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寒山寺

古吴子

  三、寒拾遗踪:寒拾景观知多少

  苏州寒山寺以寒山著称,这是寒山寺与其他寺院不同之处。寒山寺多寒拾遗踪,这是寒山寺最显著的特色之一。由此也吸引了无数中外宾客前往游赏、烧香礼拜。

  寒拾遗踪刻石

  进寒山寺山门,左侧为罗汉堂,陈列香樟木雕五百罗汉及铜观音像。罗汉堂前花坛台垣有二块条石碑刻。南向横列为“寒拾遗踪”四大字,另有小字“翰林学士姚希孟题,崇祯癸酉冬章美书,住持明五立。”姚希孟(1579-1636),字孟长,吴县人,明万历进士,任翰林院检讨,以右庶子充日讲官,因立朝清正,博雅大度,为权贵所不容,出掌南京翰林院。母文氏,系文徵明曾孙女。姚希孟与舅兄文震孟同学,并负时名。

  台垣东向列一石,为程德全书“妙利宗风”四大字,末有程德全印,雪楼篆印二方。程德全(1860-1930),字纯如,号雪楼,四川云阳人,廪贡生出身,后投笔从戎,在侵华俄军即将炮轰齐齐哈尔的危急关头,他以身挡住俄军炮口,终成和议,得以破例擢升。宣统二年以奉天巡抚调任江苏巡抚,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在革命党人和地方士绅推动下宣布江苏独立,被推举为都督。后抗拒孙中山讨袁,退出政界,寓居上海,受戒于常州天宁寺,法名寂照,病逝于上海,葬于寒山寺侧。在苏任职期间曾捐俸集资继修寒山寺,并延请归隐故里的原甘肃学政叶昌炽纂修《寒山寺志》三卷。程德全为修葺寒山寺功不可没,寺院内多处留下了当年的踪迹,除了书“古寒山寺”匾悬天王殿门口,还书“妙利宗风”石刻为寒山寺山门上的横额,后寺毁石落,埋没泥中,1954年重修寺院时嵌入花坛以存史。

  这二方碑石明确地告诉人们:寒山寺留有寒拾遗踪,因寒拾遗踪而名寒山寺;但最早为妙利普明塔院,故而有妙利宗风承传。这是人们一进寺院就能见到的标志性纪念碑。

  寒拾画像

  前院正中前方为大雄宝殿。大殿两侧有月洞门通行,右额“性空世界”,入内可达钟楼;左额“水月道场”,前行北侧长廊边有井一口,性空题“寒拾泉”,循廊前行为闻钟亭、寒拾亭,北侧为方丈室和寺内僧众起居处。

  明末重修大雄宝殿时文震孟曾为之作重修大雄宝殿记。文震孟(1574-1636)字文起,长洲县(苏州)人,文徵明曾孙、姚希孟舅父。天启二年状元。官至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这篇记原刻在大殿前西南侧空地的石碑上,碑高218厘米,上宽90厘米,下宽80厘米,现在碑面苍苔斑驳,无字可认,几乎成了无字碑。这篇状元所作的《寒山寺重建大雄殿记》原文如下:

