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天容道貌妙难思待到龙华见己迟——紫柏大师《弥勒赞》赏评

开悟的木鱼

  紫柏大师(1543—1603)是明末著名高僧,讳僧可,号达观,吴江人,姓沈,少负侠气,遇虎丘慧轮出家,后往清凉燕京,大竖法幢,平生复兴十余处大丛林,不作方丈。大师从复兴楞严寺开始,最终至云居寺,复兴寺院十五所。

  紫柏大师生平持戒精严,一衲无余。与当时一些盲目排斥文字的参禅者不同,紫柏大师极重视对经教的闻思学习。大师认为“不立文字”并非不要文字,参禅者若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观照般若,便不能契合实相般若。

  紫柏大师对佛教的各宗派平等并重,提倡发愿礼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及西天东土历代祖师。大师不仅对于修持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文学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对赞偈、颂文、箴言、铭文、序跋、诗歌等无所不精,而且对各种体裁都有很深厚的造诣。

  紫柏大师的《弥勒赞》共有七首,分别从不同方面赞颂了弥勒菩萨不拘小节、随遇而安、慈悲宽容、心无挂碍、随缘处世的形象,劝导世人要从弥勒菩萨的品行中受到启迪,做一位善待他人,宽容大度的人。现选择其中的六首予以介绍。

  关于弥勒菩萨的来历,民间传说他是唐代末年异僧契此和尚化现的,师之俗家姓名生平皆不详,他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由于常荷担一布袋进入市镇行乞,因此又称布袋和尚。其身材肥胖,腹部甚大。无寺无家,随处偃卧。相传曾经睡卧在雪中,而雪不沾身。平素往往能预知人之吉凶、天候之晴雨。后在奉化县岳林寺东廊端坐示寂。由于布袋和尚示寂时,遗留一偈云: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世人乃以之为弥勒菩萨的化现。

  紫柏大师《弥勒赞》的第一首为《弥勒化身赞》,赞云:

  河目海口,心同太虚。长风游之,其地有余。我心如此,何物能转。布袋之中,圣凡难辨。

  本赞赞颂了弥勒菩萨化身人间,接济众生的形象。其中“河目海口,心同太虚。长风游之,其地有余。”颂扬弥勒菩萨心量宽广,容纳太虚的情怀和他在广阔的天地之间任意悠游心无挂碍的形象。最后四句,展现了布袋和尚任运随缘,无拘无束的宽厚形象,并以象征的手法赞扬了布袋和尚是非、善恶、好丑都能容纳的博大胸怀。佛门中有句偈语:

  “虚心能容万物,大海不择细流,学会生公说法,唤起顽石点头。”就告诉我们应该有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这正是弥勒情怀的继承和延续。

  第二首《弥勒佛赞》云:

  世人多愁,尊者多笑。愁笑有常,用无粗妙。坦怀垂腹,布袋生杀。捏聚放开,圣凡失着。

  紫柏大师在赞文中讲述了我们世俗之人,常常因为对人世的得失成败看不破,放不下,因此整天愁苦不堪。而弥勒佛却给我们展现了人生快乐和豁达的一面。菩萨的常笑,意在让我们众生断除烦恼、放下忧愁,以开朗的心态面对世事。

  “坦怀垂腹,布袋生杀”告诉我们,作为学佛者,应当过一种随意自然的生活,不要太在意、计较别人对你的态度,学会消融内心的不快,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同时也告诉我们,心量应当如弥勒菩萨的大布袋一样,不管世人给你什么,你都能容纳得下。如果你对待世事能像弥勒菩萨一样“捏聚放开”,就不会再受任何外境的困扰,那时你就会心如止水,过得快乐自在,虽为凡夫,却与圣人无别。

  第三首《枯木弥勒佛赞》云:

  生铁铸就,黄金打成。刻雕玉石,慈氏五形。何如枯木,不烦雕刻。德相圆满,笑容可即。木不解笑,笑则非木。以木求笑,笑如龟毛。

  以笑求木,木如兔角。有名无实,无实无理。理路不通,千寻峭壁。苟能攀揽,莫是弥勒。

  紫柏大师在本赞中赞颂了弥勒菩萨作为慈悲、宽容和欢喜的代表,不会因为造像所用质料的不同而改变其慈颜笑容。即使是枯木所雕的弥勒,仍然会德相圆满,笑容可掬。木与笑本来没有必然的联系,以木求笑或以笑求木都是虚幻不实的。弥勒菩萨示现人间,就是告诉众生,不论世事如何变幻,不论我们遇到多少忧愁烦恼,都不要放弃对快乐的追求。人生本来短暂,即便是你能活到百岁,相对于漫长的宇宙人生,也只不过是一瞬间。我们没有必要在生活中患得患失,自寻烦恼。世上并没有过不去的坎,无论你遇到再大的困苦和磨难,只要你掌握善巧的方法,最后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人世间无法解决的事是没有的,如果你真的把事情弄到无法解决的地步,那只能怪自己是懒汉。所以,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处于如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不要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第四首《善云堂弥勒佛赞》云:

  天容道貌妙难思,待到龙华见已迟。迥脱根尘浑独露,顿空人我便相知。面门生笑犹非妙,肩背流春始是奇。一礼一瞻增福慧,常亲宁不获菩提。

  本赞赞颂了弥勒佛形貌的端正相好,使人容易亲近,他以慈祥可亲的形象告诉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哲理,所以赞文说: “天容道貌妙难思”。

