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佛教与和谐社会

宽 德

  佛教主张慈悲为怀,自净其心,这个基本主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独特作用。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以自我内心的清净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内涵,以大慈大悲的奉献为实质,以佛教的缘起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阐述佛教的和谐思想及其作用。 

  引言

  和谐、和平、和睦、和顺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谐,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和谐社会”,就是和平、安乐、幸福、自在、舒心的社会环境。

  1. 构造内心的清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和谐社会,从心开始。佛教有一句名言说,“只有打坐才能改变世界”。在佛教看来,幸福的生活首先来自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内心的失衡就是迷失。佛教“超凡入圣、去染成净”的修行过程,就是使内心重新回归于安宁与和谐的过程。

  佛教认为人的本心本性,天然具足,圆满无缺。由于“无明”,导致了各种欲望的生起,人生遂失去了原本的幸福与宁静。这种无明主要体现在我执与法执两个方面。四大皆空,“我”本非常,而世人却执著于臭皮囊,放纵一己的欲望,这就是“我执”;一切事物都处在生、成、坏、灭的流转之中,而世人却执著地认为它是永恒不变的实体,这就是“法执”。在我执、法执的驱使下,众生在欲望之潮中轮回流转,无有了期,导致了无穷无尽的痛苦。这是因为个人内心的欲求太高、五阴炽盛、贪欲过盛所致。 

  佛教的三法印、缘起性空理论,是众生无明痴迷的最好对治。“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可对治众生的我法二执。“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处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法中,缘起缘灭,当体即空,无有我的实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对治二执的有效良药,金刚六如,则是它们的具体运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以此观外物,万象皆成空。以此观内心,念念皆迁灭。得此真如理,二执皆消除。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印是说涅槃的境界,超越了一切相对的观念和心灵的矛盾,内心光明快乐,安祥幸福,达到了高度的宁静与和谐。

  当每一个个体的内心世界宁静和谐了,由无数个体组合成的社会就会宁静和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2. 建立人与人关系的融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的内涵非常丰富,但核心是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不同团体、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佛教素来以人为本,关怀人生、净化人生,在这个方面有着独特的建树。就佛教的“六和”精神来说,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六和”精神,从心做起,才是正确的起点。做到六和,就自己而言,会去掉心灵上的障碍,在完成人格的过程中,为社会作出贡献;就国家之间而言,会和谐共存,和平往来,去除杀戮,幸福安宁。“六和”思想是从六个方面引导人们身心愉悦、社会安宁、环境舒心、国泰民安、和平共处、资源共享。

  六和是身和共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持、见和同解和利和同均,其现实价值是:

  第一,身和共住:是说明自身与环境方面的和谐。去除自我的偏见,打破私我的范围,不自私、不贪婪,融合随缘,与身边的人事和合而住。这是来自于自身方面的幸福。

  第二,口和无争:是说明言论方面的和谐。“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注意自己的言语,不论人非,用平等正直、尊重包容的心面对事实,化解不必要的矛盾。这是来自于言论方面的安然。

  第三,意和同悦:是说明思想意识方面的和谐。从我们身边所发生的战争、灾难等方面来看,多数是由思想意识的不统一所造成,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最终思想变成武力。统一思想,求同存异,才能稳定大局。这是来自于思想意识方面的坦然。

  第四,戒和同持:是说明行为规范方面的和谐。万物共存,其间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和行为规范。如果刻意、人为地去破坏,就会环境失调,行为失控,灾难随时面临。若想共存同荣,必须在利用的同时要保持一定的行为准则。这是来自于行为规范方面的自在。

  第五,见和共解:是说明认识方面的和谐。环境上的不同,就会产生认识上的差异。不能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以长远的眼光、宽大的心胸接纳他人的意见,从善弃恶,才能日新月异,不断发展。这是来自于见解方面的共识。

  第六,利和同均:是说明利益方面的和谐。从各方面都能充分地拥有,这是不可能的事实。在利益的面前,人们自然地想拥有。合理的拥有才能消除别人的怨恨。利己益人,才能资源共享。

  从佛教:身和共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持、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精神出发,才能创造社会: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六和”环境。唯如此,才能从佛教转变到社会,从理论转变到现实。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六和”主要体现在内心的知足和思想的宽广,造成利弊的根源是内心。若放宽心胸,以“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人我共利,同步发展”的心态来随缘处世,就会消除自身的“贪婪”,给社会带来安然;若私心为己、贪婪不足,在满足个人欲望的同时,破坏自然环境,缩小人际环境,最终自食其果,损人害己。若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思想来合理应用,慕强携弱,以独立发展、共同维护的原则来处理对外事务,就会赢得邻国的拥护和尊敬;若只考虑到自己的壮大和发展,依强凌弱,必将树立怨敌,恐遭伺机报复。因而纷争群起,战火不息。

  从身边日益增剧的自然灾害、战争灾害、疾病灾害、心理灾害来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随便破坏环境、刻意谋求发展的思想和心理因素。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这是一个令人欢喜的现象,可是令人担忧的是,为了人我的利益,不顾环境的可否,刻意与创造一些人为的事物,导致生态破坏,环境失调。孰不知,这些违背伦理道德,自然规律的“杰作”,产生出人类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孰轻孰重,应当多加思考!摆在眼前的这些灾难和现象是用眼睛可以明显地看到;没有出现、伺机待发的隐患,还有很多很多,不被人知!这样与环境能“和谐”共存,“和平”共处吗?

