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2010年论坛专辑 >
“美美共”:和合的处世之道
来源:本站原创

  黄正术:中共吴江市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吴江市和合文化研究会会员


  摘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字箴言是费孝通先生对未来人类社会的美好企盼,体现了中华传统和合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对我们的处世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美与共和合处世之道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字箴言,是对人类文化文明和谐共荣之理想境界,对人之行为追求最为极致、精炼的表述和寄言,蓄聚了中华传统和合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亦是对“和合”处世之道另一种形态性的时代诠释和强调。


  一、“美美与共”的和合意蕴


  我们认为,“美美与共”这十六字箴言,蕴含了深厚的和合思想。


  1、关于和合思想


  和合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源远流长,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上主张和谐合作与融合。“和”本来是指声音相应的意思,而“合”原为上下嘴唇合拢之意。后来“和”被赋予和睦、和平、和善、和谐等意;“合”被赋予联合、汇合、融合、符合、合理、合作等意。


  古人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大量和合现象进行观察与思考后,提出了和合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和合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进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周易》提出太和观念,“保合太和.乃利贞。”即“普遍和谐”,重视合与和的价值,认为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国语》指出“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管子》指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认为畜养道德,人民就和合,和合便能和谐,就不会受到伤害。墨家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而有离散之心,所以“离散不能相和合。”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苟子强调“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和合思想强调和谐合作,但并不否认事物固有的矛盾与必要斗争。认为万物虽然处于对立之中,但最终归于适度平衡的统一状态,不是对立和斗争。和合是在矛盾解决、克服的基础上,形成的平衡、和谐、合作的状态,没有矛盾与冲突也就无所谓和合。《国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和而不同,”反映出和合文化的本质,人与人、国与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都可以用“和而不同”来加以概括。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
    秦汉以降,随着儒学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2、“美美与共”的和合意蕴


  在“美美与共”这十六字箴言里,费孝通先生将“美”字运用得深入浅出,惟妙惟肖,意蕴深远。“各美其美”和“美人之美”中的第一个“美”字都是作为动词使用,是“以……为美”的意思,指的是一种认知和认同的行为,而第二“美”字都是名词,费老的本意是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国家自身所独有和不可替代的文明与品格,这与第三句“美美与共”中的“美”字是一个含义。


  所谓“各美其美”,就是要弘扬自身优美的文明:“美人之美“,就是要看到其他文明的优秀成分;“美美与共”,就是在欣赏自身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文明;“天下大同”,意为各种优秀文明互相包容、互相学习,从而可以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也就构建了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通俗地演绎,十六字箴言的内核要求人们懂得各自欣赏自身的美,还要能够包容地欣赏别人的美,据此而行,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融合在一起,就能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大同之美,究其本质而言,是融合不同的美而达到的一种平衡和谐的理想状态,且也显现出坚持个体美与追求大同美之间的不矛盾性,即是“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保障。


  在为人处世方面,费老的这十六字箴言可资借鉴的是:第一,要能够做到发现自身之美,珍视自身之美,提升自身之美,传播自身之美。第二,要能够发现他人之美,欣赏他人之美,尊崇他人之美,借鉴他人之美。第三,要能够求同存异。美的东西有很多的共同性,在实现自身之美与他人之美的和谐共存的基础上,积极找寻彼此之间美的共性,探寻人我之间共同的美,从而达到和谐共荣的理想状态。这三层需求充分体现了和合思想“和而不同”的意蕴,对处世之道亦大有裨益。


  二、“美美与共”的和合处世之道


  “和合”,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处世之道,而费老的这十六字箴言,“美美与共”这一极致境界的追求行为,则更是“和合”处世之道另一种形态性的时代诠释和强调。


  1、“各美其美”是处世之基


  “各美其美”启示我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要充分认识自身优点,克服自身不足,提升自身素质,展示和传递给他人美的信息。这是良好处世能力的出发点和立足根基。


  首先,要能够肯定自身优点。就是说人们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外,还要对自己具有信心。很难想象一个自身能力素质不高的人,一个看不到自身的优点与长处的人,一个超级不自信的人能够具备超强的处世能力。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美的一面,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也概莫能外。“妄自尊大”固然是人性的缺点,但“妄白菲薄”也绝不是人性的优点。通常,人们在待人接物时总希望自己能够传递出最佳精神面貌,能够带给别人愉悦、舒畅的快乐感受,这就要求展示自身美。当然,里间还涉及到以何为美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人际交往中,自身的美于内在方面而言,是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道德水准、思想深度,外在的表现是朴素、自然、大方、恬淡、儒雅的状态。


  其次,要能够认识自身缺点。人贵有白知之明。在建立“各美其美”的信心时,还要能够充分认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甚至比认识自身的优点与长处更为重要。不能做到这点,就会自我蒙蔽,听不进他人善意的劝解,甚至把金玉良言当作“逆耳之言”,就会“浑身长刺”,让人觉得不舒服,也就很难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该是如何认识和规避自身的缺点呢?借用古人的说法,就是要做到的“静思己过”和“克己复礼”,即在内心深处要时刻保持警醒,时常梳理自己的思想,把那些不合时宜的、不“和合”的东西去除;在外在表现方面,在保持独特性格个性的同时,还要努力做到自己的言行合符大众对美好事物的认同标准,努力完成自我和合过程。


