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心远地自偏

东篱下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有诗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的意境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刻画了作者悠然、恬静、淡泊的心境。诗的开头即点出诗人虽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 “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可见陶渊明对禅机悟得颇深,乃至使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产生空灵之感。而其中“远”这个字,实在有很深的哲理。画,放远看,常更美;山,从远望,常更幽:对名利看得远,就能潇洒;对小人避得远,则少是非:将思想放得远,能洞观事物本体;将心放得远,能少去许多烦扰。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读宋顿觉亲切感人。

  有一位妇人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她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她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地对她说道: “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香花供佛,可喜可赞,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那妇人回答道: “虽然我每次宋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被洗涤过似的纯洁,但一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如何在烦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 “请问,如何才能保持花朵的新鲜呢?”妇人答道: “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给它换水,并且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不易吸收水分,就容易凋谢!”无德禅师道: “你我的心亦是如此,欲要保持心境清净纯洁,惟有不断地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妇人听后,欢喜地作礼感谢禅师:“多谢禅师开示,弟子还想追随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无德禅师道: “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寺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一定要到寺院中生活呢?”妇人终于大悟。

  我们赞叹一个人品格高雅,说他远尘离俗,超然俊逸,但是,住在红尘中却不为氤氲所染的人,才更加豪迈脱俗。莲花之所以为诗人雅士所歌咏赞赏,就是因为它出污泥而不染。人在浊世洪流中生活,若能不随俗浮沉,固然难得,但是,如果与世尘同流而不合污,则更可贵。所以佛教认为:远离外境,潜居山林修行,非上上乘:住于闹市,而不为外境所转,才是上上乘。所以说,“大隐隐于市”、 “热闹场中做道场”。其所指的就是我们要从差别中来认识平等,从动乱中来认识寂静,只要我们心中廓然寂静,热闹场中也可以做道场,这就是陶渊明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古来祖师大德,在作务劳动中打透禅关,维摩大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庞蕴居士一家人悟道于俗务中; 一休和尚“背负女人,却能坦荡无碍”:身居高位的斐休、杨亿在官场中一面运筹帷幄,一面参禅学佛。这些都是练心、修心的典范。也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体会到无住的空间,就能自在逍遥。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是何等的洒脱逍遥!因此,如果参透了有相空间的虚妄性,对于世间的一切,就不会生起执着,就能过无住的生活。

  现代的人往往都有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人越年长越不容易快乐,那是因为人心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走过的人生路,重新审视我们的心灵,可能会有这样的感慨:人生是什么?一箪食,一瓢饮而己!长了这么大,追求了那么多,才知道幸福其实很简单,只是一种心境。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生存环境只不过是对我们产生一种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心灵也并不全合乎他周围的环境。各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中。至于所处的世界如何,主要在我们以什么方式来看待之。

  六祖坛经一直强调:一念悟即佛,一念迷则凡夫。同样的道理:一念纯净即佛土,一念烦杂则地狱。

  在日本,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武士,即将赶赴战场,生死未卜,心慌意乱,到一寺院,见一正禅坐的老僧,便上前礼貌地问道:请问师父,请你告诉我什么是天堂和地狱。连问三次,老僧都不答,只是嘴角露出一丝轻视和鄙夷的微笑。武士有点烦了,就大声喝道:老头,有没有地狱和天堂。老僧一听,也火了,直指武士骂道:你这等粗俗之人,蓬头垢面,连剑上也是锈迹斑斑,打扮得象个小丑,像你这样,还配来问我有没有天堂。武士一听,满脸通红、血脉鼓胀、青筋暴露,怒火中烧,一下拨出剑来,要杀老僧。老僧正色笑道:这就是地狱。武士的悟性很高,一听这话,惊愕不已,惭愧不已,要杀老僧的剑,停在了半空。老僧微笑道:这就是天堂。

  能居现前的天堂,才能感应未来的天堂,居于现前的地狱,必感未来的地狱。佛说一切法因缘而起,心净则国土净,心秽则国土秽。而这种积极精神,完全是建立在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之上。因为要去把握过去的东西,可能是个妄想;未来的东西还没有来,你不可以去把握,最现实的就是当下的这一念。当下这一念,一念即永恒。一个人能够把握住每一个当下,修行就到家了。

  《菜根谭》云:“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心要能在喧嚣吵闹的情境中,保持住本心的如如不动,就已经到达了偏远之处,就不会再有车马之喧。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样无法修持,禅者重视“当下”,心无妄念,即便身在恶人中,亦是修行;心有杂念,即便身坐三尺莲台,亦是无功。只有排除心头杂念,心灵才能得到净化。

2010年第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