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超越“慈善超市” 凸显“慈悲胸怀”——以苏州寒山寺的慈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例

文剑钢

  内容提要:慈善出自人的善念,源于人性深层的慈悲心。当慈善形成社会文明的象征,对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人性的觉悟产生重大影响时,慈善与慈悲重叠一一人性的伟大由此谱写出历史的篇章。本文从当代流行的“慈善超市”现象入手,以寒山寺的慈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例,阐述了慈善的本源、目的、慈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开启心智、倡导爱心、和谐社会、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慈善文化慈悲为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

  一、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与问题

  “慈善超市”是当今社会慈善事业的一种运行方式,它产生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由“好意慈善事业组织” (GoodWell)创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

  “慈善超市”是个新生事物,最早的“慈善超市”于2003年5月在上海开办。此后,广廾I、武汉、苏州、济南等城市陆续建成一批“慈善超市”。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建起常设慈善捐助站(点、中心)和“慈善超市”3.8万个,基本形成了“政府供养、财政支持、社会捐助、寺庙善举”等类型的覆盖全国城市的慈善捐助网络[1]。

  就某种意义而言,

  “慈善超市”既反映一个国家慈善事业的发展状态,也折射民众“人心向善”的心态。虽然自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以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已有较快的发展,但总体上尚处于低水平阶段:

  (1)慈善捐赠水平较低,占全国GDP的比重不足1%’[2]。 (2)慈善机构处于发展初期,数量较少,动员社会资源能力弱,社会公信力不足,接受捐赠的渠道不畅。

  (3)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慈善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融投资、退出等完整法律框架尚未形成,使一些有意从事慈善事业的团体与个人徘徊观望。

  (4)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公益救济与福利观念惯性,使民众对个人捐赠的意义与价值认识不足,慈善捐赠在民众中意识淡薄,尚未形成社会团体或个人的一种义务和责任”,。

  (5)慈善事业的运行政策、机制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使得一些社会捐助属性的“慈善超市”在物品捐助来源、经营理念、方法和监管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诸多因素表明,中国当代的慈善事业要赶上国际水准是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4]。

  随着我国的经济振兴,长治久安,国际声誉和地位日益提高,在国泰民安盛世之下,人心向善、安居乐业求发展,为文明古国传统慈善事业的勃兴带来了机遇。近年来,慈善事业反映在宗教慈善事业的建设方面可谓异军突起。2004年,在千年古刹寒山寺方丈秋爽大和尚的倡导、主持下,苏州寒山寺慈善中心成立暨“慈善超市”开业,为寺庙慈善文化的延续、与促进地方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掀开引人瞩目的一页。

  虽然僧、俗的生存方式与行为目标大相径庭,但是,人间的寺院不可能与凡世绝缘而形成真空,

  “积德行善”既是世人弃恶扬善、得人天果报的目标,也是每一位“修真悟道”的实修证法者立足凡世,修行开悟的必由之路。世间内外,慈善事业的载体无论僧俗而同出于人心,作用于社会,反哺于国民。因此,慈善应当是僧俗异曲同工的慈善文化,全社会的慈善事业。至于“寺庙善举型”的慈善事业能对社会产生多大影响,则需要站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高度,超越“慈善超市”的形式,探讨其根源、目标、层次、传承和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慈善的基本问题研究

  l、对慈善与慈悲概念的理解

  慈:仁爱:慈祥、慈爱、慈悲。由心而出,具有关爱人际祥和的感情色彩:善:好事:是对人类品行的善良、善意、善事、善举等评价。慈是起点,善是落实。

  “慈能与乐,善能拔苦”。故慈善涉及的是人的思想行为和道德,是人类本质仁爱之心与良好举止的表现[5]。

  相对“慈善”而言,慈悲是建立在无私无我、平等无别的基础之上。因慈悲心而行,则“善在其中,爱心可用”,它是由人类社会“善”的道德出发,返朴归真,直达人性本源的“慈悲”。当然,这里的“慈悲”对于佛家的“了悟”不是本源,依然“是指月之手,非月亮本身”。人世间,慈悲博大,是彻而非悟。世俗谛的慈悲是必修之路,可以对治我执,但执著于此,必将迷失本性,执著于我而妄生邪见。所以,慈善与慈悲虽一字之差,在世间内外却有小大、浅深、迷悟层次之别——互为依存,序列有致,不可或缺。