  在灾难的面前,人们才发现自己的过错,在经受灾难的时候,才呼吁环保。虽然如此,但行动缓慢,力度不足,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怎么不令人担忧?又怎么不令人愤恨呢?

  “和谐”不是等待,而是“缔造”;“环境”不是现象,而是“心灵”;“和谐”不是“口号”,而是“落实”;“和平”不是个体行为,而是整体努力;“和顺”不是人为,而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睦”不是忍让,而是道德规范的加强。

  “和谐社会”是来自人类缔造的共同财富,不应刻意推托;“和谐国家”是全球的意愿,不能只求少数国土;“心灵”的美好,来自人们道德规范与思想意识的提高,不是个别人事的升华。携手共进,共同参与,同步提升才能创造“和谐社会”;和平共存,才能“国泰民安”、“环境优美”。“和谐”来自于与个体的“心灵”,来自于整体的“缔造”,也来自于自然的“呼唤”,更来自于人类不懈的“创造”!

  3. 实现大慈大悲的奉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

  佛教普度众生,慈悲为怀。“慈”是无条件给人以快乐,“悲”是无条件拔除人的痛苦。佛教的慈悲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

  3.1佛教主张自利利他,自度度他

  佛教主张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在获得个体受用(自利)的基础上,使他人也获得受用(利他)。大乘佛教的精髓是“悲智双运”。觉悟人生是上求菩提,为智;奉献人生是下化众生,为悲。悲智双运,大乘佛教的精神才能圆满。其中特别是下化众生、普度众生的大悲之心,更是被当作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

  3.2 佛教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佛教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种慈悲为怀、饶益众生的自我奉献精神,正是大乘佛教利他精神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倡导的扶危济贫、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佛教中的菩萨,意译为“觉有情”,即是使一切有情众生得到觉悟。维摩诘菩萨 “众生得病则菩萨病”,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赵州大师“度驴度马,度一切众生”,都是佛教普度众生慈悲襟怀的生动显现。佛与菩萨“娑婆往来八千度”,不会停留在一己解脱之中,而是会无数次地回到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中来,为救度众生服务。大乘佛教一直主张积极入世,普济苍生,以促进人类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更是注重把佛教的利他精神贯彻到社会实践中去。事实证明,佛教的奉献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4.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外缘

  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佛教缘起论告诉我们,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由种种条件和合形成。世间众生相依相存,每一个体、每一部分都要依赖于其它部分或他人、他类才能存在并发挥作用。所以宇宙的生命,乃是一个手足相连、圆融互摄的大生命,每一个人既然受惠于他人,也应当帮助他人,成就他人,尊重他人,对他人、他类给予普遍的关爱。此处略举二端以明之。

  4.1   依报正报,本无二致

  正报是众生的身体,众生的身体是依过去的业因而召感得来的果报正体;依报是身体依之而住的果报,如山河大地等。佛教认为,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生命主体与环境是“一体不二”的,差别、多样性的众生,只有在同一自然中和谐地存在,才能保证其自身的发展。“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山川草木悉有佛性,黄花翠竹皆是真如,“无情”的草木与“有情”的众生一样也具有生命。因此,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尤其应当重视。应当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放弃对自然贪婪的攫取,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使人与自然处在相依相存、手足一体的亲和之中。

  4.2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心净则国土净。国土净,说明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良好的运作状态;国土能庄严,说明国家富有,环境美丽,国泰民安,人民过着美满的生活。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与之相伴随的,是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对资源的过度滥用。提升精神生活的层次,降低物质方面的攫取,使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持清净无染,即可将西方净土落实于现实人间。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和谐来源于内因、外缘并重。内因即是人类自我内心的清净,外缘即是人与人、动物、自然等万物的和谐。然一切外缘的和谐则必须借助于内因,即自我内心的清净而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构造自我内心的清净,故此,我们佛教更当弘扬佛法大义,得以净化人心,人心净则国土净,社会和谐则前景乐观。

  参考资料:

  [1] 李向平著《佛教和平观》宗教文化出版社

  [2] 唐中元《佛教平等观》宗教文化出版社

  [3] 第二届佛教论坛相关论文 网络版

  [4] 秋爽法师《当代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 《寒山寺》第十三期

2010年第4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