品;一年来觉社的大事记和一些学佛感应事例。该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民国时期苏州佛教居士的情况。

  《积因放生会年刊》创刊于1942年,年刊,是江苏吴县积因放生总会编,明因主编。积因放生总会是一民间慈善组织,以积善因得善果而为名,撰稿人多署名 “积”

  或“因”,也是此刊得名之一种理由。参加这一组织的主要是一些信仰佛道教的民间宗教信徒。本刊是一以放生活动为目的的一份慈善机构的刊物,主旨为宣传放生,积善积德,提升人性,普达人间。宣传印光大师所言:

  “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在末法苍茫的今日,法弱魔强,人性愚劣,众生业障深重,无明包蔽,没有智慧择取此一简单易行的殊胜法门,没有福报消除累世所造无穷的杀业,因此放生一事,在今日提倡甚难,所遭受的阻挠批评也最多,往往周遭的批评一起,许多放生的居士便信心受挫,萌生退意,遂而放弃了此一最好消除业障的契机。

  《积因放生会年刊》除了报道放生会的活动之外,还有关于放生理论的研究论文,从中可以了解当时民间宗教活动的情况,以及有关放生组织的情况。该刊共出两期。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佛教刊物出版,是中国佛学史上从未有过的繁盛气象,数百种刊物并立,为作者提供了可以发表研究心得的各种园地。各种学说理论杂然纷陈,把中国的佛学研究一下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而苏州地区各类佛教刊物也反映出当时苏州佛教的现状。当然这些刊物都是属于私人或隶属于某个团体创办的,编辑出版这些刊物的人,往往都是一些学者,因此它们对研究百年佛学学术史来说,既表现了一种特点,也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2009年第4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