  2、慈善与慈悲的本质与关系

  由“慈善”与“慈悲”的涵义可知,它们无论涉及物质与精神、思想与行为,最终必然“直指人心”。对于个体的人而言,无所谓慈善。因为人作为生物种群的个体来到世上纯属偶然:出生、成长、衰老、死亡,一切遵循自然生存法则。故在生死之间的漫长阶段惟有生存与繁衍的行为而已。这是一个虽具备人形却不具备人类思想的动物生态过程。个体的人只有作为人类社会群体的一员,才具有普通的人性和人生,具备区分慈善与凶恶的智能。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的人会在生存过程、人际交往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产生思想、形成观念或道德原则,而这些思想、观念与原则必将导致人以某种自觉、主动的选择性行为付诸于行动,选择性思维会在类比中催生出思维的创造性。因此,具备了这种主动选择行为,就必然导致个体人在人类社会中的差异性,于是,社会开发了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情感,揭示出好歹成坏、善恶恩仇、贫富贵贱、尊卑荣辱等等的对立统一律一一从此掀开了人类生命存在丰富而多彩的一生,脱离了动物性的自然生存规律,走向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

  当然,这里的“生态文明”是指中国古人所秉承的“天人合一”观。人们在生存劳作、促进社会文明中发现,人是宇宙自然中的一员,人要生存发展必须与世间万物保持既对立又和谐的关系,即使是人人之间、家庭、帮派、种族、国家之间,都有对立和谐甚至地位关系的转换。虽然人生必经“生老坏灭”的简单过程,但又何尝不经过世间“因果律”、

  “对立统一律”等所谓人类社会“知识文化”、

  “经验教训”的“熏蒸”和“熬煎”。这个过程,既滋生“爱恨情仇”,也培养“惩恶扬善”。如果说人类必须有好坏、善恶的分别,也一定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竞争、发展是核心的主线。于是在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通常表现出:“善”来自平和,

  “恶”出自危难,善、恶同根体现出人性的两面。而慈悲就是与生俱来,超越“善”、 “恶”二元对立的人性本源。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心即是拯救生灵困苦,使其生命快乐的“平常心”,慈善文化就是世间内外的德行、布施在文化过程中的具体表现”[6]。所以,

  “慈善超市”作为经常性地以募集和发放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捐助载体和机构,是社会新型慈善救助体系重要的基层平台。它是人类道德的基础,慈悲布施的起点。

  3、我国慈善文化的缘起与发展

  (1)社会的慈善事业中国早期的慈善事业是社会救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实施“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慈善救济政策。

  《周礼》记载,周朝实行“保息六养”之政:即慈幼,养老,振穷,恤贫,宽疾,安富”。自此以后历朝历代,无论国家状况怎样,其朝政十分重视慈善救济事业,把行善施救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如汉代颁行“养老令”、

  “胎养令”:南北朝设立“六疾馆”、

  “孤独园”:唐朝设立收容贫穷、病残、老孤的“悲田养病坊”。至宋代,慈善救济事业自上而下体制完备,设施齐全,专门设施赡养鳏寡孤独贫病老人的“居养院”、

  “安济坊”,收容婴幼的“慈幼庄”、 “婴儿局”和掩埋代葬的“漏泽园”等。其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慈善事业史上的昌盛时期。见[4]

  (2)佛家“慈悲心”的慈善事业明、清时期,虽然政府的慈善救济事业延续如故,但更为兴盛的是民间开办的慈善事业以及以佛教为主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趋势下创办的各类慈善、公益设施与机构,民心向善成为社会道德的主流,从此,传统慈善事业进入了一个“多元共建”的新阶段。其实,无论是早期的“佛道儒”各家文化,还是近代舶来的基督教文化,其“慈心向善”的理念都已成为中国慈善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并产生积极影响。其中佛教的大慈大悲观念与因果报应学说,毫无保留地融入传统慈善文化,

  “慈悲为怀”构成了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动力机制,深深地影响了历代甚至是当代的慈善事业。