  寒山寺之名冠姑苏也,实系于“江枫渔火”之句,然亦以其地当孔道,舟车鳞集,非若深谷穷岩,窈冥阒寂,游者易于涉足。顾虽处闾阎嚣杂中,一入其门,清幽萧远,别为一境。以是从来名公韵士往往乐之为之题咏,为之记志,而寺愈益有声。后有晓山旭公能以雅事作佛事,修竹名花,图书香茗,媚秀静好,使人徘徊不能去。其嗣松陵鉴公、西流吾公等,乃益精进勤修梵行者,可必其宗风之不替矣。万历壬子,建杰阁以奉《大藏》,戊午殿罹火,复鼎新之,皆出自钵资,而后益以檀施。翼翼庄严,有加于旧,尤为诸刹所希有云。或谓:兹寺居四达之衢,朝商夕贾,呼筹握算,耳目熏染,以是圆顶方袍,不能不以计然余解,间一染指于自然生息。凡有建造,易于措置。顾经不云乎:“不坏世相,而谈实相。”资生产业,总非违背,贵有所以用之耳。檀度一门,原以破人悭囊,寻因觅果,各乘愿力,以觉群迷。吾公不吝资财,广作胜事,因地真矣。若能空诸所有,回向菩提,悟成坏之无常,论聚散之皆幻,繇有为法,证无住相,则又且一关超出,直跻圣境,乃至圣凡都泯,空有俱无。斯巍巍殿阁,眼前佛邦,即心即佛,弹指圆通,又宁惟人天小果已哉?寺有寒山、拾得二像,相顾轩渠,劳劳尘土,偶一瞻礼,亦不觉辗然自笑。不知张继题诗时已有此否?阅世既深,顺逆夷险,略已备尝,知世间事无非一笑者。凡人我、是非、爱恶、好丑,皆笑具也。即寒山慨世警世,百千咏叹,要不若一笑之直捷矣。殿成于己未年,住持僧即明吾,请予为记者僧性宁,所谓勤修梵行者也。崇祯庚午仲冬之吉。

  《记》中提及“寺有寒山、拾得二像,相顾轩渠,劳劳尘土,偶一瞻礼,亦不觉辗然自笑。不知张继题诗时已有此否?”大雄宝殿最后一次毁于清咸丰十年,宣统三年程德全重建之。这是寺院中最大的正殿。大雄宝殿几乎所有佛教寺庙中都有,这是因为“大雄”是对释迦牟尼道德法力的尊称,意为威德高尚,一切无畏,法力巨大无边,有大力降伏群魔。殿门楣悬“大雄宝殿”匾额,谢孝思题。殿内抱柱楹联:

  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

  百八杵人心警语,阎浮夜半海潮音。

  上款署“佛历二千五百三十二年岁次戊辰仲夏”。佛寺以1956年为释迦牟尼涅槃二千五百周年纪念,以佛历二千五百三十二年推算即公元1988年,农历正是戊辰年,下款署“赵朴初敬撰并书”,并盖有一方印“朴初八十后作”,系年逾八十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为寒山寺撰联并书写。赵朴初对寒山寺特别关心,曾多次指导寒山寺的整修,最后为普明宝塔取唐塔塔形的决策也是由他一锤定音。

  人们来到正中的大雄宝殿,迎面是释迦牟尼佛像。殿中央汉白玉雕砌的高大须弥座上供释迦牟尼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两旁胁侍者为佛门嫡传世系的迦叶和阿难二尊像,老者抱拳为“头陀第一”的迦叶,少者合掌为“多闻第一”的阿难。中间佛代表“真如本性”的“性德”,两旁代表从“性”起“用”的“修德”,这就是常见的“一佛二菩萨(或罗汉)”的供奉,迦叶尊者代表苦行,阿难尊者代表多闻。佛像的供奉都有其教育意义,性德虽有而不能显现,得不到受用,所以性德的显现要靠修德。欢门盘金绣“佛光普照”。供案上鲜花供奉,供案前94公斤铜香炉及两旁100公斤粗壮铜烛柱为苏州民丰锅厂1983年所铸。两旁为金身铁铸十八罗汉像,相传铸于明成化年间,原供奉于五台山,后转至北京,赵朴初乃将其安置灵岩山寺,最后由寒山寺请来供奉。此为大雄宝殿一宝。

  一般寺院佛祖殿后之壁通常是塑观音踏鳌鱼之景象,独寒山寺在此嵌罗聘所画寒山、拾得像石刻;南壁另嵌郑文焯指画寒山像石刻。这是寒山寺的特色。

  罗聘绘寒山、拾得石刻画像

  罗聘绘寒山、拾得石刻画像图为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蓬头、散发、袒胸、笑颜,古拙若愚;画面有罗聘手书诗篇,介绍寒山、拾得劝人欢颜和好的情状:

  “《寒山、拾得二圣降乩》诗曰:‘呵、呵、呵!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为人烦恼终无济,大道还生欢喜间。国能欢喜君臣合,欢喜庭中父子联。手足多欢荆树茂,夫妻能喜琴瑟贤。主宾何在堪无喜,上下情欢分愈严,呵、呵、呵!’考寒山、拾得为普贤、文殊化身。今称和合二圣,为寒山、拾得变相也,花之寺僧罗聘书记。”

