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发扬佛教特质 共建小康社会

本觉

  佛教的根本精神,是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他的核心理念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佛陀降生在人间,度生在人间,成佛在人间。近代高僧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我们佛教徒生活在现实生活当中,这就要求我们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为国家的昌盛,社会的进步、众生的幸福发挥积极的作用。十六大的报告指出,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在本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作为一个佛教徒,这一宏伟目标令我倍受鼓舞、并愿为此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深信:佛教完全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历史阶段。

  因此,认真研究和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对于我们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是很有意义的一个中国式的概念。它来源于古代而被赋予了现代内容。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小康,一个充满韵味的概念,念起来是那样自然、亲切; 小康 更是一个中国式的概念,虽然我们今天是在现代的意义上使用它,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它却是源远流长。

  据有关专家研究, 小康 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 大雅 民劳》中说: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至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 礼运》一书,描述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的 小康 状态,称: 今大道既稳,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 是为小康。 在这里, 小康 是与 大同 相对的一种社会状态或理想。大同,是财产公有、政治民主、社会文明、保障健全、秩序稳定的理想社会状态。而小康,则要低一个层次,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

  古代的思想家们,曾经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其中,当然包含有许多封建主义的糟粕。实际上,古代所说的小康社会,只不过是一种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和封建私有制基础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但它反映了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普通百姓对于衣食无忧生活的向往。所以,从古到今千年来, 小康 、 小康之家 、 小康生活 等词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其含义,也不像儒家典籍描述的那样规范,也是逐步地向人们的基本生活状态转移,越来越多地被解释为: 略有资产,足以自给之境 , 谓经济比较宽裕 , 经济较宽裕,可以不愁温饱。 有的干脆 指经济情况较为宽裕的人家 。

  时代变迁,风雨沧桑。当中华民族的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 小康 这个概念由于邓小平的倡导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一、佛法播扬 国泰民安

  十六大所描绘的小康社会,是对孔老夫子“小康”理念的发展与升华,带有浓郁的现代气息与时代特征,这一理想之实现,离不开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邓小平说,稳定压倒一切。在车辚辚马啸啸的战争年代,在水灾、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面前,小康是无从谈起的。目前我们的国家,国运昌隆,民心稳定,如再有佛教的帮助,那人心将更加平和,社会将更加稳定。因为佛教具有极大的亲和力,就它的理论而言,其中的五戒、十善、六和、八正道对于建立和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乐的家庭,和睦的社会秩序,和平的国际环境,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发现时下一些人,为了个人发财致富,不讲信义,不顾公德,不择手段。偷抢扒拿,杀人越货,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多少年来,佛法得不到真正的宏扬,民众缺乏佛法甘露的滋润,国民没有受到佛教道德的熏陶。如果我们现在大力振兴佛教,就定能弥补法律之不足,引导众生走上行善积德的康庄大道,这对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佛教徒要尽力为之。

  二、发扬慈善精神 兴办慈善事业

  “慈善”这一理念是佛教首先提出来的,他是一个极富魅力和人性的概念,千百年来已广泛深入中国民众之心。慈善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十六大报告指出,目前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这种不全面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地区之间贫富差异;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公民收入差距的悬殊。目前要缩小这种差距除了国家的政策倾斜之外,还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兴办慈善事业。大乘佛教以慈悲济世为主旨,当前应大力宏扬慈善精神,开展助困济贫的活动,有能力的僧团组织,可以在赈灾、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孤儿、孤老和残疾人方面,尽己所能。救助他人的过程,也是宏扬佛法的过程,宣传佛教的过程。这样做能大大增强佛教的感染力、吸引力,不断扩大佛教在民众中的影响,加大佛教在国民心中的份量,使中国的公民更加亲近佛教,继而信仰佛教,归依佛教。

  三、造庙建寺 绿化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数字,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他们随意排放废气污水,任意毁灭林木草原,大规模围湖造田,残酷地捕杀动物,等等。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环境的严重污染,使人居条件每况愈下,这次SARS横行,一下子夺去了数百人的生命,使国家耗掉60多亿元的财力。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类糟蹋自然的报应。如人类再不猛醒,这种人为的祸害将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障碍。 我认为佛教在这方面,也可大有作为。首先,佛教典籍中,有非常丰富的环保思想。如佛教的缘起论,透彻地解释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佛教的净土思想,为我们描绘了理想世界的蓝图;佛教的“依正不二”的思想告诉我们,有情正报的身心不能离开依报的器界;其次,佛教所提倡的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少欲知足的生活理念,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人类破坏环境的思想根源;再次,佛教关于善待生灵,不任意砍伐草木的戒律,又直接规范了保护环境的行为准则。“天下名山僧占多”,僧团一直都有保护环境的优良传统,许多佛教寺庙绿荫环抱,花香鸟语,空气清新、道路整洁,成了众人向往的旅游圣地,这一切,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是对心灵世界的一种净化和引导。当今各地佛教组织,完全可以在环保领域,各尽其能,为绿化环境、净化环境、美化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兴教办学 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为了达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佛教一方面,应当大力培养爱国爱教,有一定佛教学识和文化素养,又能团结带领广大佛教徒前进的佛教僧才;另一方面,要深深挖掘佛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从理念上既能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又能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以上几点,我认为既是历史给予我们佛教徒的机遇,更是我们广大佛教徒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作为新世纪新一代的年轻僧人,我不但在这里,向教内大力呼吁,更要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努力实践。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发扬大乘精神,高扬人间佛教思想的旗帜,加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吧!

2004年第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