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山寺纪念佛陀成道普施腊八粥[图文]
来源:本站原创
2006年1月7日(农历腊月初八)是佛陀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为纪念陀佛成道这一伟大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寒山寺常住与往年一样,普施腊八粥,与信众共同庆祝悉达多太子经六年苦行而最终成道的伟大成就。
寒山寺大寮自制的腊八粥<1>
寒山寺大寮自制的腊八粥<2>
盛满一大碗香甜的腊八粥,感恩佛陀给众生带来的利乐。
寒山寺外停满了来品尝腊八粥市民的车辆
腊八粥起源: 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每天只吃一粟一麦,常年不得温饱。在他学习期满时,已是衣杉褴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 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讨。村中一牧牛女子,用钵盂煮牛奶给释迦牟尼吃,使释迦牟尼很快恢复健康。大约在公元前525年,这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