  罗聘(1733-1799),字遯夫,号两峰、花之寺僧、衣云和尚,大画家金农弟子,原籍安徽歙县,迁居江苏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画人物、佛像、花果、梅竹、山水,笔情古逸,思致渊雅,自成风格。曾作《鬼趣图》讽刺当世,袁枚等名流争相品题。《寒山、拾得二圣画像》,则是劝人欢颜少烦恼的喻世之作,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自如,人物刻划生动传神,所书降乩诗拙朴古茂,是罗聘人物画之传世佳作。

  罗聘画寒山、拾得像刻石为影响最大的二圣石刻像,连同《寒山、拾得二圣降乩》诗一起流传甚广,有刻石拓片,是人们心目中不拘形迹的颠狂二圣像。北宋黄庭坚在《题落星寺》诗中自注:“僧隆画甚富,而寒山、拾得画最好。”《寒山寺志》作者叶昌炽认为:“隆为宋时僧,其所藏画笥,至近亦唐人笔,此寒、拾像之最古者。”可惜此画没有见到。泉州开元寺宋代石塔中,亦有寒山、拾得石雕像。在东塔第二层有寒山、拾得两尊浮雕石像,高两米,寒山左手握经卷,右手置胸前;拾得左手握念佛珠,右手垂身后。两人服装整齐,笑逐眼开,喜形于色。这是现存最早的寒、拾雕像。

  在苏州虎丘山塘“五人墓”院中,1983年移入《白公堤石幢》,幢通高3.16米,正面镌明万历三十九年王穉登所撰《重修白公堤记》,一侧面为五百尊者线刻像,另一侧面镌明代吴中名画家薛明益作寒山、拾得石刻画像,上方有陈元素和薛明益所书寒山子寺。此石刻画像与寒山寺石刻画像大相径庭。薛明益画的寒山、拾得是两位神情举止庄重的高僧,正闲坐在树下石上看经谈论,并题诗:

  “家有寒山诗,胜人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几遍。”

  同样苏州的两处石刻画像,时间相隔三、四百年,形态风格却迥异。可能是清雍正帝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后,两人原来书生诗僧的形象才被神化为现在的形象了。

  指绘寒山子像石刻

  寒山寺大雄宝殿壁间还有另一幅作品,在南侧墙壁,为郑文焯在光绪六年九月十六乘船游览寒山寺时以手指蘸墨信手画了一幅寒山子写意像,画面也有题词:

  “登岳采五芝,涉涧将六草。散发荡元缁,终年不华皓。光绪庚辰九月既望,枫桥舟中写。大鹤居士郑文焯指头戏墨。”

  这幅指画像后由程德全整修寒山寺时请唐仁斋石刻艺人镌刻成碑,嵌入大雄宝殿墙壁间珍藏展示,并在画旁题词:

  “昔苏文忠过洛城广爱寺,观朱瑶画文殊、普贤,题诗赞叹,证之唐闾邱胤《天台国清寺记》,以寒山、拾得为文殊、普贤化身。然则坡公诗中所称‘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在唐已有其画像,为世所瞻奉。此图乃高密郑中书叔问所写,寒山仙迹,游戏三昧,得且园指墨逸趣,藏之吴中故家有年已。今寒山寺落成,因取以钩抚入石,为识其颠末云。宣统庚戌之岁冬至日,云阳程德全题。”

  郑文焯(1856-1918),字俊臣,号小坡、叔问,又号冷红词客,晚号大鹤山人,光绪举人,官内阁中书。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籍汉军正黄旗,自言原籍山东高密大儒郑康成之后。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前后在苏州40余年,初寓马医科讴园,后居乔司空巷西园、剪金桥巷冷簃等处,历任巡抚都礼聘他为上客,能词,兼长金石、书画、医学,著有《大鹤山房全集》。逝世后,平生金石文字之友康有为前来吊唁,并为之作墓表。这幅《寒山子像》用指头蘸墨绘成,称为“指画”,信手而来,简练古拙,寥寥数笔,却将寒山子神态刻划得诩诩如生。指头画,是一种特殊的中国画画法,以指头、指甲和手掌蘸水墨或颜色在纸绢上作画,清康熙时高其佩擅此法。高其佩亦铁岭人,指画有“叱石成羊”之妙,郑文焯指画亦得奇情异趣,为我们留下《寒山子像》墨宝刻石。罗聘画《寒山拾得像》和郑文焯画《寒山子像》二方刻石成为大雄宝殿又一宝。

