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净
去年3月18日中午,我正在寮房里画一幅没有完成的国画,听到窗户外面有人在说: “演老走了,
安详地走了……”我放下画笔,走出寮房,边走边想,去年演老因年近九十,身体虚弱,在医院进行了半个月的疗养。从医院回来时,他面色红润,显得很有精神,一点也不糊涂。听他徒弟宽德法师说:老和尚在医院接受疗养的时候还提到过我,说我们寺院里有个小和尚,日语和韩语都学得蛮好的。老人家在医院里还关心着我们小辈的学习、成长,真是仁慈厚德啊,他那悲心济世的精神永远都是我们小辈学习的楷模与典范。
一会儿我就到了演老的房间,看见老人家象往常一样,躺在床上,用棉被盖着,双手于胸前作吉祥印。右腿微微作跏趺状,其面容安详,好似熟睡一样,走时没有一点痛苦。面色如生,嘴唇红润,犹如酣睡。
演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演老慈祥宽厚的面庞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喜欢听老人家自述过去青年时代的往事。也顺便问过演老和我的恩师贯澈大和尚交往的一些事情,好勉励自己的修学。有一次在钟楼的走廊下,性空老和尚和演林老法师在一起散步。我也紧跟在后面,好照应两位老人,演老说:
“你师父和我共过事,我们很谈得来,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那次印象最深,你师父站在刘少奇主席的立场,维护社会主义真理,吃了不少苦头……”。
演老平时非常忙,时间特别宝贵,但是他还总是抽出一些时间,认认真真地接待每一位来访的信众,为信众开光说法,让每一位信众都能带着困惑而来,带着法喜而归。演老平易近人,待客随和但是对待自己的晚辈和徒弟,却非常严格。有一次中午过堂,用完斋后,演老走到一个小和尚面前,看到桌子上掉了几粒米,演老就把它捡到小和尚的碗里,然后就开导他说:“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我们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十方护法居士的虔诚供养,我们不能随便浪费粮食。我们的福报是有限的,用掉了就没有了,要知道惜福培福、知恩报恩。国家的政策好了,改革开放后的生活条件也好了,佛教祖师大德们立下的规矩不能丢掉……”演老就是这样严格要求我们每一个晚辈。他也严格要求自己,从来没有懈怠过,他虽然年近九十高龄,但是一直坚持上殿过堂,无论春夏秋冬,不管是寒风腊月,还是炎夏酷暑,他都以身作则,带头上殿过堂,从来都不会缺席。我们的大和尚秋爽方丈经常说:
“演老都快九十岁了,还依然坚持每天上殿过堂,我们才二十几岁,三十几岁,没有资格不上殿的。”演老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的,他的生活起居,都是自己动手,就是在他生病的时候,
自己能够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做,从来不去麻烦别人。他的言传身教,勤俭惜福的作风,一直影响着我们下一代,永远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演老虽然走了,在悲痛之余,我宁町相信:老和尚的生命就溶注于大好山河的一草一木之中,他并没有真的离开这个世界,他依然会以其特有的方式关注着这个世界,关注着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演老是我的一位人生导师,他以他的人格和慈悲心肠深深地震撼着我,生命是有限的,我也会在某一天早上或者是晚上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不管我活到什么时候,我会觉得我的此生是充实的,我要继承他老人家的遗愿,学好日语和韩语,为中、日、韩三国的佛教友谊长存贡献一份力量,做个合格的僧人,为佛教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听他老人家的话,刻苦学习,这才是我对他老人家最好的回报。我要在祖师堂演老像前,用日语和韩语诵《心经》给他听,并以此祈愿演老高登九品,乘愿再来,度化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