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当代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

秋 爽

  一、当代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当代佛教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独到的作用。在对外交往中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佛教对维护世界和平、祖国富强、和平统一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佛教思想、佛教文化、佛教行持,为保持社会稳定、人民安乐,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二、当代佛教对构建和谐社会所做出的具体表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全国上下、各个阶级都认真贯彻落实了这一方针政策。佛教也不例外,紧紧围绕党的这一指示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首先中国佛教协会响应党的号召,带领佛教界认真学习这一重要性文件。进一步挖掘佛教文化遗产,弘扬佛教文化的精华,对佛教教义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祈祷世界和平而奋斗。

  近年来,佛教界在促进佛教与社会相适应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促进佛教在中国社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06年4月13日,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在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隆重举行。来自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高僧,出席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并诵经祈愿世界和谐、人民安康。

  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她代表中国政府和全国政协向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人类福祉、国际友好、世界和平做出积极贡献的各位高僧表示崇高的敬意。

  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这次论坛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着重讨论佛教界的合作、社会责任及其和平使命,反映了时代的呼声,体现了佛教界关爱众生、关注社会的理念,对包括宗教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建设和谐世界,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先生、副会长齐晓飞先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等佛教界人士,对世界佛教论坛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2006年7月16日,佛教高僧交流座谈会在香港隆重举行。座谈会的主题为“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活佛高僧与香港的佛教高僧、佛学研究者等,就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汉藏佛教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在致词时说: “佛教的慈悲思想,众生平等,主张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就是为了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和睦……”

  甘肃省政协常委赛仓·罗桑华丹活佛说:

  “佛教主张慈悲为怀、自净其心,这个基本主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对个人可提供安身立命之处,以求得心理平衡,并进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社会则可提供一种‘解毒机制’,维护社会安定和精神生态平衡……’

  还有来自四川甘孜州的多吉扎西活佛、青海省政协副主席西纳活佛等有名高僧,对构建和谐社会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一致认为佛教是社会的佛教,是人民的佛教,也是大众的佛教,佛教的教理教义中有许多是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

  三、寒山古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的业绩

  寒山寺是全国十大名寺之一,在国内国外都享有盛名,多年来,寒山寺一直响应党的号召,爱国爱教,遵守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党的政策,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路子,抓住机遇、加大力度、加快步伐、顺应时代,保持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相连。

  多年来,寒山寺不断的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合理地制定了《丛林制度》和《供住条约》,规范了寺院管理,加强了寺院建设和道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这些切实可靠的措施,促使寒山寺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和发展。在寺院管理、弘扬佛法、培养僧才、慈善事业、国际友好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可贺、有目共睹的成绩!受到了教内教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后,佛教界也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从心开始”的话题,许多教界人士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寒山寺也不例外,对这一话题进行了系列学习和探讨。不仅如此,我们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从心开始”的主题。说动就动,我们立即采取了有效措施,联系教界四众弟子、慈善人士,从救济孤老寡人、贫困学生、灾区人民等弱势群体开始,展开大规模的行动,力争把我们的慈善队伍不断壮大,让我们的脚印走遍大江南北,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需要关爱的人得到关爱!

  寒山寺在行动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多次开会研究讨论,想方设法,多方筹集资金,带动佛教四众弟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此我们先后成立了“寒山寺慈善中心”、

  “寒山寺助学广场”等,每年拿出相应的寺院收入,对那些孤老寡人、贫困学生等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爱。以佛教“慈悲为怀,济世助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精神,为弘扬佛教文化,倡导社会公德,构建和谐社会,开展慈善服务工作而不断进取。

  寒山寺慈善中心成立以后,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得到了各界人士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吸收了大批的慈善人士加盟我们的队伍,使我们的慈善事业迅速发展壮大。在原有的基础上,寒山寺又多方化缘筹资,捐助了30万元,在苏北连云港建立了“大树希望小学”,2004年5月14日,

  “大树希望小学”新教室正式起用,标准化教室36间,建筑面积达960平方米。

  2004年7月28日,寒LLJ寺慈善中心泰州市分部揭牌开业;2004年8月20日,苏州寒山寺慈善中心助学广场揭牌启动,为沧浪、金阊、平江三区300名学生免费提供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2004年9月24日,寒山寺慈善中心沧浪分部揭牌启用,扩大了在城区贫困家庭的捐助范围。