  寒拾泉和寒拾亭

  大雄宝殿后为一花园,林木扶疏,鸟语花香。有从日本移植此处的五叶松,通常是地栽或盆栽,人工培育,点缀园林,五叶松是日本著名的尖细针状松树,观赏价值较高。此外还有日本友人栽植的樱花树,叶下脉上以及花梗、萼筒均被毛,萼筒圆筒形,花开时节,如浮云绕绿枝,别是一番情趣。东北侧有闻钟亭、寒拾亭,供游人小憩,可欣赏周围景致。里侧还有客堂、方丈书斋及僧众生活区。穿过花园,便是寒拾殿、藏经楼。这里集中了寒拾泉、寒拾亭、寒拾殿,前面大雄宝殿又有寒山拾得画像及寒山子画像刻石,处处体现了寒山寺以寒山、拾得为中心的宏旨。寒拾景观知多少,景物像设处处见。这是寒山寺与众不同最为显著之处,也是人们寻访寒山寺特别感兴趣之处。

  寒拾泉,为寒山寺古泉。在园地北侧回廊边,四周有花岗石构筑的井台和围栏,石栏板上还有浮雕莲藕图案,古朴简雅。井栏圈上镌刻性空法师所书“寒拾泉”三字,当寓饮水思源之意。在寺院照墙北侧路口也有一口井,名“和合泉”,是后来开凿的。而“寒拾泉”当为寺内古井,井泉清冽甘甜,供寺僧日常饮用。现代都用上自来水,此泉存为遗迹。这是第一处以“寒拾”命名的景观。

  寒拾亭,在寒拾殿北,寒拾泉东,相连曲廊,从曲廊可至寒拾亭。寒拾亭南侧曲廊下穿行向前可至寒拾殿,向东即可至普明塔院。寒拾亭形制为一方亭,背靠方丈书斋,前面向西开敞,南、北墙各有一长方形砖细门进出通行。亭中设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视野开阔,可欣赏后园景致,四周种植五针松、古银杏、日本赠送的樱花树等。这是第二处以“寒拾”命名的景观。

  寒拾殿

  寒拾亭南、院中央是寒拾殿。这是第三处以“寒拾”命名的景观,也是寒山寺最突出的寒山、拾得神像处,是寒山、拾得二圣专殿。明代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及清代徐崧《百城烟水》均述及原有此二像。称永乐三年,“方丈则设寒、拾、丰干之像,不敢忘其所自也。”明末姚宗典有《寒山、拾得像已剥落矣,忽有人自天台来,塑画如生,为赋喜寒山拾得重来诗》:

  漫指沧桑认去来,枫江依旧笑容开;晨斋钵捧香云盖,夜课钟沉宝月台。

  意在毫端离语默,风生帚下绝尘埃;只看石罅人还在,肯信昆罔已劫灰。

  姚宗典,字文初,吴县(苏州)人,系前面题写“寒拾遗踪”的翰林学士姚希孟之子,崇祯十五年解元,明亡后隐居山中。诗中石罅人,指寒山、拾得,说他俩在闾丘胤礼拜追踪下缩身入岩石缝中之事(详见后文)。昆罔劫灰:昆罔,昆仑山,产玉,《尚书·胤征》:“火炎昆罔,玉石俱焚。”此以昆山美玉喻两僧像;劫灰,劫火之灰,《高僧传》:昔汉武帝得昆明池底黑灰,西域梵人竺法兰曰: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李贺诗:“劫灰飞尽古今平。”末句诗说庆幸两僧塑像重来,未遭劫难。但后在太平天国战事中被毁。