  (3)新中国的慈善事业在建国前的百余年时间里,中国经历了无数次战乱。当家破国亡的危难之际,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成立新中国并开始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60年,短短的半个多世纪,中华民族以艰苦卓越的才千,把一个千疮百孔,曾被瓜分殖民的“东亚病夫”建设成为屹立于世界的重要的经济实体,这其中,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遗产”为民富国强、快速振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新中国的慈善事业也开始从战后破碎的社会机构中重建,从民不聊生的生存危机中苏醒,百业待兴,我国的寺庙慈善事业也从废墟中萌发出新的生命,融汇到遗产保护、传承和济世利民的使命当中。

  (4)

  “慈善人间、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从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演化可知慈悲的人性、慈善的人心,对社会安定、家庭和睦、人生幸福的关联。无论社会荒蛮与文明、观念先进与落后,文化东方与西方,慈善始终伴随着朝野官民、僧俗众生,以机构或个人行为向人们传递慈的仁和、善的爱怜;虽然人生的种族血统、宗教信仰、慈善目标各异,然而其中所表达的博爱内涵却是一致的,

  “仁者爱人”!“因为爱,所以爱”,爱使人心向善,爱使生命有了意义、爱使生活丰富多彩、爱使社会和谐而长治久安。

  由此可见,慈善事业对于人类社会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业,以至于在灾难困苦、战祸纷争的年代也依然能够通过各种形式传播慈爱、善良的温暖,甚至通过各种途径把慈善融入文化历史的长河之中,使之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三、以寒山寺慈善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例

  千年古刹寒山寺,在当代法主性空和秋爽大和尚的带领下,边修复殿堂塔宇、边开展佛教慈善事业,学修并重,

  “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事业”,使寺院从“残垣断壁”中焕发出超越前世的历史风采,寒山寺慈善事业的保护与传承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寒山寺慈善法统的演化

  (1)千年名刹,古韵今风演绎慈善人性 “寒山寺始建于佛教盛行之梁天监年间”(502-519),初名“妙利普明塔院”,以唐贞观中寒山子曾止于此“缚茆以居”,

  “石头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

  (《寒山寺重修记》明姚广孝)。自此寒山子被尊为寺院祖师,世代供奉,希迁为寒山寺开山祖师广为铭传;千百年来,寒山寺曾遭唐“会昌法难”、

  “五代战乱”、南宋金兵入侵、明清时期的塔殿尽毁一一经历朝历代,可谓“梵宇历劫,屡毁屡建[7]:”寒山寺在“屡毁屡建”中成就今日举世名刹,既借助文人墨客的“推波助澜”、历代官宦商贾的介入,更依赖僧人的化缘募捐以及民众、居士的慈善布施。这是一条僧众和合、坚不可摧的慈悲法脉,也是一则寺院香火永继的慈善历史因缘。

  (2)寒山拾得,

  “和合二仙”彰显慈悲胸怀寒山曾隐寒岩山而得名寒山,拾得因丰干道边拾得而名曰拾得。在史料中,寒山子曾于唐贞观(627-649)中或大历(766—779)中隐居浙江天台山的寒岩,与国清寺的拾得和尚、丰干禅师演绎了诗境、禅意,“平等”、

  “隐逸”、慈悲关爱的和合精神并有神异奇事传颂[8]:在苏州寒山寺的“寒拾殿”里,至今有被尊为大士供奉的寒山拾得塑像:二人皆身材微胖、坦胸赤足、童颜留发;寒山持荷花、拾得擎净瓶,欢乐嬉戏,传达出亲切感人的神韵”[9]。作为慈悲与慈善圣贤的“和合二仙”寒山与拾得,更是通过“寒山子诗集”、历代名家“寒拾艺术造像”

  (绘画、碑刻、玉雕等工艺晶),把和合仁爱的慈善思想广泛流传民间、日韩乃至美、英、法等亚欧美洲国家。

  (3)历代高僧至当代法主性空的慈善行径

  “寺以僧持,僧以寺集”。寒山寺开山扬名,首见普明”[10]、寒山:中兴擎幢,有赖希迁、法迁”[11]。元末明初,寒山寺适逢劫后重建,深谷昶禅师带领僧众亲向众檀越化缘、募捐而历时8年(明永乐3年至永乐11年),终于使寒山寺“道场一新、规模可睹”。而今世幸有性空法主率四众弟子在社会各界支持及居士慈善的捐助下,经过十几年的辛勤操持和苦心经营,在寒山寺的宝塔重建、殿宇修复、佛像重光、土地征用、文化遗产保护及恢复丛林制度、培养僧伽人才、弘扬慈善文化等方面成就卓越(《重修寒山寺志》卷九·人物)。

