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 >
徐伟荣:从文化传承视角阐释佛家思想与和谐社会
来源:本站原创

1.一个时期以来,关于要“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的呼声日高。但毋庸讳言,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此说一时难以接受或心存腹诽。这也难怪,在世俗人眼中,宗教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而一度被视为“精神鸦片”,忽然间又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从宗教信仰到和谐社会,如此大的跨越与反差,势将导致逻辑上的断层和认知上的盲区。

2.本文拟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汉传佛教为主线,考察探究佛家思想与世俗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对上述观点提供少许理性的空间抑或感性的支撑。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佛家思想博大精深,而本人学浅识薄,谨以一得之见就教方家。

 

一、 传统文化与佛家思想

 

3.何谓文化?大而言之,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而,文化具有非常明显的传递性、交融性、继承性和积淀性。而传统一说,本身就蕴涵着传承文脉的意思,因此,所谓传统文化,只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实际上并非是作为现代文化的对立物存在,恰恰相反,任何现代文化都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可能离开了传统文化的土壤冒出来。即如西方的现代文明又何尝不是由西方的传统文化嬗变而来?“问渠何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传统文化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凝心聚力并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近几年,关于洋节庆和传统节庆的争议颇多,其实,我们既不能为维护传统文化而重新闭关锁国,也不能因猎奇外来文化而至于数典忘祖,在当今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大潮面前,不妨多一点平常心和包容心,本土化即是国际化,“君子和而不同”,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倡导和谐社会的前提。

4.从本源上讲,宗教是远古时期人类对于自然力的敬畏和探求的必然产物。而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意识形态存在,从来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和认识过程的无穷性,决定了宗教自身的流派纷呈且又能广为流传,即便到了今天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仍然能拥有众多的信众。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到青藏高原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对人的无形的威慑力,就多少能够理解宗教的原生态以及生活在那里的藏民为什么对佛教的顶礼膜拜特别虔诚了。佛教是当今世界五大宗教之一,在我国又分为泰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等,其中,作为主流的汉传佛教又分为禅、净、密、律、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等八大宗,正如毛泽东所谓的“党外有党,党内有派,自古而然”。然而,尽管各教派之间教义不一,教规各异,且有史以来教派之争此起彼伏,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还是能够从中找到最基本的文化本源。如西方的教派大多主张“性本恶”,因而倡导人们忏悔赎罪,而东方的教派则信奉“性本善”,故此鼓励人们修身养性,这基本上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但万流归宗殊途同归,最终毕竟都集中到了惩恶扬善祛邪扶正这一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点上。

5.众所周知,儒、佛、道三教,在我国数千年农耕文明发展史中长期并存长盛不衰,并由此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其中,儒、道两家是国粹,而佛教则是之后传入的外来文化,又如何能够毫无阻滞地融入进来并发扬光大?这里面有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其一,佛教源自印度,本身就是东方文化的产物,与儒、道两家有着诸多共通之处,且儒家注重“修行”(德行),道家偏重“修身”,而佛家则重在“修心”,三家并存正好形成互补。其二,尽管从来就有儒、佛、道三教之说,其实儒家并非真正属于宗教范畴,恰恰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载体。因此,汉传佛教的融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汉化的过程,即在当时的文化传播条件下,用汉文化的词汇、观点乃至哲学理念来阐释和比附印度佛教的经典思想,时人称之为“格义”。而这一格义,就使得文化渊源本就相近的儒家和佛家思想进一步融和,如把佛家的“五戒”(杀、盗、淫、妄、酒)与儒家的“五德”(仁、义、礼、智、信)相对应,从而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

6.也许有人会问,佛家主张“出世”(出家),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又如何会对世俗社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其实,佛家出世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潜心参禅修行,而参禅修行的目的又是为了普渡众生,普渡众生又必得“入世”济世。因此,“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世即入世,入世亦即出世。世俗传说中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还有行侠仗义的济颠僧等等,就从来未曾离开过世俗红尘和芸芸众生。而佛家思想就这样从僧尼到居士再到善男信女这样一个梯级传播,一直影响到整个世俗社会,“抬头三尺有神灵”,成了道德与法律之外的第三种无形的社会影响力和约束力。

 

二、“和合”二仙与和谐社会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高层继“三个代表”、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之后所提出的更具科学性和号召力的奋斗目标。之所以说是更具科学性,是因为兼顾了经济和社会诸方面的协调发展,之所以说是更具号召力,是因为代表了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愿望。其实,和谐社会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和谐,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调动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不断克服和化解不和谐因素的动态过程。而中华传统文化,当然其中也包括了汉传佛教以及其他宗教文化,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8.其实,和谐社会从来就是中华民族世代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崇尚的境界。如果说,“君子和而不同”只是一种儒家的理念,那么,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就已经为我们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而说到佛教中的“和合二仙”那更是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和合二仙”即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其生平事迹民间流传有许多版本,但其中有三个共同之处:其一,两人都是出身贫寒;其二,两人都曾在寒山寺参禅修行;其三,两人互敬互爱结下深厚友谊,最后共同修得正果。和者合也,合者谐矣,“和合二仙”从此成为世俗社会和谐美满、吉祥如意的象征,在传统的婚嫁吉庆场合必定要供奉他们的画像,有人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爱神”。但我认为,其实我们不应该拿“和合二仙”跟西方的爱神丘比特相提并论,因为他们的爱并非男女之爱,而是一种超越男女、超越贫富、超越一切界限的人类之大爱。正如一首流行歌曲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这个美好的世界,应该就是和谐社会。