  寒拾殿与藏经楼合为一体两层建筑。匾额均出自赵朴初手笔。殿楼面阔三间,二层,硬山造,藏经楼屋脊上雕饰有唐僧西天取经人物故事,造型生动,寓意隽永;下层左右各接单坡顶禅房一间,并前伸作卷棚歇山顶,戗角舒展,相对似两厢;下层中间辟为寒拾殿,供奉寒山、拾得二圣僧全身塑像。寒拾殿与藏经楼及下层两厢的结构颇具特色,是苏州香山古建巧手妙构之作。

  四、寒拾探源:诗僧缘何成二仙

  寒山寺因寒山子而得名。明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称:“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著木履,被蓝缕衣,掣风掣颠,来此缚茆以居。暑渴则设茗饮,济行旅之渴。挽舟之人,施以草屩,或代共挽。修持多行甚勤。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入岩石而去。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

  《大宋高僧传》卷十九载:“寒山子者,世谓为贫子风狂之士,弗可恒度推之。隐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号为寒、暗二岩,每于寒岩幽窟中居之,以为定止。时来国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令知食堂,恒时收拾众僧残食菜滓,断巨竹为筒,投藏于内。若寒山子来,即负而去。或廊下徐行,或时叫噪凌人,或望空曼骂。寺僧不耐,以杖逼逐,翻身抚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或发辞气,宛有所归,归于佛理。初闾丘入寺,访问寒山,沙门道翘对曰:‘此人狂病,本居寒岩间,好吟词偈,言语不常,或臧或否,终不可知。与寺行者拾得以为交友,相聚言说,不可详悉。’寺僧见太守拜之,惊曰:‘大官何礼风狂夫耶?’二人连臂笑傲出寺,闾丘复往寒岩谒问,并送衣裳药物,而高声倡言曰:‘贼我贼。’退便缩身入岩石穴缝中,复曰:‘报汝诸人,各各努力。’其石穴缝泯然而合,杳无踪迹。乃令僧道翘寻其遗物,唯于林间缀叶书词颂并村墅人家屋壁所抄录,得三百余首,今编成一集,人多讽诵。后曹山寂禅师注解,谓之《对寒山子诗》,以其本无氏族,越民唯呼为寒山子。至有‘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句,历然雅体。今岩下有石,亭亭而立,号幽石焉。”

  《景德传灯录》卷二载:“天台寒山子者,本无氏族。始丰县西七十里有寒、暗二岩,以其于寒岩中居止得名也。容貌枯悴,布襦零落,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时来国清寺,就拾得取众僧残食菜滓食之。或廊下徐行,或时叫噪,望空谩骂。寺僧以杖逼逐,翻身拊掌,大笑而去。虽出言如狂,而有意趣。一日,丰干告之曰:‘汝与我游五台,即我同流。若不与我去,非我同流。’曰:‘我不去。’丰干曰:‘汝不是我同流。’寒山却问:‘汝去五台作什么?’丰干曰:‘我去礼文殊。’曰:‘汝不是我同流。’暨丰干灭后,闾丘公入山访之,见寒、拾二人围炉语笑,闾丘不觉致拜,二人连声咄叱。寺僧惊愕曰:‘大官何拜风狂汉耶?’寒山复执闾丘手,笑而言曰:‘丰干饶舌。’久而放之。自此寒、拾相携出松门,更不复入寺。闾丘又至寒岩礼谒,送衣服药物。二士高声喝之曰:‘贼我!’便缩身入岩石缝中,唯曰:‘汝诸人各各努力。’其石缝忽然而合。闾丘哀慕,令僧道翘寻其遗物,于林间得叶上所书辞颂,及题村墅人家屋壁间共三百余首,传布人间。曹山本寂禅师注释,谓之《对寒山子诗》。”