  (4)现任方丈秋爽倡导的慈善文化保护与继承当今,寒山寺在秋爽大和尚的主持下奉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宗旨,乐善奸施,慈悲济世,在继承和保护佛家慈善文化传统中做出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修建寺庙建筑;开发江枫洲景区,以恢宏的气派铸就108吨的天下第一佛钟,竖起镌刻有张继“枫桥夜泊”诗作(高16.9米、重约39011屯)的中华第一诗碑,使宝塔、佛钟、诗碑自北向南形成一条寺庙、园林一体化的景观轴线;通过“诗碑”、

  “钟声”文化广结善缘。自1979年苏州市政府与寒山寺开展元旦听钟声活动至2009年已达30届,累计每年参与此活动的有成千上万名中外游客共同见证了利乐众生的慈悲与慈善;梳理寺内的文化遗产,分类编目并进行保护与继承,不仅延续了送“腊八粥”等慈善利民的传统项目,并于2004年成立了慈善中心,开办了“慈善超市”、助学广场,通过慰问社会福利院、捐建希望小学以及大量的扶贫赈灾捐款……使佛门慈善事业同社会公益事业一起为和谐社会起积极促进作用。

  2、当代寒山寺的“慈善文化”事业

  (1)寒山寺慈善中心的“文化”宗旨

  根据佛陀“慈悲为怀,济世助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精神,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为弘扬佛教文化,倡导社会公德,回报社会,向社会上的困难人群提供物资和精神帮助,为政府开展的“互助献爱心,携手奔小康”而贡献绵薄之力。做善事、结善缘,正所谓“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共结万人缘”。

  (2)寒山寺慈善事业的“经营”理念

  慈善事业是非赢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但是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却需要转换观念、与时俱进,立足本土,以国际化的经营理念来指导寺庙慈善事业的组织、运行、管理与发展。以寒山寺为桥梁,通过“慈善超市”、社会福利院、助学广场、捐赠希望小学、即将开办的“和合基金会”和因机随缘募捐的资金财物等形式,将古城苏州人和古刹寒山寺的爱心送达贫困地区、社会上需要救助的鳏寡孤独病残的干家万户。让社会上的困难人群,真正沐浴到佛陀的慈善之光,体会到和谐社会的温暖。

  (3)超越“慈善超市”的“营销”方法

  “慈善超市”在我国虽然开办仅仅6年,但是据最新文献研究,

  “慈善超市”在实际运行中,发展并不均衡,部分“超市”在慈善物资评估、进入、发放、监管以及管理、营销手段等方面尚需要做大的改革和完善。而寒山寺的“慈善超市”开办4年来,通过义工、退休人员的协同努力,采取灵活经营、因事随机的管理方法,集募集、救助、教育功能于一体[12],

  “救心助人”,以“造血自供”的机制使超市运行良好,为社会慈善捐助拓宽了思路,为宗教界慈善救助作了表率。

  (4)凸显“慈悲胸怀”的“慈善”实例

  以寒山寺“慈善超市”为例,仅为资助苏州市金阊区的200人一项预算,每年支出的购物款项最少就达15万余元。为坚持办好“慈善超市”,寒山寺将每年计划拿出一笔专项资金用于超市正常购物运转,并与苏州慈善机构形成合力,为慈善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寺院要保持“慈善超市”的良性循环,必须超越“超市”的工作范畴,长期在各处设立慈善募捐功德箱,启建水陆道场,还将通过举办各种慈善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寒山寺“慈善超市”的运作中宋,让更多贫困的人们能及时得到寒山寺慈善中心的资助。[13]

  3、寒山寺慈善文化遗产的法统保护与传承策略

  (1)对寺院历代慈善文化遗产的分类梳理

  寒山寺慈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的两部分,尚未被专门分类加以保护。为了弘扬慈善传统,需要在寺志、地方志以及其它史料中进行研究并分类整理。分类整理可按历史进程编年纪事、历史人物纪事、专题研究、大事记以及寺藏捐赠经典、宝藏的分类附录等方法,进行专业保护、文化研究、巡展与交流。