9.和谐社会,大而言之,主要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这两个方面。而这两者之中,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又是占主导地位的。试想,倘若整个社会处于兵荒马乱、弱肉强食的状况,又何谈人与自然的和谐?但人与人的关系又是错综复杂的,既有物质方面的关系如贫富差距等,又有精神方面的关系如思想沟通等,而所有这一切都将取决于人心的和谐。倘若所有的人都处于怨天尤人、心理失衡的状态,又何谈人际关系的和谐?如前所述,佛家正是重在“修心”,因此,佛学亦称心学,“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一位大德高僧曾经告诉我:“真正虔诚的香客不是来祈祷菩萨的保佑和赐予,而是来求得心灵的净化和感悟的”。去年在杭州召开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 ,所反映的基本上也是这个意思。故而,烧香礼佛行善积德的真谛,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修炼一颗菩提心。古人云:“为善为恶,悬于一念”,“退一步海阔天空”并非欺人之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得到验证。“和合二仙”一段对话更有意思,寒山问:“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答:“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此话看似平直粗俗,其实深含禅机,要做到还真不容易,但世人只要稍作努力,凡事能忍则忍、能让则让,和谐社会离我们也就不远了。

 

三、循环经济与因果学说

 

10.循环经济是西方发达国家早在探索和实践的一种建筑在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内容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本来不多,经过近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已经越来越大,而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并得到广泛的树立和落实,循环经济才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经济界的认同进而付诸实践,并且“节能减排”也已经被列为各级政府考核的硬约束指标。不过,从目前全国情况看,说实话成效并不理想,情况并不乐观,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循环经济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我们不能跟在西方经济理论的背后亦步亦趋,不能停留在“三r”原则这个操作层面上来理解循环经济,也不能钻在“经济循环”这个小圈子里来看待循环经济,而要站在哲学的高度,站在经济与社会的循环、人与自然的循环乃至整个物质世界大循环的高度来理解和推进循环经济。

11.我们的祖先其实早就提出了循环的主张,《周易》、《阴阳太极图》无不达到了循环理论的至高境界,并且在兵家争战、传统医学乃至农耕稼穑中都有极为广泛的运用,可惜在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中落伍了。汉传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因果学说,尽管历来是见仁见智,其实也并非仅仅如凡夫俗子所理解的那些阴阳轮回之说,而恰恰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哲学命题,其基本内核就是旨在揭示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报应是任何事物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般规律。佛性即易理,在这一点上,儒、道两家与佛家的看法应该说是基本一致的。“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就连毛泽东同志都曾说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的箴言。倘若从这样的认识高度来看问题,所谓的循环经济,应该是尊重自然,尊重规律,遵循自然界客观的大循环规律来发展经济,而决非仅仅是为了化解眼前的资源环境压力,更不是脱离了自然规律去另搞一套。

12.如前所述,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而我这里经过“汉化”了的大循环经济理论恰恰正是指导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途径。大自然赐予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条件,人类毫无疑问应该对自然深怀敬畏之心感恩之情。而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只知道索取、索取、再索取,甚至违背了自然规律无穷无尽地索取,到头来势必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就是佛家所言的因果报应。这一类的教训其实已经很多,如无节制的毁林垦殖、围湖造田所带来的沙尘暴、石漠化以及洪涝灾害等等,这些其实还只是局部的带有警示性的惩罚。而目前愈趋明显愈趋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雪线退缩,冰川消融等现象则预示着大规模的惩罚终将会来临,这很可能正是西方人为之色变的“末日审判”——若果如此,人类世界将被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较早提出并实践循环经济理论,恐怕也是自身对以往大肆掠夺和破坏自然行为深刻反思的必然结果。无须赘述,目前这种由政府倡导、以企业为主体、以“三r”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固然十分必要且应继续大力推广。但真正要应对迟早终究会来临的全球性的灾变,恐怕还需要跳出经济循环的小圈子,站在拯救人类、拯救世界的高度,由各国政府联手合作,调动全人类的智慧和力量,聚大智慧、发大宏愿、立大功德,从根本上扭转目前那种人与自然的对抗关系,才有可能消弭“宿孽”,求得新的和谐。

 

四、文化的传承与扬弃

 

13.本文所讨论的传统文化以及佛家思想等问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离开了我们目前生活的现实社会以及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这一现实目标。因此,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应该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传承,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问题,而决不是食古不化、一成不变地照搬照套,更不是以传统文化来排斥甚至否定现代文明。同样道理,我们讲注重“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问题,也决不能理解为宗教只有积极作用而无消极作用,或者是只有宗教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应该看到,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制社会,但法制毕竟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单讲法制未必就能消除所有的不和谐因素,也就是说未必就能构建起和谐社会。因此,就需要调动全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尤其是传统文化包括宗教、道德等等所能形成的内在约束力,惟其如此,方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

14.事实上,我们所说的文化传承本来就有一个扬弃的过程,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纵然是正宗国粹的儒家思想中,就有“三从四德”等不少东西需要扬弃。而作为汉传佛教在其汉化和传播的过程中则也是难免谬误种种,因此,如何弘扬正宗佛法而不致坠入迷信,应该是我们研究佛家思想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普陀山上就曾有一位抗倭将领勒碑禁止“燃指进香”,并直斥自残肢体乃愚夫愚妇之愚蠢行为——用现在的说法,也就是迷信的行为了。至于佛家思想在世俗社会广为流传的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等说法,尚有许多语焉不详甚而模棱两可之处,也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诠释,以企正本清源,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