  寒山,生卒年不详,姓名亦不传。历来众说纷纭。闾丘胤任台州刺史在贞观十六年至二十年(642-646),因闾丘胤在宋本《寒山子诗集》前有篇序影响颇大,历来都以此说为据。宋本《寒山子诗集》载《拾得录》云:“丰干禅师、寒山、拾得者,在唐太宗贞观年中,相次垂迹于国清寺。”近人余嘉锡考证闾丘胤序系伪作。但其中也有真实成份。如关于寒山、拾得风狂之传说,而寒山自己诗中亦有:“时人见寒山,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另一说为中唐时人。如《仙传拾遗》云:“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766-779)隐居天台山翠屏山(即寒岩)。”

  据寒山诗作,寒山当为世家子隐居农村生活,由避世而弃家,贫子因成寒山子;由弃家而出家,寒山子终为寒山。出家后曾在枫桥畔缚茆以居,最终隐迹于天台山寒岩。寒山诗存世三百余首,从中可见其生平及性情。

  寒山拾得与和合二仙

  寒山、拾得像曾毁于咸丰十年,便未再重塑。现寒拾殿寒山、拾得像塑于清末民初。寒山左手捋腰带,右手执一枝荷莲,拾得两手一上一下,捧持方棱圆口净瓶,童子脸、刘海发,袒胸赤足,相视嬉笑,予人以欢乐、吉祥之感。殿内楹联为崔护所撰,周文祥书:

  座上有寒山拾得,仍是钟声敲佛地;

  庭中无杂垢嚣氛,何须月影锁禅门。

  和合二仙的称号,寒山为“妙觉普渡和圣寒山大士”,拾得为“圆觉慈渡合圣拾得大士”。这很可能是出于雍正帝的敕封了。清雍正帝曾亲为《寒山子诗集》作序:

  寒山诗三百余首,拾得诗五十余首,唐闾邱太守写自寒岩,流传阎浮提界。读者或以为俗语,或以为韵语,或以为教语,或以为禅语,如摩尼珠体非一色,处处皆圆,随人目之所见。朕以为非俗、非韵、非教、非禅,真乃古佛直心直语也。永明云:“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如二大士者,其庶几乎。正信调直,不离和合因缘;圆满光华,周遍大千世界。不萌枝上,金凤翱翔;无影树边,玉象围绕。性空行实,性实行空;妄有真无,妄无真有。有空无实,念念不留;有实无空,如如不动。是以直心直语,如是如是,学者狐疑净尽,圆证真如,亦能有无,一体性行,一贯乃可,与读二大士之诗。否则随文生解,总无交涉也。删而录之,以贻后世。寒山子云:“有子期,辨此音。”是为序。雍正十一年癸丑五月朔日御笔。

  寒山、拾得化禅机为通俗易懂的直心直语,赢得清雍正皇帝也对此赞赏不已。寒山寺特别受人推崇备至,与寒山、拾得的神异传说也有关系。正是雍正帝称其“不离和合因缘”,据传御封为“和合二仙”,诗僧由此尊奉为和合二神仙。

  《寒山寺志》中载有一段《寒、拾问答》尽见禅理。在偈语前有这么一段问答。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身世探索

  至于寒山子的身世,历来为人们所关注,不少人也作了一些探索。有的人根据寒山子的诗,称寒山子本是贫苦的农村读书人,自称贫子,他看到当时社会的丑恶,不图仕进,跑到天台翠屏山隐居起来,其山深邃,当暑有雪,名寒岩,因此他自号寒山子。他常到当地的国清寺,结识了该寺做杂役的沙弥拾得,两人意气相投,成为莫逆之交,寒山子因此也皈依了佛门。后来又有丰干禅师的指点,三人成为传说中的三隐。但也有人认为贫苦农村衣食为主要问题,如何能有此学问。更有陆鸿昇先生作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认为寒山子即隋朝开国君杨坚三弟滕穆王杨瓒的第四子杨温。杨温共兄弟六人:长兄杨纶,字斌籀;二兄杨坦,字文籀;三兄杨猛,字武籀;五弟杨诜,字弘籀;六弟杨静,字贤籀。弟兄六人中除杨静出继叔父杨嵩为子外,其余五人均遭帝贬分别至长沙、衡山、零陵、南海等五郡。杨温,字明籀,好学解文,因作《零陵赋》遭隋炀帝忌怒,从始贬地零陵再迁徙至南海。杨家显赫时,杨温父杨瓒封雍州牧,兄杨纶封邵州刺史,杨坦封竟陵郡公,因此在寒山诗中有“我有六兄弟”、“兄弟同五郡”、“父子本三州”之句,将自己家族史作了简明交代。