  (2)以戒为师,编制慈善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寒山寺慈善文化遗产是建寺以来在弘法修行、悟道实践的见证。僧人出世修行,虽然免去了世俗纷争,但是未必立竿见影而达妙有真空,更何况寺院的一切除“戒、定、慧”三学为寺院特有,其他与人间无别,与社会发展休戚与共、血肉相连,寺院的“屡毁屡建”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学僧当以戒为师,以慈为本、以善作舟、以舍加持,必将证得大慈大悲的无上智慧。而对慈善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遵循学科技术的规范要求,编制保护条例,以为奉行。

  (3)稳定体位,保持慈善文化传承的特色发展

  寒山寺“慈善超市”就像连接佛门与社会的慈爱“桥梁”,令世间内外通达无碍:承载桥梁的框架结构是慈善、公益事业的体系和机制,而其根基支撑,则要靠基石慈善与慈悲的愿力和念力一一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对此,秋爽大和尚在保护与继承寺庙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推出了“三院一馆”工程的新创举[14],为寺院慈善文化事业的特色发展奠定了更加雄厚的“文化基础”一一“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佛教的前进与发展,不但要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且也要保持佛教的优良传统,如何去适应社会与时代赋予佛教的使命?那就是要发扬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高举以戒为师的伟大旗帜,加强寺院的道风建设,树立僧人的良好形象,切实为佛教的前进与发展做出贡献。”

  (4) “慈善超市”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策略

  由于寒山寺的名声、地理位置的优越和经营理念的先进,使得寒山寺“慈善超市”“供血”充足,非一般寺院所能及。然而,中国需要的是千千万万个寒山寺的典范:供血来源并非不竭之源,要长久必须形成自身可持续的造血功能。因此,寒山寺的慈善中心正通过创建“和合基金会”、为受助受捐人群的力所能及者组织学佛、培训、推荐再就业、参加慈善服务与产品加工的实体,以达到“慈悲济世、慈善救人、自救救人、回报社会”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15]

  由寒山寺“慈善超市”一隅,可窥见中国慈善事业尚待发展、完善。慈善事业发展滞后是现象,根本原因不在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慈善资源的来源,而在于法律、机制的完备性,社会和谐的稳定性。道德的提升、观念的改变也将会从根本上影响慈善事业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和慈善传统的文明古国,要想使现阶段的中国慈善事业真正有所作为,必须在安定团结、和谐发展中提高社会慈善公信力,从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发展的本原动力,使人性中确立慈悲为怀、济世利民的公德,在国际慈善事业对比中,更新观念和方法,在理念上目标明确,方法上科学便捷,使慈善事业成为民众自己互助的事业。

  注解:

  [1]孙京江.“慈善超市”的特点和发展模式初探.厦门社区建设网2005-04

  [2]窦玉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人民网2009-01-12

  [3]葛道顺.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01

  [4]王卫平.弘扬传统慈善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学网苏州大学2007-01

  [5]同[41

  [6]佛家布施的“三轮体空”,即不求功德,不期回报、不吝施物。

  [7]《寒山寺志》编写组《重修寒山寺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09南京

  [8]唐代台州刺史闾邱胤为寒山子诗集作序及《唐高僧传》卷十九和《太平广记》卷五五《仙传拾遗》

  [9]苏州寒山寺编《寒山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上海

  [10]普明禅师,俗姓陈,会稽人,

  陈太建14年(582)入天台师从智颢,协助智颔修造寺院30余处,年86迁化,归葬枫桥,故有妙利普明塔院见《重修寒山寺志》卷九人物

  [11]寒山寺复兴祖师(时称枫桥寺)。法迁率众弟子历十余年,终于使寺院“栋宇一新,可支十世”见孙觌《枫桥寺记》

  [12]马德峰.苏州寒山寺宗教型社区慈善超市现状分析.《慈善》2008-03

  [13]秋爽.高举以戒为师旗帜加强寺院道风建设.苏州寒山寺2008-04

  [14]寒山寺慈善文化建设工程, “三院”即寒山书院、禅意书画院、文化研究院, “一馆”即佛教图书馆

  [15]寒山寺文化研究院暨姚炎祥院长、张君年副院长为本文提供了珍贵资料和建议,一并致谢。

2009年第4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