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汉传佛教概论

李尚全

  (承上期)

  第一章佛教的北传与东渐

  就世界文化的源头而言,在印度的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古希腊罗马的地中海沿岸及诸岛、中亚的两河流域分别孕育出印度佛教文化圈、中国儒释道文化圈、西方基督教文化圈和中亚伊斯兰教文化圈。这四大文化圈由横跨亚欧的丝绸之路串联在一起。

  假若把丝绸之路比喻成一条扁担的话,那么撑起这条扁担的,起初是印度的佛教文化,而后是中亚的伊斯兰教文化,但让这条扁担保持平衡的,则是东方的儒释道文化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在本章,鄙人无暇讨论这四大文化的形成及相互交流的情况,只就印度佛教文化的北传与东渐略作介绍,来说明汉传佛教信仰的源头。

  第一节佛教的故乡

  佛教的故乡在印度的恒河流域。

  佛教是佛家学说的宗教化。

  在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恒河流域,兴起了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佛家学说应运而生。印度人把学术派别称为“师”,如佛教典籍里就把沙门思潮各派通称为“六师”,实际上,应加上佛家,称为“沙门七师”才对:而中国人则把学术派别称为“家”。用印度人的话来说,佛家应称为“四谛论师”,而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四谛论师就称为“佛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鄙人常用“佛家”这一术语来研究沙门思潮里的四谛论师学说,[1]也就是传统学者,所说的原始佛教。

  佛家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一般称为佛陀。他的出生地是今天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国。他是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原名悉达多,族姓为乔达摩。蒋维乔、汤用彤等学者据“点记说”,推断悉达多王子的生年为公元前565年,佛陀的寂灭年为公元前486年。[2]不过,汉传佛教的传统观点认为,释迦牟尼佛是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岁在甲寅。80年后的农历二月十五日,他在古印度的拘尸那伽城附近的娑罗双树林里灭度了。

  如果按照汉传佛教的传统观点宋介绍佛陀的生平,就叫八相成道。所谓的八相成道,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起信论》的说法,“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盘”。第二种是智者大师在《四教仪》里的说法,“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盘”。《佛祖统纪》卷二把第一种说法,解释成大乘佛教的八相成道,而把第二种解释成小乘佛教的八相成道。

  佛陀寂灭后不久,大迦叶把500名阿罗汉召集起来,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七叶窟中,举行结集三藏的第一次会议,由阿难诵出经藏,优婆离诵出律藏,富楼那诵出论藏。这就是小乘声闻藏。其时,在窟外也有数万僧众聚会,别诵出五种法藏,即经藏、律藏、论藏、杂藏、禁咒藏等。这就是大乘菩萨藏。”’声闻藏和菩萨藏都是靠口耳相传。日本佛教史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声闻藏在比丘和比丘尼中口耳相传100年,和合无争。但在公元前386年,吠舍离地方跋耆族的比丘们,在戒律问题上提出了十条新见解,导致了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结集。这十条新见解如下:

  (1)角盐净(Kappa),可用角器蓄盐;

  (2)二指净,午后日影偏西二指仍可就食;

  (3)他聚落净,饭后仍可到别村再食;

  (4)住处净,在同处住宿,可分开举行布萨(诵戒忏悔仪式);

  (5)赞同净,可在不足法定人数的情况下议事,然后征求未出席者同意;

  (6)所习净,可按和尚阿阁梨(导师)的惯例行事;

  (7)不搅摇净,食后可饮不搅动的牛乳;

  (8)饮阁楼伽净,可饮未发酵的椰子汁;

  (9)无缘坐具净,可坐无边缘装饰的坐具;

  (10)金银净,可接受金银施舍。

  他们认为这十事不违背戒律。对此,保守的长老比丘认为违背戒律,表示反对,于是在教团内部展开了争论。为此,有七百比丘在吠舍离举行集会,经过讨论,把跋耆族比丘所主张的十事断为非法,并把他们驱逐出教团。[4]

  这次结集,标志着佛家学说向准佛教的过渡。跋耆族比丘并没有因被上座比丘赶出僧团就放弃他们的主张,而是组成了大众部僧团,与上座部比丘分河饮水。

  第二节佛教的北传

  鄙人所说的“准佛教”,就是传统佛教史家所谓的部派佛教。这是因为,部派佛教强调理性式的信仰,也就是理性的成分大于信仰的成分,释迦牟尼佛是唯一的佛。如此这般的准佛教,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开始南传斯里兰卡,北传中亚。南传准佛教以上座部的教理为主;北传准佛教以有部、大众部、犊子部和经部为主,在这四大部派里,各有系统的教义,[5]其中以有部和经部的教义最为发达,思辨性也最强。