  再次,要能够提升自身素质。这也是古人的所谓“修身”,即修养身心。要强化自身的能力素质和道德修养,知荣辱,讲诚信,修身立德,言行一致,惟此才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受人尊重,给人以美的感受。那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呢?笔者以为,古人“修身”之道,在方法论层面可以给予扬弃性的借鉴。就中国历史而言,道家、儒家、佛家等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思想对人的影响最为深远,且成了中国的正统思想。古人的修身之道,


  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仁、义、礼、智、信”被称作中华伦理的“五常”;“恭、宽、信、敏、惠”(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被称为“五德”。《论语》中所谓修德之道无处不在。如“苟志於仁矣,无恶也”、“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等都是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至于修智,《论语》不仅指明了学习知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正确态度和“举一隅”而“三隅反”(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更阐明了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孔子说过,即使“诵诗三百”,不能用于实践(“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又有何用(“虽多,亦奚以为”)。他还教导人们,知识面不要狭窄,要广博,提“游于艺”(即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借鉴古人修身之道的精华,可让人具备更多上美的内涵,更能稳固人的处世能力基础。


  2、“美人之美”是处世良方


  “美人之美”启示我们,在处世的时候,要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缺点,学习他人的长处,亦即看得见别人之美,欣赏别人之美,相安相容、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这是具备良好处世能力的“妙计良方”。


  首先,要能够欣赏他人优点。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会有他的长处,这些长处就是他人“美”的所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这些“美”,欣赏这些“美”,练就“美人之美”的功力。然而,现实中总有一些人,眼睛里看到的不是别人的优点与长处,而是他人的缺点与错误。即使是看到别人的长处,也不是以欣赏学习的态度去对待,而是以一种嫉妒甚至是嫉恨的态度去对待他人的优点,所谓“恨人有”;看到别人的短处也不是去善意地提醒与助人改正,而是以看笑话的心态对待,所谓“笑人无”,这就偏离了“美人之美”的应有之意了。


  其次,要能够包容他人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这就要求人在处世时,要尽可能地多看到他人的优点,少注意甚至忽略他人那些无伤大雅的不足,做到“宽以待人”。当然,包容他人的缺点,也绝不是说放弃原则,绝不是对他人的缺点或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是听之任之纵容之。对待他人的缺点,要有善意的提醒、建议甚至是批评,这本身就是一种“和合”的过程。


  再次,要能够学习他人长处。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人相处,要积极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与长处,对待他人的优点要多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提升自我。那么,该如何学习他人呢?还是要采取“美人之美”的和合态度与方法,即弃人所短,学人所长,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从内心真正去肯定他人的美,欣赏他人的美,接纳他人的美,才能够去学习他人的美。


  3、“美美与共”是处世和声


  这是处世的良好状态和效果。我以他人之美为美,他人以我之美为美,实现美的和谐共生共荣,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人际交往中人我之间共同的高雅的志趣、爱好、语言、行为,衍生出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研判善恶美丑的标准,这样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


  “美美与共”的处世方式建立的基础是每个人首先要能做到“各美其美”和“美人之美”,然后才能做到“美美与共”,亦即要做到自信自爱自尊、信人爱人尊人,才能做到互信互爱互尊。就如同歌唱中的合唱一样,它要求每一个参与者首先都是有能力的歌者,而且还要能够欣赏和信任他人歌唱的本领,这样才能在遵循合唱曲目规则的基础上共同合作演绎出动听的歌曲来。


  在为人处世中,中国人历来喜欢“和”,喜欢“一团和气”,认为“和气生财”、“和气生辉”、“家和万事兴”。儒学强调“和为贵”,“和谐世界,以礼相待”:佛教主张有内心的平和与安定,才有外在的和谐与安宁,“和谐世界,从心开始”:道教认为“道”生成容纳万物、自然平和无私、无为柔弱不争,“和谐世界,以道相通”。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是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文化综合体,其本身就是一种“和合”的产物,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同样体现了“和合”精神,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就是人我“和合”后的“美美与共”。


  当然,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做到“美美与共”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习惯、信仰等等都不一样,这就要求人们在处世的时候做到自信、包容、接纳,简言之,就是做到“和合”。比如,关于信仰问题,无论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都有着各自的信仰,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应该彼此尊重各自的信仰。其实,无论信奉“有神”还是“无神”,无论信奉什么样的“神“,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至高无上的“神”,这个“神”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贬斥,亦即是对“求真”、“致善”、“臻美”的追求。这些理想与追求就是人们可以实现“美美与共”的和合处世之道的交汇点,也是人们殊途同归的底站。诚然,人与人之间有着诸多的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交流与相处,关键是要有一个善良、开放的心灵,有一种自由、包容的精神,具备了这些,就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与“美美与共”。


  4、“天下大同”是处世归宿


  “天下大同”本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祈愿,要达到这一境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那终归是人类至高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人的处世追求亦是如此。


  “大同”的处世之道是至高的处世哲学和归宿,在这一归宿里,普适的处世追求是“仁者爱人”和“天下大同”。“仁爱”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是“全德”,是“仁以为已任”、“死而后已”的人生态度,它既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道德标准,又是处世的普遍原则。它要求“泛爱众”,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以爱己之心爱人”,由此出发,进一步做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要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予至善”,这也是我们处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所在。


  当年,费孝通先生立足建立文化自觉性的角度,提出了“美美与共”十六字箴言,于今而言,仍然是富有很广的适用性与很强的针对性。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为人处世学问,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思想的层面上,由果及因地推演了正确为人处世之道的法则,值得人们深层次、生发性的理解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