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快乐的秘诀(外一篇)

尚建荣

  金钱要布施而不是占有才会快乐,爱情要奉献而不是索取才会快乐,荣誉要服务大众而非唯我独尊才会快乐。

  禅师的快乐秘诀正是这样说的。

  有三个活得很不快乐的人,一日去请教过得很快乐的禅师:“怎样才能让自己过得快乐?”

  禅师说:“你们先说说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在世上?”

  一个说,他活在世上是因为他一家老小要靠他养活,所以他不得不活着。

  另一个说,等到有一天他老了,就会看到满堂的儿孙,那时他就会觉得自己过得很快乐,所以他要活着。

  最后一个说,因为他害怕死,所以要活下去。

  禅师听完他们三个人活着的理由,笑了笑说:“你们有这样活着的理由,所以你们是不会过得快乐的。”

  三个人不明白,于是问道:“那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活得快乐呢?”

  禅师不去正面回答,问道:“那你们想得到什么才觉得自己就快乐了呢?”

  三个人抢着回答。

  一个说,我要是有了无数的金钱,就会觉得快乐。

  另一个说,我要是有了至高的地位,就会觉得快乐。

  最后一个说,我要是有了完美的爱情,就会觉得快乐。

  禅师又笑了:“世上像你们所要的这些一些人得到了,但他们却活得并非快乐。相反,正是这一切,给他们还带去了无尽的烦恼和忧虑。你们有这样的想法,你们当然是不会快乐的。”

  三个人无可奈何地问道:“那我们到底怎样去做才会让自己活得快乐?”

  禅师就如此这般地对他们说出了快乐的秘诀。三个人听后就离禅师而去,从此过得十分快乐和幸福。

  这是佛经中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好多的人常常不也像那三个曾经过得不快乐的人一样,常常为了一己之利或出于个人的感受去权衡生的快乐和幸福吗?正是这种跳出了广众的福祉和利益而沉缅于个人对生活中快乐与否的感官偏执和武断,我们才自己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难以解脱,末了,还牢骚满腹地怨天忧人。这真是一个人生的悲哀和无知。

  在生活中,你要是常常觉得自己活得不够快乐,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改变自己的观念:金钱要布施而不是占有才会快乐,爱情要奉献而不是索取才会快乐,荣誉要服务大众而非唯我独尊才会快乐。

  禅师的快乐秘诀正是这样说的。

  多年以前,在台湾曾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有一位令警方头痛不已、作案千余次从未失手的小偷在一次行窃的过程中终于被警方抓获。当时还是一名记者的著名作家林清玄前往采访、报道了这一案件。

  在台湾,每天报道这种小偷事件的新闻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但是这一次,却因为林清玄在报道中写的一句话,它让当事人从此扭转了人生的航向。

  这句话是这样写的:“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干任何一行都会有所成就的吧!”

  正是这一句极其平常而普通的话,它让这位失足者在心底重新找回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从此,一个浪子要回头的坚定信念就被这簇充满包容、博爱的文字火花给点燃。

  正如同作者所说的那样,后来,这位小偷改邪归正干起了别的。几年之后,他就成了台湾有名的几家大型炉店的负责人。

  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对林清玄不无感激地说:“是你写的那篇报道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它使我想到除了做小偷,为什么我没有想到过做其它正当的事?”

  其实,每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他都从心底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赏识。孩子对于父母,学生对于老师,下属对于领导,残疾人对于健康者,失足者对于整个社会……也许在生活中,一个人往往因为你的一句赏识之辞,一道赞许的目光,他便立刻产生出一种令人不敢相信的力量而改变许多。试想想,如果没有林清玄那一句对差错的“赏识之辞”,这位今日的老板说不定至今还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难免做错许多事,这件事让我们懂得:在对差错的赏识背后,它所呈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和社会对他人的理解、尊重、肯定和激励,同时,它更体现出的是一个人和社会对他人的宽容和博爱情怀。

  一个人有了这种情怀,他就会不断完善自己;一个社会有了这种情怀,它就会快步走向强大和完美。

  我相信,这样的情怀它终会一点点充盈我们的每一个日子。

2006年第3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