  佛教的南传和北传是政治力量推动的结果。约在公元前268年,阿育王成为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皇帝,经过8年的武力讨伐,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后,开始推行文治政策,于公元前261年皈依佛教,成为在家居士。阿育王信仰佛教是当时最大的政治事件,对孔雀王朝的朝野震动很大,有6万名外道(文化人)混入鸡园寺,导致了这座王家寺院的比丘7年无法举行布萨(每月举行两次的忏悔仪式)。为了消弭僧团的这种混乱现象,阿育王在公元前254年支持当时著名的高僧目犍连子帝须组织looo名阿罗汉,在鸡园寺举行了佛教史上有名的第三次结集。这次结集的时间长达9个月,然后由阿育王钦定为《四阿含经》,这是当时最权威的版本,各大僧团依教奉行。另外,还由目犍连子帝须主持编定了《论事》(无汉译本)。随后,阿育王又派遣许多长老到全国各地传教,并把佛教的价值观作为孔雀王朝的核心价值体系,向周边国家输出,再派自己出家的儿子和女儿到南方斯里兰卡传播佛教的同时,又派一些有佛学造诣的高僧,向北方的克什米尔、犍陀罗、新疆等地传布佛法。由于北传佛教是汉传佛教的源头,所以在这里只把北传佛教的血脉简单地陈述如下:

  一、老大天五事

  在阿育王时代,由于皇帝崇尚佛法,佛学也就成为当时的显学。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赶时髦,把佛法当成学问研究的人也就越来越多,真正有修有证的人,与佛陀时代相比,就显得很少。于是,在北传佛教史上就出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新气象,这就是论师的地位十分重要。龙树、无著、提婆、世亲、陈那、法称,是印度佛教史上享有盛名的六大沦师,在藏传佛教史上,被尊称为“南瞻六庄严”。因此,窃以为,北传佛教的演变,它的内部动力是论师,外部驱动力是帝王,也就是说,佛学理论家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了北传佛教的演变。东晋释道安把这种历史现象概括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6]实际上,就历史主义的视角而言,北传佛教史上的第一位论师名叫大天,在佛教史上,一般称为老大天。他创立新义,作五事颂,把佛家学说推向注重学术研究与佛教信仰相提并论的部派准佛教。

  大天,又称跋陀罗,意译贤善,他提出以下五个论点:

  (1)阿罗汉也可能受女人诱惑;

  (2)阿罗汉也可能对某些事情无知识;

  (3)阿罗汉也可能心怀疑惑;

  (4)阿罗汉也可能从别人得到知识(或接受教导);

  (5)一个人也可能通过语言文字而成道。[7]

  大天五事的前四事,是对佛家强调的究竟果位一一阿罗汉的怀疑,开了以后大乘佛教菩萨信仰的先河;第五事强调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即通过对经教的研究也能够成道。大天五事表达了对目犍连子帝须领导的lOOO名阿罗汉比丘举行第三次结集的强烈不满情绪,反映了学问僧要求参加重大法会的强烈要求。佛家注重修行的实证,反对理论研究的玄学(哲学),而大天五事的提出,目的是要以理论研究代替佛家注重修行的传统观念,直接怀疑阿罗汉果位。这一思想,恰恰就是以后大乘佛教的主导思想。佛家自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在公元前254年结集《四阿含经》和大天提出的五事开始,彻底打破了佛家的唯师思维方式,而开创了唯经的思维方式和唯理论的思维方式。唯经的思维方式强调《四阿含经》的权威性,而唯理论的思维方式突出了对《四阿含经》进行学术研究的思辨性,结果导致了部派准佛教的形成。

  二、部派准佛教的演化过程

  大天领导的大众部,是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位的空头理论家式的比丘,人数众多,当然,也包括一些可以证得阿罗汉果位,但不愿证果的悲愿济世的比丘,这些为数众多的比丘组成大众部。大众部自公元前254年至公元前52年的200年间,逐渐分化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出假部。到了公元前52年左右,又有一名叫大天的外道于大众部出家受具足戒,在佛教史上,一般称为新大天。他居制多山,与大众部传统派僧人重新辩论老大天五事的得失,使大众部又分裂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这样大众部本末和合共有9部。