  由于家道中落,屡遭不幸,杨温“不觉大流落”,这种大的失落感最终使他“抛绝红尘境”,走上了归隐之路,经历了“出生三十年,尝游千万里”的云游生活,36岁时在浙江台州翠屏山寒岩落脚作为长期隐居地,并逐渐与国清寺的丰干、拾得结为好友,情投意合,时相往来。这种隐逸生活使他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前面所载的《寒、拾问答》,便是寒山、拾得志趣相合的记载,寒山由此并发出了“我自住寒岩,快活长歌笑”的心声,直至百余岁圆寂。

  寒山子在六十多岁时,曾有过一次外出探亲访友的过程。后来他在诗中记述:“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大半入黄泉。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对他这次外出,《仙传拾遗》记“十余年忽不复见”。实际上这段时间他从浙江天台出发,时已年近古稀,自认为这将是此生最后一次的外出寻访,所以绕道多处,往返逗留,将近十年。在这期间,寒山子取道古运河,走走停停,在苏州枫桥“缚茆以居”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希迁禅师创建伽蓝,额名“寒山寺”。

  寒山子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一直魂牵梦萦困扰着他。诗为言心声。在他的诗中也不时地流露出他对昔日的追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往昔生活。如少年时“琴书须自随,禄位用何为。”“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少小带经锄,本将兄共居。”“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穷。”以及“昨夜梦还家,见妇机中织。驻梭如有思,擎梭似无力。呼之回面视,况复不相识。应是别多年,鬓毛非旧色。”的梦境。这些诗并不是一般的农村贫民读书人所能作的。寒山子出自豪门,家学渊源,书史皆通,经历曲折变故,遁迹空山,避人避世,是为隐逸之流;自称贫子,状如狂士,是其真实写照;后被引为仙为佛,总属说者寄托。诗之吟咏总是有感而发,当然他的诗也并非纯粹的写境叙事,而是含有或教或禅之机理譬喻。读者可详阅寒山诗选。

  寒山诗的影响

  因为寒山子有诗三百多篇传世,诗体不拘,除五言七言,还有三言、多句的不同形式,不受格律限制,平白如话,嬉笑世俗,寓有深刻佛理禅机,对后世影响很大。佛徒禅师很喜欢引用他的诗句,并有的效仿寒山诗而题诗,如碓庵和尚《效寒山诗》近四十句,宋王安石亦有《拟寒山、拾得》诗二十首,如“幸身无事时,种种妄思量。张三袴口窄,李四帽簷长。失脚落地狱,将身投镬汤。谁知受热恼,却不解思凉。”清陈汝楫有《效寒山子体》诗十四首。彭定求(清代苏州祖孙状元彭定求、彭启丰)《题寒山集》也效寒山子诗,其中有“一卷寒山诗,恰称幽人读。嘐嘐天籁声,空山洗丝竹。中有如意珠,明光遍地烛。怜悯诸有情,色味同徵逐。那堪慧眼观,一笑发其覆”。寒山子诗能影响到王安石、彭定求辈的喜好,绝非一般。

  寒山子诗在海外影响也很大。东邻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岛田翰曾为宋本《寒山诗集》作序。寒山子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日本寺院对寒山诗的研究更为普遍。日本著名小说家森欧外根据《寒山寺文诗集序》的内容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而被称为佳作。英国则有亚瑟·魏雷、华特生、加里·史奈德等人对寒山诗的选译本。斯里尔·波兹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也收进了寒山诗24首。小说家克洛珂的长篇小说《法丐》则在扉页上题写“献给寒山”。美国一些嬉皮士把寒山当作偶像崇拜,吟咏寒山诗句,模仿寒山狂放形象,曾掀起一般“寒山热”。不少学习中国历史和汉语的美国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不知道寒山子,没有几个不读过寒山子诗的。寒山子一时成了世界知名人物。

2004年第3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