  关于“待到龙华见已迟”的意思,据《弥勒上生经》、

  《弥勒下生经》记载,弥勒出身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于佛入灭,上升兜率天(弥勒净土)内院。后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向天人说法,广度上、中、下三根众生,谓之“龙华三会。”这里紫柏大师认为,弥勒菩萨虽然还没有下生人间成佛,但他愿心广大,在没有成佛之前,就适时示现了一位慈善、宽容者的形象,以其形象的象征所蕴含的深意给苦海众生以为人处世的指导,使众生能够远离痛苦,得大解脱。紫柏就是赞颂弥勒佛示现得非常及时,如果都让众生等到龙华会上相见,很多众生便失去了亲近弥勒、接受教化的初机。所以赞文云“待到龙华见已迟”。

  弥勒佛作为一尊未来佛,其实早已开悟,没有攀缘取舍的分别心,没有五欲六尘的烦恼痛苦。他虽然住在弥勒内院,却能在娑婆世间示现给人们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形象,他以自身的形象教导人们,为人应当大肚能容万物,不计恩怨,善待他人,使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过得更加幸福和快乐。弥勒菩萨不仅要接引众生,而且,他还甘为众生做牛马。为了众生能够增长福慧,早证菩提,他宁愿在人间广度众生,不登菩提佛果。这种“我不堕地狱谁堕地狱”的精神,不仅是他愿心的展现,也告诉人们,作为一个修行者应当有种历经磨难,不退愿心的坚定意志。

  第五首《弥勒佛赞》云:

  一切烦恼欢喜本,若无烦恼欢喜离。笑口常开等海门,见闻随喜消人我。通身毛孔皆生春,此春不向无心生。智愿成熟度有情,我若无情笑破口,敢问心生欢喜否?请观木人鸟不怕,风吹手动渠不走,尊者欢笑谁不喜。喜者大都此喜此,若知此喜此外无。管教喜惧自然堕。布袋开来宝不多,相逢任取博冻饿。

  紫柏大师认为烦恼是欢喜的根本,如果人没有了烦恼也就没有欢喜。这就是说烦恼与欢喜是相互依存的。其意与禅宗“烦恼即菩提”的意思是一致的。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欢喜,厌弃烦恼的,但我们很多人却不善于把握人生,以至于烦恼满怀。弥勒佛之所以笑口常开,就是为了使见到他的人能够生起欢喜之心,消除人我是非等烦恼痛苦的困扰,以及对我法的执著。弥勒菩萨常给人带来欢乐,使人见到他的形象就会生起善根增长的信心。弥勒菩萨还以悲智愿行来广度众生,使众生生起欢喜心。这即赞语所言:

  “智愿成熟度有情,我若无情笑破口,敢问心生欢喜否?”

  紫柏大师在赞文中赞叹木雕的坦胸露乳的弥勒菩萨,因其慈颜常笑,引来了许多飞鸟站立在佛身之上,那些飞鸟仿佛与弥勒有缘,无论风吹还是人在远处对它招手,它们都不肯飞走,弥勒佛与鸟和乐相处,俨然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紫柏大师认为,弥勒形象启示我们,为人处世,要广结善缘,敬人者人皆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此即“使众生欢喜就是使佛欢喜”的道理。

  弥勒菩萨平日为了度化众生,常拄着一个禅杖,背着一个大布袋,他逢人化缘,不拘多少,也不管别人给他什么,他都放入袋中,即使是一些污秽之物,他也都笑而纳之,丝毫不生起瞠恨之心。然后他又将这些所化之物全部发放给那些贫穷困苦的人,帮助他们改变贫穷的生活境况。弥勒菩萨示现人间,向人化缘的目的不过是为世间众生种福田,从佛教观点来看,以钱财等物布施于人,将来会得到富贵的福报,永远脱离贫穷下贱的命运。弥勒菩萨意在通过化缘这种方式,使更多的众生能够离苦得乐。同时还将自己化缘所得的物品全部布施给那些贫穷困苦的人,帮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

  第六首为《弥勒佛赞》,赞云:

  胸中有些事,肚皮大而窄。此心等虚空,胸部窄而广。往来牛马群,出入圣凡队。何殊风度松,宁异月穿水。久行忽然坐,仰目视霄汉。既不惭高鸟,岂有游鱼羡。

  赞文颂扬弥勒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凡人所不能容的,所不能忍的,他都会一概包容。弥勒佛对众生都是平等对待,对于那些在恶道中受苦的众生,常会生起悲悯之心,愿度脱他们出离苦海。弥勒佛对于已经得大自在的众生,常生起欢喜赞叹的心。弥勒佛对待众生的悲心就像风吹松动,明月穿水,接引众生心向菩提。接着,紫柏称赞弥勒佛“久行忽然坐,仰目视霄汉。既不惭高鸟,岂有游鱼羡。”

  这几句赞颂了弥勒佛随意自在的生活,他在生活中都是随心所欲地生活,安坐时内心宁静,没有杂染。更没有登高自卑和临渊羡鱼的分别计较之心。

  紫柏大师虽然是赞颂弥勒佛,其本意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要因自己的得意而忘形,也不因自己的失意而堕落,也就是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除此之外,还应当过好自己当下的生活,不要与别人做比较,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每个人的生活境况有不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天下比我们有能耐的人多的是,如果你去与那些过得比我们好的人比较,你会感到自卑,与不如我们的人比较,你又会变得狂妄自大,失去自我。很多时候,我们对生活保持一颗知足常乐的心,你才会真正体会出生活的乐趣。

  紫柏大师的《弥勒赞》分别从不同方面赞颂了弥勒菩萨示现世间,向世人所展示出来的随缘欢喜、少欲知足、随遇而安、慈悲宽容、随缘处世的形象,意在告诉人们,应当透过弥勒菩萨所展示的形象中,细心品味其中的人生哲理,将自己造就成一位随缘处世、善待他人的人,这样你就会善缘具足,诸事圆满了。

2009年第4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