  上座部自目犍连子帝须长老结集《四阿含经》后到公元前52年左右的近200年间,一味和合,师徒相传,一直是《四阿含经》的权威传授者和给大众部出家僧人授具足戒的德高望重的长者,他们只负责大众部僧人传授《四阿含经》和行为规范。大约在公元前52年,其内部也有一些小范围的争论,开始分化成两部,即强调学术研究的说一切有部和只注重授经传戒的传统派(这一派后移入雪山,改名为雪山部)。到了公元1世纪左右,从说一切有部分化出可住子弟子部,即旧犊子部,接着又从犊子部流出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山林部。后又从说一切有部流出化地部,再从化地部流出法藏部。大约在公元100年左右,从一切有部流出饮光部,又过了几年,从一切有部流出经量部。这样,上座部本末和合共有11部。[8]

  兹把上述部派准佛教在公元前254年至公元2世纪中叶的350多年间的演化过程用图表表示如下:

  三、钦定本《大毗婆沙论》

  在公元1世纪,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一世笃信佛法。据佛教典籍记载,迦腻色迦一世在日理万机后,抽暇学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说法,因部派不同,而对佛法有不同的诠释,从而使迦腻色迦一世产生了许多疑惑,便向肋尊者请教。肋尊者回答说:“诸法皆正,随修得果,佛既悬记,如折金杖。”迦腻色迦一世又问:“诸部立范,孰为最善?”肋尊者回答说:“说一切有部的学说最为纯正。”于是,迦腻色迦一世颁诏整理说一切有部三藏,选出说一切有部阿罗汉僧499人,以学问僧世友尊者足成500人。世友是一位学问大家,但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位。由于世友论师的佛学理论造诣极高,虽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位,但还是被与会的499名阿罗汉僧推为这次学术会议的上座主持,不过,世友的理论,要经过499名阿罗汉的审定,方可成为定论。在世友为主席的这次学术会议上,首先对经藏进行了会诵,并造十万颂邬波地跞论诠释经藏,接着造十万颂毗奈耶婆沙论诠释论藏,最后造十万颂阿毗达磨婆沙论,诠释论藏。这次学术会议历时12年。这就是北传佛教史上著名的《大毗婆沙论》的结集。

  《大毗婆沙论》是诠释迦多衍尼子的《阿毗达磨发智论》的论著。“大毗婆沙”是梵语的音译,有广说、胜说、异说三义。《俱舍论光记》卷一说:“论中分别义广,故名广说;说义胜故,名为胜说:五百阿罗汉各以异义解释‘发智’,名为异说。具此三仪,故存梵音。”这说明《大毗婆沙论》是说一切有部的百科全书。这部论书是说一切有部高僧的集体创作,由世友论师主持讨论,马鸣论师记录整理成书,唐玄奘译为汉文,共200卷。

  《大毗婆沙论》列举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经量部等部派,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离系论(耆那教)等“外道”的观点,加以批驳:以《发智论》为基础,并参考《发智论》的各种注释,同时摄取《六足论》中的教义,以弥补《发智论》的不足,对说一切有部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将一切法分为五类,即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用以论证“三世实用”,“法体恒有”,同时否定“我”的主宰性。

  《大毗婆沙论》对印度佛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提高了说一切有部在当时的学术地位,成为迦腻色迦一世钦定的北传准佛教的权威性著作,说一切有部的学者也因此论而称为“毗婆沙师”。从此以后,北传准佛教进入“论师时代”,仅研究《大毗婆沙论》的著作就有法胜的《p可毗昙心论》、法救的《杂阿毗昙心论》、世亲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众贤的《阿毗达磨顺正论》和《显宗论》等。(待续)

  注释:

  [1]拙著:《佛教论译集》,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2页。

  [2]蒋维乔:《佛学纲要》,福州:福建省佛教协会翻印本,1995年4月,第16页;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9页。

  [3]请参阅高观如:《入佛指南》,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行本,无具体出版年月,第9页。

  [4][日]佐佐木教悟等著,杨曾文、姚长寿译:《印度佛教史概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第26'7.。

  [5]刘立千:《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2g版第50页。

  [6][梁]慧皎:《高僧传》卷五。

  [7][梁]慧皎:《高僧传》卷五。

  [8][梁]慧皎:《高僧传》卷五、

2010年第2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