  泰州市慈善分部的负责人在工作汇报中提到,寒山寺慈善中心用于泰州市慈善分部的启动资金是9.6万元。目前,分部自己已经募化到近一万元,捐助汇集了1000余名贫困人员,重点对孤老等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并且加大了对孤儿和特困学生的救助,还主动与泰州电视台联系,邀请光孝寺方丈弘法大和尚通过电视对广大观众进行“情系孤儿,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慈善宣传,在社会上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苏州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周向群认为寒山寺慈善中心的成立和运作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佛教慈善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闪亮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强调指出寒山寺慈善中心的成立,完全符合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以人为本”中首先包括人人平等、全社会的人都要在生命的旅途中尽己所能、互相关爱,特别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和谐友善的精神氛围。佛教慈善事业也为佛教更好地融入社会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寒山寺慈善中心成立以来,秉承佛陀“慈悲济世、无我利他、普度众生”的悲愿,为佛教做好慈善工作拓宽了一条新路子。每当社会出现重大灾变,如地震、洪水时,或在资助贫困地区,帮助失学儿童,关心残疾人,捐助希望工程等方面,我们都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寒山寺将要多方筹集慈善资金,积极扩大捐助范围,尽力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努力拓展和充实慈善中心的救助功能,力争将苏州市寒山寺慈善中心升级为省级慈善中心,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力争为苏州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小康而不懈努力。

  在今后的日子里,寒山寺将会更加努力,以“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拓展和实现慈善事业的社会价值,为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寒山寺将会加大力度,带动他人把“寒山寺慈善中心”创办成“大众参与、大众认同、大众理解、大众关心”的慈善机构。把我们的爱心送到千家万户,把我们的温暖送到全国各地,把我们的社会创建成民族与民族平等,宗教与宗教平等,人民与人民平等的和谐社会。

  四、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佛教功能的转换提供了契机

  在佛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各种资源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和谐社会构建也为佛教转换自身功能,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机遇。

  和谐社会是文化多元的社会,人们的精神追求更为丰富,需求将更为旺盛。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支,佛教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社会上介绍佛教文化、佛教知识方面的书籍很受读者的欢迎,充分说明人们对佛教文化的重视。反过来,这种多元文化的存在,也会促进佛教文化的发展。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与佛教发展应该是一个和谐互动的统一体。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包括广大信教群体的积极参与。当代佛教必然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诸多有益的资源,为国家稳定、人民幸福做出不少的贡献。

  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在这方面,佛教寺院的信教群众比较多,是公共场所中的主要场所,僧尼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来宣扬佛教文化理论。公民道德教育是佛教界应该宣传的重要内容,但佛教是宗教,不是一般的文化形态,要挖掘佛教伦理道德的积极内容,对佛教教规教义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才能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人间佛教的内在传统精神。

  \

  五、以人为本是促进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佛教,我们的社会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也应该是人,因为人是地球上的万物之灵,是促进社会前进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圭臬始终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

  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的和谐社会,这就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始终是人。在这个意义上,和谐社会是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性价值而存在的。

  构建和谐社会的所有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理性自觉的人来完成。这就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能够被人的自由意志所把握,并进而内化为自身的内在要求。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学佛首先要学习做人,而构建和谐社会,正是以高尚人格的建立为基础,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减少自私自利的心理和言行,尊重、关心他人,遵守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德,这与学佛修行是一致的。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要本着爱心和平等慈悲心来与人为善。 《华严经》云: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当我们对别人产生爱心和慈悲心的时候,不仅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更能以此克服我们生命内在的嗔恨。佛教僧团的“六和敬”中,民主平等的思想对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与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可见,

  “平等慈悲”的理念不但是佛教关于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间的和谐。

  佛教的慈悲观表现在实践度众生为根本,所谓“一切众生为树根,诸佛菩萨为花果,以大悲水浇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大乘佛教修行过程就是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视人若己,先人后己,以慈悲心而利益众生,鞠躬尽瘁,百折不挠。反对离群索居的个人解脱,个人解脱经不起长久的社会实践考验,只有慈悲济世的社会实践,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境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佛教的慈悲精神提倡“戒杀放生、慈悲济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做到保护自然、关爱人类、扶贫帮困、助人为乐。

  佛教是和平的宗教,主张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崇尚和谐、褒扬和平,始终致力于提倡平等、推崇慈悲、净化人心和反对战争。佛教的这些核心理念和精神价值也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佛教教义中的和谐理念,组织和引导佛教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07年第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10 @ 苏州寒山寺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10812号